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老师
老师,辛苦了
•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 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 个性张扬的古越涛——《十八岁的天空》
• 个性张扬、童心四溢、酷爱做秀,这就是中学老师古越涛的特色。他 将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把一个是非多端的班级调整成了一个阳光四 射的团队;他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全班孩子们真切地感悟到素质教 育是阳光教育。
• 杰勒德-尊诺——《放牛班的春天》
•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 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 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 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 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 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克莱门特用音乐为孩子叛逆的心灵找到了一个灵魂的出口。
•
• •
•
2001年,刚刚毕业的豆洪波主动要求到重庆市偏远的鹿箐小学任教。鹿箐小学距离 桑拓镇11公里,交通极为不便。 他在这里,既当语文老师、体育老师,又当自然课老师和思想品德课老师,每周 有24课时的工作量,编写的教案有2尺多高。月收入仅700多元的他,却每年拿出近千 元资助学生。 由于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他患上了重症贫血,2006年底和2007年1月,他两次 吐血晕倒在课堂上,医生诊断为肾衰竭,在在有合适肾源的前提下,肾移植需要40万 元。这是一笔巨款,50个孩子家长们纷纷自发行动了起来,卖粮卖鸡卖蛋,卖猪卖牛 卖羊,一毛一毛地为他筹集医药费。于是一点一滴的爱汇成了浩浩荡荡的汪洋大海。 2007年春天,山城重庆发动 了一场 “拯救山村老师行动”,中央媒体及京、津、 沪等13个省市的新闻媒体也共同参与,最终筹集到捐苓
• 鲁迅先生是尊师的楷模。 他12岁时进三味书屋, 在寿镜吾先生身边学习 了四年多。寿先生是当 地有名的宿儒,品德高 尚,学问渊博,对学生 要求很严。鲁迅对寿先 生十分敬重,上课用心 听讲,课后虚心向先生 请教。
有一次,鲁迅因事 迟 到,先生批评了 他,他虚心接受了 批评,在课桌上刻 了“早”字来监督 自己。鲁迅去日本 留学后,还经常给 寿先生写信问安, 归国后又多次去三 味书屋看望寿先生。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 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 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 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 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 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 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 “主席敬酒,岂敢岂敢!” 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 “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患 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 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苓老 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病 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 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 给张伯苓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 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 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老师伟大的形象在影 视剧中更是经常出现
• 乡村教师张美丽——《美丽的大脚》
• 土得掉渣的西部乡村教师张美丽,用浓厚的地方话教孩子 们识字、造句;用她那铮铮的侠骨给孩子们赢来了资助; 一次偶然事故,张美丽永远离开了她深爱的学生,她用自 己一双“美丽的大脚”谱写了感人至深的“美丽人生”!
• 临时教师魏敏芝——《一个都不能少》
• 张英子高考落榜来到山区小学做教师,学校的4名教师都 巴望着能从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张英子慢慢了解了学 校也了解了同事们,她写了篇报道引来了记者和社会的关 注,也弄来一个转正名额。张英子最后一次参加了全校师 生的升国旗仪式,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所小学。
• 孩子们的朋友童老师——《十六岁的花季》
• 童老师在《十六岁的花季》中不算主角,但非常抢眼。她 热情、开朗,对待学生像朋友一样,以至于很多看过这部 电视剧的学生都梦想着有这样的老师。
• 老杆——《孩子王》
• 影片《孩子王》中谢园扮演的老师,也是一位传统教育体 制的叛逆者。谢园那蓬乱的头发,站在破黑板前的画面, 让人印象十分深刻。那种渴望自由,追求本真的感觉,却 是呼之欲出的。
老师如此伟大,歌颂老师 的影视剧当然多,但现实 伟大的老师更是多。
谭千秋
舍身救生
•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 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 芽。
