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政权组织形式(国家形式)目的和要求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权组织形式的理论、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性质的关系了解我国人大制度的内容及其优越性认识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必然性和优越性了解我国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的含义对国旗和国徽的升挂和使用第一节、政权组织形式概述一、概念(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去组织旨在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政权机关。
显示着特定国家的国家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同“政体”、“政治制度”等词指的是同一个问题。
后者的含义更广泛些。
政体----不仅指政权组织形式问题,有时还把国家体制(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包括在内。
政治制度---它首先着眼于回答那个阶级的专政,然后表明政权的组织形式。
同时---诸如:地方自治、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所以,本书采取政权组织形式这一概念,用以从政权的组织方面表现特定国家的国家形式。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民主的代表制),其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表现是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
无产阶级的导师是如何重视政权组织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政权形式反映国家性质,同时又服务于国家国家性质的要求。
--目的---使本阶级的统治目的能通过适宜的政权组织形式得以实现。
--------------- 对资产阶级国家的组织形式的研究:1、马克思对法国政治制度—指出:议会制共和国是最适当的形式2、恩克斯分析英国---不能没有国王,虽然王权是零。
3、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后,认为民主共和制是资本和财产的适宜。
为什么共产党的分析是资本主义是腐朽的,是必须灭亡的?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应采取怎样的形式?马、恩,耗费23年的时间才逐渐的作出了回答。
1、先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应争取民主,上升为统治阶级---还没涉及国家形式问题。
2、1852年《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过去一切革命是国家机器更加完备,但是这个机器是必然打碎,必须摧毁的”。
由于实践材料不足,究竟用什么国家形式打破。
并没有具体回答。
3、1871年巴黎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才终于发现了“巴黎公社”。
并指出---此原则具有指导性意义。
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下,应多样化。
(作为理论学说就应该这样,美国的一总统侯选人在法国的一高校的演讲中,遭学生的沙拉攻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这样,(产生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1928年《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对工农兵代表大会制的关注。
就是无产阶级的民主说。
2、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全国、省、县、区、乡人民代表大会制。
“政体---民主集中制”3、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这样的人民代表会议,一经建立,就应成为当地的人民的权利机关,一切应有的权利必须归于代表会议以及其选出的政府委员会”4、1949年的共同纲领至54宪法的载入。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分类按照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分:资本主义国家的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立宪制、共和制)1、君主立宪制(有限君主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妥协的产物。
如:英国的、法国、日本的。
还有的由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同时封建势力又资产化了。
如:约旦、尼伯尔王国。
具体分为两种: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1)、二元君主立宪制----君主权力仍然很大,不受议会的约束。
(2)、议会君主立宪制----君主“临朝而不理政”,“统而不治”。
英国为典型的。
2、共和制---最高权力实际上和形式上都不属于一人所有。
而有选举产生政权组织。
共有四种情况:(1)、议会内阁制---又称议会制、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特征:A、议会占主导地位;B、政府即内阁,有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C、总统由选举产生,一般不掌握实权,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2)、总统制---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最早是美国。
特征:A、总统由选民产生,对选民负责,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有军事、内政、外交大权;B、行政权由总统掌握,各部长京议会同意由总统任免,重大决策由总统作出;C、总统不对议会负责,也无权解散议会;而议会除了依法对总统提出弹劾予以定罪外,无权罢免总统;D、但议会行使立法权,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是对总统职权的制约。
(3)、半总统制。
--又称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法国是典型代表;俄罗斯也是。
特征:A、形式上有两名行政首脑。
总统既是国家首脑又是行政大权的主宰者,同时政府又设有总理。
B、政府对议会负责---这一点具有内阁的特点。
C、总统直接由选民选举产生。
(4)、委员会制---由委员会集体行使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瑞士为代表特征:A、最高行政机关是瑞士联邦委员会,由联邦议会选举产生的七名委员组成。
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
当选人不一定是议员,是议员的放弃。
B、联邦委员会采取合议制,政府的一切决定均由这七名委员作出。
委员会的各委员地位平等,权力相当,并为行政各部部长。
C、委员会设正副主席各一人,由联邦会议从七名委员中选出,任期一年,不得连任。
除担任联邦主席、在礼仪上代表国家外,地位与其他委员一样。
D、委员会实际上是联邦议会的执行机关,,它必须服从和执行联邦会议的决议,而无权解散联邦议会。
