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措施以下是8类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以及相对应的急救措施。
烫伤烫伤是幼儿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有些老师和家长在情急之下,就会按照土法用酱油或者牙膏去涂抹,结果导致伤口感染,使烫伤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当孩子不慎被烫伤时,一定要保持镇定,进行紧急救护,以使得烫伤造成的损害减少到最小。
首先要第一时间让孩子脱离热源,把烫伤部位放在洁净的凉水中冲淋。
如果烫伤的部位没有办法放在凉水中冲淋,可用冷湿的毛巾覆盖在局部,然后每隔1到2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有条件的最好在毛巾上面放置冰块以保证毛巾冷湿而持续降温。
这样有助于及时散热,减轻孩子的疼痛感及烫伤程度。
在冷却烧伤部位之后,可用宽松而合身的衣物覆盖在烫伤部位,以防止创面感染。
当然,烫伤严重的孩子应该尽快送去医院处理。
触电孩子一旦触电发生,千万不要下意识地去拉触电的孩子或电线,一定要先迅速切断电源,否则不但无法救孩子,还有可能伤及大人。
如果电源关不了,则可用厚而干的衣服、木棒(扫帚柄或椅子)或用干毛巾绕在孩子脚上推开或拖开孩子。
在孩子脱离电源之后,要尽快将孩子移到通风较好的地方,然后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鼻出血鼻出血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常见的现象。
一些大人们常常将孩子的头向后仰,然后不停地拍击他们的额头。
其实这些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头后仰虽然看上去使鼻血暂时没有往下流,但实际上鼻血通过咽喉、食道,直接流到了胃里。
拍击额头就更危险了,孩子脆弱的血管会因此受到震荡,还可能引起血管进一步破裂。
正确的止血方法是:先让孩子坐下来,安抚他的情绪,然后用大拇指和另一手指完全夹住鼻子的柔软部分,向面部骨头方向轻轻地捏压住鼻子。
按压姿势要保持5分钟,并且期间不要停止压迫而察看出血是否停止。
在压迫5分钟后,轻轻地松开鼻子以防止再次鼻出血。
鼻出血停止后,要让孩子保持至少30分钟的安静活动或轻微活动,当然,还要记得提醒孩子不能擤鼻子,以防止再次出血。
穿刺伤如果孩子的皮肤不小心被锐利的物品穿刺了,首先要尽快用镊子取出容易夹住的小物体,如果是不容易取出的小物体,或物体过大,或是插入过深,则需要求助医生或通知120急救中心,千万不要勉强地取出或移动这些物体。
有需要的话,也可以用绑带固定物体防止它旋转、活动或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然后可以用干净的水来给孩子冲洗伤口。
有些时候穿刺的物体虽然已经取出,但是其实已经造成了内出血,甚至感染。
所以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以为表面清理干净就应该没事了。
如果穿刺进孩子皮肤的物体非常脏,而且小孩最后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时间已经达5年以上,则孩子需要看医生,进行破伤风的加强免疫治疗。
意外窒息孩子的咀嚼器官都比较小,无法把食物嚼得很碎,但是又尤其喜欢把东西放进嘴里咬,一旦卡在喉咙口,很容易引发窒息。
有些家长和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赶快将东西抠出来,或者让孩子拼命喝水,试图把异物吞咽下去。
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只会使堵塞进一步加重,延缓正确的救治。
若有超过1岁的幼儿发生窒息,首先要柔声询问孩子是否还能说话。
假如他可以说话、咳嗽或呼吸,就要引导他自己设法把梗塞物咳出来;反之,就必须马上用腹部推压法进行急救,具体做法是站在孩子后面,一手握拳头,放在孩子肚脐上方、胸骨下方,使孩子紧紧贴近救助者,用握紧的拳头快速向上、向内推压孩子的腹部,连续地推压直到急救人员赶到、或见到异物排出、或孩子出现意识不清了才停止推压。
