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写声音
• 钢琴:阳光般地流响 • 大提琴 :提琴的声音总是低沉而绵长,像幽 怨而舒缓的诉说,但又总是表现着悲壮和辉煌。 • 长笛 :那是一种呜咽着的悲伤,是一种朦胧 的执著,是爱,也是因爱而导致的怨恨和疼痛。 • 萨克斯管 :那是一种自由的象征。一个黑人 乡村歌手。一只伤感的普鲁斯黑人音乐,节奏缓 慢,情调感伤。摇摆着,诉说着。一种真正的放 浪和伴随着的无比深邃的柔情。 • ------赵玫《声音》
• 巧模拟,惟妙惟肖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 妙比喻,生动形象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 用移情,声情并茂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融想像,意境丰富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 • • • • • •
靡靡之音 咄咄逼人 吠形吠声 余音绕梁 抑扬顿挫 燕语莺声 戛然而止 龙吟虎啸
我喜欢听雨,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 穆、和平,而又缠绵、弥漫、无尽。中雨 声使我感到活泼、跳荡、滋润,似乎这声 音能带来某种新的转机、新的希望。大雨 声使我壮怀激烈,威严和恐怖呼唤着豪情。 而突然的风声能使我的心一下子抽紧在一 起,风声雨声混在一起能使我沉浸于忧思 中而又跃跃欲试。 ------王蒙《在声音的世界里》
• 在这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般飞旋的烛光中,“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鼓声 突然如骤雨袭来,接着是一声开阔悠长的锣声响 起又落下,音乐如长河流水一般汹涌而来。那一 瞬间,我犹如回到了远古的洪荒年代,看到了篝 火、奔跑的野兽、茂密的丛林和苍凉的黄昏。随 着音乐越来越走向细腻、典雅和舒缓,时光也迅 速向前移动,我来到了汉朝的石桥,河对岸店铺 林立、画坊遍布,空气中洋溢着好闻的墨香气, 文人学士饮酒作赋。这是《八卦》曲,它以一种 无法言传的魅力把我带入了遥不可及的旧时光中。 • ─迟子建《听时光飞舞》
• 2、运用通感,以形写声。 《老残游记》第二回中描写白妞的绝唱中大量运用了通感的修 辞,让人深刻的感受到她演唱的精神魅力。如写白妞初唱时不甚 大的声音,让人感到舒坦欢畅,“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 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 快”;写白妞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 天际”,尖细高亢、刚劲有力之声让读者不难想像;写白妞演唱 至“节节高起”时,“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 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 门更在扇子崖上”,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愈翻愈险,愈翻愈奇” 的歌声;描写白妞宛转千回的歌喉时,“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 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让读者似乎可 手揽黄山的三十六峰,急促变化、回旋激荡的声音让人应接不暇; 描写白妞演唱声音渐寂忽起时,“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 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夜空焰火,火树银花, 姿态各异,炫人耳目,似把读者带到济南府的明湖居里,让人浮 想联翩。 正是由于作家善于驰骋新奇的想象,运用精心炼就的妙喻,才 能把声音写得如此美妙。
•如何写好声音?
• 1、运用比喻,以声写声。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 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 绝对不通声暂歇。……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 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描写了琵琶音由流畅变为冷涩, 由停顿转为雄壮,到最后的戛然而止,充分表达 了琵琶女演奏的技艺高超。读着诗句,那琵琶弦 上的秋夜诉语似乎顺着时光的流水流进我们的耳 中。 • 再如陆定一的《老山界》中:“耳朵里有不可捉 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 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 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此句连用四个比喻,调动读者以往的经验,把 山谷里寂静的夜晚里那种相矛盾的、不可捉摸的 声响,写得如在耳旁。
• 描写声音的成语 哀声叹气 不绝如缕 穿云裂石 耳听八方 振聋发聩 沸反盈天 改弦更张 孤掌难鸣 珠圆玉润 字正腔圆 惊天动地 雷霆万钧 轩然大波 娓娓动听 鬼哭狼嚎 聚蚊成雷 铿锵有力 空谷传声 锣鼓喧天 气喘吁吁
• •
• • •
• 描写声音的诗文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猿猴) -------李白《早发白帝城》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雨声) -------李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雨声) -------苏东坡 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 (马声、风声) -------(杜甫 后出塞)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风雨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