(二)、社会主义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制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后采取什么政权组织形式,不是个人的意志决定的,而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C、工人阶级的政党是国家的执政党社会主义的共和与资本主义的共和有着本质的区别:A、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B、所体现的阶级内容不同C、政权的组织原则不同D、人民民主的范围和形式不同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的具体涵义,在理论上可以分为四方面4、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5、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的代表作为行使权利的机关6、其他机关由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向它负责。
7、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大负责任,人大向人民负责。
(一)、权利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
由于国家权利统一不可分割,所以不能把每一个公民单独看作是权利的所有者,而只能说人民作为整体是国家权利的所有者。
封建君主制很明显,一人制。
十几亿人,差别大。
利益与要求不同。
所以,必须实行民主和集中制不可。
新中国的事实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没变,但属于人民的程度并不相同。
因此,要充分具体体现权利属于人民,要完善各方面。
(二)、普选—选派代表—组成行使权利的机关人民是12亿的总合,当然不能人人都直接动手,一起行使国家权力-----选代表宪法2条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表明:2、人民不能直接,代表也不是个人行使。
是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也就是人民代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集体地行使国家权力。
3、人大的全体成员整体地代表着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代表选举他的那一部分人,受他们监督。
问:每一个代表是否又同时作为全体人民的代表呢?应是各种利益和要求的权衡和中和。
法国作家波伏瓦说“如果你活得足够长,就会看到每一次胜利都会转变为失败”说明事物是在发展的。
---例—湖北杀妻错案—引起恢复54宪法的大赦和特赦。
但又具有封建色彩。
4、采取地域性选举,代表的是本域内的意志和利益。
如:某乡25名代表分别由10个选区选举产生。
而这25名代表中只有1名女性,因此她应代表其他选区以至全乡妇女的特殊利益和意志。
但,外选区是不能对她进行罢免的。
(三)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向它负责。
大体上说,可以把人民通过人大行使的国家权利分为两部分。
1、直接行使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本身的职权---立法权、对重大事务的决定权、任免权。
2、其他部门的职权,由人大负责组织和监督----就是保证法律的贯彻,遵照法律办事。
(四)常委会向本级人大负责,人大向人民负责宪法69、103条并受人民监督宪法3条---还不很具体,有两点比较明确:1、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监督代表---可以随时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2、宪法41条“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注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不同?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适宜性它的适应性表现在:(一)、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因而是适合中国的国情的一百多年来,人民希望有民主政治制度19世纪起的议会民主的传入1909年严复翻译《法意》---三权分立1921年孙中山的“权能分开”1925年省港罢工---罢工工人代表大会1927年上海工人起义--市民大会,并由市民大会选举市民政府农民的农协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三三制一直延续到1954年,发展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形式经历了20年代的萌芽形态---30年代的苏维埃制度----40年代的残议会制度---后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只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是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有强大的生命力(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全面的表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1、从各界人大的代表构成看八届共2978人---农280---共332—占20.5%。
知识分子649—21.7%。
干部842---28、2%。
解放267---8、9%。
华侨36---1、2%。
少数民族428---14、7%。
妇女626---21%九届共2979人--少数民族428---14、36%。
共、农563---18、89%。
知识628---21、7%。
干部988---33、16%。
民主党派、人士460---15、44%。
归侨37---1、24%。
妇女650---21.81%。
军队268---9%。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工、农、知半数或接近半数2、人员结构鲜明地表现国家性质,保证比较完善的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保证代表的广泛性,使社会各方面的具有参政与议政能力的代表性人物进入国家权力机关。
3、一切国家机关的活动都以符合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准则。
国家的一切法律、政策都表达了以工人阶级为首的全体人民的意志。
党与人民的沟通,法律和政策的人民性的保持,以及它们能有效的实施都是要求有适宜的政权组织形式,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适应这样的需要的。
4、国家机关是受人民的托付,向人民负责,受人民的监督。
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国家机关都要服从法律,而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所以国家机关遵守法律也是服从人民的意志。
(三)、人大制度体现国家的统一和人民权利的统一,同时又保证各阶级政府能够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处理国事,使之成为有效的行政工作系统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意味着人民意志的统一,也意味着国内各民族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