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

中外建筑史
1、间的概念:中国传统建筑单体建筑平面基本的构成要素。

2、间有两个概念:1、四柱之间就叫一间 2、两榀屋架之间为一间。

3、间的不等宽现象有2种形式:1、明间最大,依次递减 2、明间最大,尽间最窄,其他开间的大小,是处于明间和尽间之间的相等开间。

4、庭院式组群布局的多元功能{特征}:1、空间的聚合功能 2、伦理礼仪功能 3、场所的调适功能 4、防护戒卫功能
5、气候的调节功能
6、经济功能
7、审美功能
5、庭院式组群布局的艺术特征:1、突出内向型布局{表现含蓄的美}
2、突出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力
3、突出建筑艺术的时空性
4、突出亦内亦外的复合空间
5、突出单体门的作用
6、台梁式和穿斗式的特点
1、抬梁式: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结构形式之一,也称为叠梁式,是梁柱结构体系,主要结构构件包括:柱、梁、檩、枋,优点是:可以取得较大的室内空间,缺点是:梁比较大,料贵,多用于官式建筑和北方民间建筑。

2、穿斗式: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结构形式之一,也称为立贴式,是檩柱结构体系,主要结构构件包括:柱、檩、穿、挑,优点是:可以用小材,屋顶轻,经济,构架灵活,构造简单,缺点是:室内空间受到限制,多用于南方民间建筑。

7、抬梁式木构架的基本构件:柱、檩、梁、枋
8、斗的组成:由斗和组栱成的。

斗包括坐斗、三才升、十八斗、槽什子
拱包括横栱(瓜栱、万栱、厢栱)翘、昂、耍头木
9、按做法分:两材斗栱、翘昂斗拱、品字斗栱、隔架科斗栱
10、雀替:在中国传统木构架结构中,在柱子和额枋相交处有一块三角形木雕,它的轮廓包括:踏头、混、枭、蝉肚、斗栱。

作用:它能够加强柱子和额枋之间的过渡关系起装饰作用。

11、台基的作用:1、防水避潮2、稳固屋身3、调适作用(色彩、比例、边际线)
4、扩大体量
5、组织空间
6、标志等级
7、独立建坛
12、须弥座台基的构成: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圭脚
13、寻杖式栏杆的构成:由栏板、地狱、望柱、望柱的柱头四个部分。

14、中国古代装饰的载体有哪些?
1、自由端
2、关节点
3、边际线
4、棂格网
5、表面层
15、抱鼓石:位于传统栏杆端部的三角形构件,顶住最末一根望柱,以保持栏杆
的持久稳定。

其形式主要由古镜和卷辨曲线构成,以优美的形
象,作为栏杆队列的尽端造型处理。

16、正式屋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17、杂式屋顶:1、攒尖顶(1、圆攒尖 2、四角攒尖)3、盔顶4、盝顶5、勾连
搭屋顶 6、扇面屋顶7、十字脊屋顶 8、套方屋顶
18、屋顶的等级:九个等级小式建筑只能用六级以后的屋顶
1、重檐庑殿
2、重檐歇山
3、庑殿顶
4、歇山顶
5、卷棚歇山
6、悬山
7、卷棚悬山 8、硬山 9、卷棚硬山
19、大屋顶的形态特征:1、深远的出檐 2、凹曲的屋面 3、反宇的檐口
4、翘起的翼角
5、突出的脊饰
6、丰富的瓦件
20、屋面瓦件:板瓦、筒瓦、勾头、滴水、帽钉
21、装修的多元功能:1、流通与防护的双向功能 2、内里空间组织的基本手段
(可以组构出空间的模糊空间、灵活空间、私密空间、核心空
间和多层次空间) 3、室内外装饰的重要构成 4、功能性格的
点染要素 5、文化内涵的信息载体
22、棂心:格心、花心构成:1、沿边构成 2、连续构成 3、菱花构成
常见的花心形式:步步锦、灯笼框、冰裂纹格心
23、常用的十种罩:1、几腿罩 2、落地花罩 3、落地罩 4、栏杆罩 5、圆光罩
6、八角罩
7、太师罩
8、床罩、炕罩
9、博古架 10、书架24、个体建筑用色特点:1、掌握冷暖调子:太阳照到的用暖色,阴影里用冷色。

2、注重单纯与丰富:整体用色单纯、细部用色复杂丰富。

3、善于处理色彩的辉煌效果:红绿相间、金朱交错、青绿点金。

25、旋子彩画:清代官式建筑彩画形式之一,主要的装饰母题为牡丹花简化成的
旋子,其中以一整二破图案为主,主要用于寺庙、衙署的主要
建筑、宫殿、陵墓、坊庙的次要建筑。

和玺彩画:清代官式建筑彩画形式之一,主要的装饰母题为龙,并分为坐龙、行龙、升龙和降龙。

主要用于宫殿、陵墓、坛庙的主要建筑,
是最高等级的彩画。

26、彩画现象分析:1、殿式:主要部分是程式化象征的画题苏式:主要部分是
写实的画题 2、殿式:尊重构件的结构逻辑苏式:突破构
件的结构限制 3、殿式:严格运用平面图案苏式:热衷于运
用立体图案和退晕效果。

