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货运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标准汇总
货运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标准汇总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22条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劳动法》第52条
隐患自查自报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程的要求,认真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和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及时排查治理本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积极开展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工作。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第五条
货运经营条件(普通货运)
申请从事货运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车辆;(二)有符合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三)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货运经营条件(危险货运)
申请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经营的,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5辆以上经检测合格的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设备;(二)有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三)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配有必要的通讯工具;(四)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
货运车辆检测制度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定期进行货运车辆检测,车辆检测结合车辆定期审验的频率一并进行。
《道路货物运及站场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九条
车辆技术管理制度
货运车辆的维护作业项目和程序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18344)等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为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指定车辆维护企业;车辆二级维护执行情况不得作为路检路项目。
具体要求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遵守道路运输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驾驶人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个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
操作规程发放
制定并及时修订各岗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发放到岗位(职工)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第七条
基本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车辆技术管理制度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车辆技术管理制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对货运车辆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货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道路货物运及站场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九条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建立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5.5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或文件
有规定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的制度或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第四条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特点,组织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保证其有效实施。2.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规程的学习和培训,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
驾驶人员条件
从事货运经营的驾驶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二)年龄不超过60周岁;(三)经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有关货运法律法规、机动车维修和货物装载保管基本知识考试合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经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审核同意,领取经营许可证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后,方可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
安全规章制度
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7、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
安全培训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
应当对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情况进行记录,并按照规定的期限保存。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5.5.1
从业人员教育培训
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当对其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第十八条
单位主要负责人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货运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标准
一级隐患自查标准
二级隐患自查标准
三级隐患自查标准
自查标准项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自查登记情况
基础管理
资质证照
车辆要求
车辆其他要求:(1)从事大型物件运输经营的,应当具有与所运输大型物件相适应的超重型车组;(2)从事冷藏保鲜、罐式容器等专用运输的,应当具有与运输货物相适应的专用容器、设备、设施,并固定在专用车辆上;(3)从事集装箱运输的,车辆还应当有固定集装箱的转锁装置。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0年第5号第八条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办理交接手续,填写归档交接单,交接双方签字。
《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36条
安全管理制度
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法》第21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第8条
各部门、各岗位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要求,形成包括全体人员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体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第12条
安全生产党政同责
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4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第5.12.1条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1、对由于“三违”行为、破坏安全生产设施、给单位或他人造成损失的给予严厉的惩戒,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2、对遵章守纪、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3、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乌鲁木齐市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办法》第十五条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第三十八条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10条
危险化学品运输许可证
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应当依照有关道路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
经营许可报备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设立子公司的,应当向设立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经营许可;设立分公司的,应当向设立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车辆要求
车辆技术要求:(1)车辆技术性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的要求;(2)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和载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的要求。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第六条
必须依法设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第二条
职业卫生机构及人员
应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2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第二十二条
与承租单位、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第十五条
经营许可报备
从事货运代理(代办)等货运相关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并持有关登记证件到设立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全标准化管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
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下属各分支机构分别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安委会职责明确,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按规定足额配备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人员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应急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