1岁以下的孩子万一发生窒息,应使用背部拍击、胸部按压法进行急救,具体是先5次背部拍击,然后5次胸部按压,反复交替进行急救。
如孩子意识不清、没有呼吸或有那样的趋势时,则马上要给予呼吸急救。
具体是先开放孩子的气道,观察孩子是否有呼吸的起伏。
如果孩子口腔里有容易取出的异物,则小心地将异物取出来,但切不可盲目地用手指在口腔里乱扫,这样有时反而会把异物推入气道内。
倘若在开放气道后也未见孩子有呼吸,马上给予人工呼吸,直到孩子能够进行自主呼吸或者急救人员赶到为止。
儿童外伤止血的六种方法如果宝宝外伤出血时,应按以下急救要点救治:1 指压止血。
当小伤口少量出血时,可在伤口垫上消毒纱布,用手指或手掌压迫出血点上部的血管,即可止血。
2 竹膜止血。
竹子内层薄膜,被誉为止血“仙丹”,将它贴在轻度外伤处,可立即止血。
3 冰块止血。
皮肤表面或皮下出血,用冰块敷于出血处,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并促使凝血。
4 冷水冲洗止血。
若软组织扭伤、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可加速止血。
5 头发灰止血。
将头发燃烧后研成细末,涂在伤口处,即可止血。
6 止血带止血。
上下肢出血时,可用橡皮带、手帕布条等在出血点的上部扎紧,压迫血管,即可止血。
每隔15分钟应放松1次。
1.气管异物:对于幼儿来说,异物卡喉是极容易发生的事情。
各种坚果、玩具上面掉下来的小部件等都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
父母要提高警惕,及时清扫掉在地上或桌子上的花生、瓜子、钮扣、硬币、水果核等,并且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吃果冻、瓜子、花生等食品。
在孩子吃鱼或喝汤时,更要格外小心卡喉。
进餐时,家长勿恐吓、责骂、逗弄幼儿,防幼儿大哭、大笑而将食物吸入气管。
幼儿异物卡喉的危险程度远大于成人,因为幼儿虽可自如地咀嚼、吞咽食物,但咽反射弱,一旦异物呛入,较难通过剧烈咳嗽反应咳出异物,导致异物吸入气管,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此时家长切不可惊慌,如果幼儿意识清醒,应立即将幼儿上半身前倾,防止异物进一步深入,家长利用腹部推压法,于幼儿后方将手置于其肚脐上方、胸骨下方尖端和肋弓下方,双手交叉,向后向上在幼儿上腹部施压,用足够的压力推压以产生人为的咳嗽,促使排出呼吸道异物,实施急救的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果幼儿不能自主呼吸、咳嗽,意识不清时,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让他人通知120,单独一人时,先进性2分钟的心肺复苏救助,再拨打120急救电话。
心肺复苏法:(1)用压额抬下颌法开放气道,看、听、感受孩子的呼吸,察看异物有无排出,但不要盲目用手指去抠,因为这样有可能使异物进入更深的部位。
(2)呼吸急救:用双手固定幼儿的头和下巴,怀疑有颈椎受伤时,不可移动头部,然后家长用口封住幼儿的口,一手捏住幼儿的鼻子,给予2次呼吸,之间稍有停顿,确保幼儿胸部抬起。
(3)胸部按压:用一个手掌掌根放在乳头连线稍下方的胸骨上按压,30次胸部按压与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按压时,胸部下陷深度为胸廓厚度的1/3—1/2,心肺复苏急救持续进行,直到救护人员到达。
2.误服:常见的的原因一般有两种:家长粗心大意或忙碌中拿错了药;幼儿被家中存放药物、化学制剂的鲜艳包装所吸引而误服。
因此家长要做好预防措施:(1)家庭所用的各类清洁剂、消毒剂和药类等化学物品一定要摆放在安全处,并上锁,切忌放入果汁瓶、可乐瓶里,以免孩子误服而中毒。
(2)家长要及时清理厨房垃圾,以防孩子误食残渣剩饭,损害健康。
(3)经常教育幼儿不要随便吃不明物品万一幼儿误服,家长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在幼儿神志清醒且愿意配合的情况下,先作初步处理。
即用手指刺激咽部,使药物被呕吐出来。
若幼儿已神志不清或不愿配合,则立即到医院,不要忘记带上药物外包装或说明书,并大致估算服药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幼儿误服了强酸、强碱(盐酸、氢氧化钠等),不可催吐。