• 鲁迅留学日本仙台医专时,有一位藤 野先生给了他不倦的教诲。鲁迅离开 仙台时,藤野先生送他一张写有“惜 别”的照片。鲁迅一直珍藏这张照片, 回国后把它挂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上以 激励自己。后来,他专门撰文纪念藤 野先生,称他是“最使我感激,使我 鼓励”的一位老师。日本为出版鲁迅 选集征求他的意见时,鲁迅惟一要求 的是将《藤野先生》一文选入该集中。
•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私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 老师——您如春天中的细雨, 滋润着花儿,灌溉着大地, 而我们吮吸着细雨茁长成长。 • 老师——您如秋天里的一丝风, 吹黄了大地,唤金了稻谷, 而我们得到了丰收的硕果。
• 沃森 ——《蒙娜丽莎的微笑》
• 与现在大多数老师面对叛逆的学生束手无策不同,在大半个世纪以前的美国,有一位 来自加州的菜鸟老师沃森,来到了全美最著名也是最保守的卫斯理女校,教授艺术史; 当然,她最主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离经叛道,大闹天宫。电影《蒙娜丽莎的微 笑》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美国社会,观念保守,社会风气回归家庭,姑娘们要 以相夫教子为神圣使命。而卫斯理女校,则是生产最贤良的主妇、最优雅的母亲的摇 篮。电影重现了暖金色的怀旧岁月,姑娘们装扮精致,举止淑女,在学习上也能科科 拿A,似乎没有不妥。
• 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 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 老师——再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 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 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 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 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
您要担任那么多的角色 国家和社会赋予了您那么多的重任 您每天连续十小时以上地辛勤劳动, 日日夜夜近乎义务地付出,付出……
• Keating老师 ——《死亡诗社》
• 记得第一次看《死亡诗社》的时候还是在高一,虽然已事隔多年,但那情形依旧异常 清晰,让我不禁去想,是不是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出现一个Keating老师,唤醒在我 们内心沉睡的某些东西,让我们曾经茫然无知的双眼有了光彩,将曾经看起来是那么 灰暗的世界点亮。影片中,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周身满是无处释放的热情,眼神炙 热却茫然,让人仿佛看见了那个时候的自己:对世界一无所知却满以为自己已经了解 全部,对梦想一无所知却又终日活在梦中;就像我们面前有一道看不见的墙,或是横 冲直撞,或是循规蹈矩,终究找不出一个出口,冲出青春期的迷茫和焦躁,冲出这个 世界加于我们的无形的枷锁。
• 严格地说,魏敏芝不算老师,她只是水泉小学的高老师临时找来看管 学生的,但就为高老师临走时交代的一句话———“一定要把娃看住, 一个都不能少”,她表现出了惊人的执着和认真。也许就是她的“一 根筋”让人们记住了她,并为她的精神所感动。
• 音乐精灵玛丽亚——《音乐之声》
• 音乐教师玛丽亚的到来,犹如为片中上校刻板守旧的家庭 吹来了一缕清风。扮演者安德鲁斯那轻松活泼的性格和张 弛有度的表演,使该片迅速风靡世界,而安德鲁斯本人也 获得了最佳女演员的金球奖。多年之后,在人们的脑海中 还存有蓝天碧野中,少女玛丽亚领着7个孩子高歌的情景。
在你的童年, 有没有一个人, 让你记住某些地方
从此你的生活有 了改变——
有些事会被忘记, 有些事则会留在 记忆里„„
但多年以后, 你是否会记得, 那个人,那个教会 你一切的人
当你孤独之时——
当你牵着某人的 手沉浸于幸福之 时——
或犹豫,彷徨之时
你是否会想起他 们,你的老师们
他们时时刻刻在 我们身边, 叮嘱我们, 感动我们
• 霍兰老师 ——《生命因你而动听》
• 《生命因你而动听》,讲述的是心怀远大理想的作曲家格兰· 霍兰为了挣钱完 成他的事业,在一所中学谋到了一份音乐教师的工作。影片洋溢着温情,传 达了一个教育工作者一生的职业热情及对人性的关爱,信赖。
• Maguire教授 ——《心灵捕手》
• 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听说有人解出了Lambeau教授写在 墙上的方程式,同学们都聚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大教室, 想看看这个神秘的数学家。篮球场上,解开这道数学难题 的清洁工小子Will Hunting却在那里狠狠地挥舞着拳头。 骄阳之下,这个沉默的天才被赶来的警察按倒在地 。
感 恩 老 师
老师像园丁
老师似红烛
献一朵鲜花给老师
• 感恩,是一条人生基本的准 则,是一种人生质量的体现, 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感 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能使 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生活的美好,能保持我们的 积极、健康、阳光的良好心 态。怀有感恩之情,对别人、 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 一份欣赏和感激。感恩,是 一种美好的情感,是病入道 义上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原 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的高贵 之所在。感恩将使你的心和 你所企盼的事物联系得更紧, 感恩将使你对生活、对一切 美好事物的信念,从而一生 被美好的事物包围。
无论你在哪儿, 遇到些什么, 想想他们说过的话, 总能看到希望, 总能给人温暖
即使经常被人拒之 门外, 但他们的门永远为 你敞开
这就是他们—— 我们的老师们
老师,您是这样的人——
练操时——您是体操专家! 布置板报时——您是画家、美术设计师! 合唱比赛时——您是演唱家、指挥家! 开主题班会时——您是导演、主持! 和我们谈心时——您是心理医师! 管理班级时——您是警员、卫士! 陪伴我们成长——您是心灵导师! 培养我们成才——您是灵魂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