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高考解答题的题型及解法

高中数学高考解答题的题型及解法

70
60
50
40
30
20
10
0 选择
填空
解答
班平均分 120以上 100-120 100以下
数学解答题估计仍是六大题:
三角函数综合题 概率统计题 立体几何题 数列综合题 解析几何综合题 函数(不等式)综合题
一、三角函数综合题
1.可能出现的题型: (1)三角求值(证明)问题; (2)涉及解三角形的综合性问题; (3)三角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周期、
2 cos(A 45) 3 .
2
tan(A 45) 3 . 3
tan A 1 3 . 1 tan A 3
(注:这是一个以tan A为元的分式方程)
tan A 3 2.
思路分析6:
sin A cos A 2 , 2
(sin A cos A)2 1 . 2
cos(A 45) 1 . 2
(注:到这一步得到了一个以“A”为未知数的三角方程) 又0 A 180, A 45 60,
A 105 ( A 7 ).
12 tan A tan(45 60) 1 3 2 3.
1 3
思路分析2:
数学学科命题的三个避免:
命题时力求做到“三个避免”,即尽量避免需要死记硬背的 内容,尽量避免呆板试题,尽量避免烦琐计算试题。
数学学科命题的三个反对,两个坚持:
三个反对: 反对死记硬背,反对题海战术, 反对猜题押题; 两个坚持: 坚持三基为本,坚持能力为纲。
数学高考题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某班某次数学高考模拟题得分
单调区间、最值问题; (4)三角函数与向量、导数知识的交汇问题; (5)用三角函数工具解答的应用性问题。
2.解题 关键:进行必要的三角恒等变形.
其通法是: 发现差异(角度、函数、运算结构) 寻找联系(套用、变用、活用公式,注意技巧和方法) 合理转化(由因导果的综合法,由果探因的分析法)
其技巧有: 常值代换,特列是用“1”代换;项的分拆与角的配凑; 化弦(切)法;降次与升次;引入辅助角。
2
4
(注:代入消元后,得到 一个关于 sin A
的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
sin A 2 6 , 或 sin A 2 6 (舍 ).
4
4
cos A 2 6 . 4
tan A sin A 2 3. cos A
思路分析4:
sin2 A cos2 A 1,
(sin A cos A)2 2sin Acos A 1.
1 2sin Acos A 1.2sin Acos A 1 .
2
2
sin 2A 1 . 2
1
2
tan A tan2 A


1 2
.
(注:这是一个以 tan A 为元的分式方程)
tan2 A 4 tan A 1 0, tan A 3 2.
2sin Acos A 1 . 2
0 A 180, sin A cos A
A 3
2
4
如图,过B点做BD垂直CA的延长线于E点,
sin A BD , cos A AD ,
AB
AB B
BD AD 2 , AB AB 2
BD AD 2 ,
sin A cosA 2 , A 3 . Nhomakorabea22
4
tan A 1.
tan A 3 2.
思路分析5:
sin A cos A 2 sin( A 45) 2 , 2
sin( A 45) 1 . 2
A为ABC的内角,0 A 180. 又 sin( A 45) 1 , 45 A 45 180.
3
2
DA
C
BD AD 3 2 (1) 2
BD2 AD2 AB2 9 (2)
(1)、(2)联立可得
:
BD

AD

3 2
2
(1)
BD2 AD2 AB2 9 (2)
2 sin A c os A 6 (2)
2
(1)、(2)联立可得方程组sin A cos A
2 2
(1)
sin A cos A
6 2
(2)
(注:到这一步得到一个关于sin A、cos A的一个二元
一次方程组)
(1) (2)得sin A 2 6 , (1) (2)得 cos A 2 6 .
sin A c os A 2 , (1) 2
(sin A c os A)2 1 . 2
2 sin A c os A 1 . 2
0 A 180, sin A 0, c os A 0. (sin A c os A)2 1 2 sin A c os A 3 .
数学高考解答题的题型及解法分析
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每年数学高考,总有一部分平时学得 好的学生未考好,也有许多平时学习中下 等的学生考得较好.
高考兵法:知彼知己
数学学科命题的依据:
循序渐进,平稳过渡,稳中求变,稳中求 新,以考试说 明为基础,力求体现“三基为 本,能力立意,有利选拔,注重 导向”的命 题指导思想。
4
4
tan A sin A 2 3. cos A
思路分析3:
sin A cos A
2
(1)

2
sin2 A cos2 A 1 (2)
(注:到这一步得到一个关于sin A、cos A
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cos A 2 sin A (3) 2
把(3)代入到( 2)得:sin 2 A 2 sin A 1 0
3.考基础知识也考查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考三 角函数求值时考查方程思想和换元法。
例1:在ABC中,sin A cos A 2 , 2
AC 2, AB 3, 求 tan A的值和ABC的面积
思路分析1:
sin A cos A 2 cos(A 45) 2 ,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