27皇家园林的景观构成:海岛仙山、林泉丘壑、佛道奇观、田园村舍、街市酒肆皇家园林鉴赏指引的方式: 1、诗文指引 2、题名指引 3、题对指引指引特点:虚实相生,述旧叙新
28、园林的分类: 1、私家园林 2、皇家园林 3、寺庙园林
29、亭子的作用: 1、休息点 2、观赏点 3、景点
30、亭子设计要点:1、三个作用相结合、统一 2、注意亭的方向与景观一致
31、山上路的设计要点: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看似通途,实为绝境
疑是无路,实为通途意想不到,分外高兴
上当受骗,游兴倍增
32、园林的路作用:1、交通作用 2、剪辑作用:把景点看成一个个镜头,而路便
是剪辑,解决观赏景点的先后问题,远近问题、角度问题、久
暂问题、渐观与实现问题。

路的设计要点:1、游览的诱导性 2、进行的曲折性 3、周始的回环性
4、形态的变换性
5、铺装的多样性
园林建筑的设计手法
33、划分景区:划分若干景区,各景区景。

景观效果不同,各有特色。

要点: 1、有主有次 2、各有特点 3、不是一刀两断,要分而不断,相互借景、对景,形成有机联系。

34、塑造自然山水形象:一、造山1、叠山模式:用小尺度再现最典型的部分大山
的局部。

2、布局模式:主山隔着主水面,遥对主建筑。

3、假
山最好与真山重合。

二、理水 1、水面要有聚有分,聚分得体 2、设水口
3、水岸宜低不宜高
4、控制水生植物
35、处理人工建筑与自然风景的矛盾: 1、隔绝 2、缩小尺度 3、虚化界面
36、运用扩大空间感的手法:一、划分景区二、尺度处理三、凹凸处理
四、不尽尽之:1、化有为无 2、化实为虚 3、隔而不挡 4、巧于因错 5、
源流不尽 6、周而复始
37、(贵族大型)玛斯塔巴:古埃及的陵墓、地下为祭祀万堂,祭祀厅堂仿照上
埃及的住宅,象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一端有入口,一般用砖或石砌建筑,古埃及的金字塔就是由玛斯塔巴演变而来。

38、太阳神庙:一、大门(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达到的艺术效果启示)
埃及形式: 大柱厅、牌楼门
39、两河流域对后世影响最大:琉璃饰面技术
伊什塔门萨艮王宫-----新吧比伦以前时期
40、人首翼牛像:古代两河流域萨艮王宫宫殿大门域墙墙裙上的装饰雕刻,为了
使雕像从正面与侧面看时均有完整的形象,常做成正面两条腿,侧面四条腿,转角一条两面共用,一共五条腿,又称为五脚兽。

它象征智慧和力量,守护着宫殿。

41、人首翼牛像的启示:建筑装饰雕刻的重要原则:一切从建筑本身的具体条件
出发,考虑建筑雕刻的形式。

42、柱式的概念:古希腊建筑中,柱子、额枋和檐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
护组合的这套做法,被古罗马人称为“柱式”。

古希腊柱式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

古希腊柱式包括: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希腊柱式后来为罗马继承和发展。

所谓古典柱式包括希腊的三柱式和后来罗马的五柱式。

43、成熟风格的三个必要条件: 1、独特性 2、一贯性 3、稳定性
44、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山门、胜利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雅典娜雕像
45、雅典卫城的建筑特征(9个特征)
1、利用地形,高低错落
2、照顾各个角度,考虑每个角度的画面效果
3、利用建筑和雕刻点明主题
4、按祭祀路线组织空间
5、建筑与雕刻交替成为构图中心
6、两种柱式混用
7、个体建筑形式简单,群体建筑丰富。

内部空间简单,外部空间丰富。

8、主次分明,对比和谐 9、步移景异
46、古罗马在建筑结构技术上的成就:券、筒形拱、十字拱、拱顶体系、肋架拱、
木行拱
47、古罗马柱式:塔司干柱式、多立各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组合柱
式(复合柱式)
为解决柱式和拱券结构的矛盾:券柱式、连续券
为解决柱式和多层建筑的矛盾:叠柱式、巨柱式
48、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作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平面为长方形,
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

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纵分为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高旦宽,称为中厅,两侧部分狭且低,称为侧廊,侧廊上面常有夹层,巴西利卡型制对中世纪基督教堂与伊斯兰礼拜寺均有影响。

49、凯旋门代表建筑:泰塔斯凯旋门君士坦丁凯旋门
50、空间序列(大题):是向运动着得人们按一定的预期效果用建筑处理反复地渲染气氛的手法,人们的行为模式是空间序列设计的客观依据,空间序列设计按“行为工艺过程”要求,把各个空间作为彼此相互联系的整体来考虑。

同时,以此作为建筑时间、空间形态的反馈作用于人得一种艺术手段,以便更深刻、更全面、更充分地发挥建筑空间艺术对人心理、精神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