另外,如果幼儿误喝的是碘酒,应立即给幼儿喝米汤、面糊等面粉类流食,以防止人体对碘的吸收;若错喝的是止痒药水、驱蚊药水,就要让小孩尽量地多喝浓茶水,因茶叶中含有鞣酸,具有一定的沉淀及解毒作用。
3.宠物咬伤:很多调查显示,在被宠物咬伤的人群中,幼儿占的比例是最多的。
这些咬伤事故主要是由宠物狗引起的。
因此,幼儿在跟宠物狗玩耍或和小区里的小猫做“游戏”,都需要遵守下面的安全准则:(1)在小猫、小狗进食和睡觉的时候不要打扰它们,玩耍的时候,不用手去捏或者敲打它们的头,更不能把手伸进它们的嘴里。
(2)小狗和小猫在向人发起攻击之前,都会发出一些警告,一旦出现这些攻击征兆时,父母应带领幼儿慢慢离开现场,切忌不要背对着它们快跑,也不要对视它们的眼睛。
(3)当走在街上,有其它小狗靠近孩子时,父母应该提醒孩子保持身体正直,对小狗表示友好,决不能踢小狗或者大声哭闹。
一旦幼儿被宠物咬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
所以,父母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并注意以下事项:(1)正确清洗伤口:父母将双手清洗干净后,用针将孩子伤口周围的皮肤刺出血来,并用力挤压,接着用浓肥皂水冲洗半小时,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2)冲净后,不要自己包扎伤口,在伤口处涂上碘酒消毒,然后在最短时间内将孩子带到医院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即可。
特别提醒:在疫苗注射期间,父母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吃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油炸食品、大蒜等,同时还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受凉。
4. 跌落伤:幼儿跌落伤已成为发生率较高的意外伤害,这样的意外伤害不是不可避免的,家长应重视预防工作:(1)家长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可移动的桌子、床、沙发或椅子上,以免幼儿跌倒。
当幼儿不得已必须独自在家呆一会儿时,家长最好把所有的窗户都关起来。
(2)幼儿可能使用或接触的任何楼梯、窗户、阳台或抬高的地表家长都应该防护好,窗口下面不要方置桌子、沙发、椅子等,以防幼儿攀爬上窗台,引起高空坠落的危险。
同时不要在窗台上放玩具、花草,为了拿玩具幼儿可能会往窗台爬。
(3)家长应移走孩子活动范围内的边缘锐利的家具,以防幼儿撞伤。
(4)家长应把通往楼梯、室外和储藏室的门锁起来。
(5)住在二楼以上的家庭,所有窗户都应该安装开闭式铁栅栏,窗台防护栏的高度应达到1.1米以上,防止幼儿跌落。
(6)放置游戏设备的地面应由弹性材料铺成,例如地毯等,以防止孩子摔倒的冲力、减少伤害。
(7)家长应确保孩子活动范围内的电源插座装有保护盖,所有的悬线、桌布和灯处于孩子的活动范围以外,不被孩子拉到,以防孩子发生触电危险。
(8)家长要保持浴室地面的干爽,装上扶手并铺上防滑垫,以防孩子滑倒。
(9)防止孩子高空坠落,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也是一个好方法,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要爬上窗台和阳台,也可以尝试多种方法教育孩子,给他讲故事,看安全片,或是电视中高空坠落的新闻对孩子也是一个直观教育。
孩子的安全意识增强了,也能减少意外伤害发生的机率。
急救:幼儿从高处跌落后,家长切莫慌张,更不可移动幼儿,而应立即联系急救中心将幼儿送到医院,同时在出血部位用干净的纱布加压止血,有骨折情况需用胶布、坚硬的物体等将受伤部位和未受伤部位固定在一起。
5.烧烫伤和电击伤预防:(1)家长要把容易烫伤幼儿的危险物品放在幼儿不能摸到的地方;家长端热食时,别让幼儿靠近,以免不小心碰撞而导致锅盘翻覆;同时也应避免将热菜、热汤放在桌边或幼儿够得到的地方;插电的电热锅,也尽可能靠墙边;热水器、饮水机的开关也应安装保护装置。
(2)家长做饭时,禁止孩子靠近火热的灶台,以免烧伤火烫伤;烹饪结束后家长请及时清理灶面,不要让孩子随意触摸尚么完全冷却的灶具,以防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