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二原子结构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二原子结构知识点总结笔记

课题二、 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的构成 电子层
原子核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并非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2.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3. 原子核直径是原子直径的几万分之一,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核外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核
外电子就在这个空间内高速运动。

4.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决定。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A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
原子
(不带电)
原子核(带正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每个质子带
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原子==蚂蚁(中心) — 体育场
原子—乒乓球==乒乓球—地球
区域运动,
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核外电子根据其能量的高低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
这就是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现在发现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电子层序数越大,层内电子的能量越大,离原子核距离越远。

B、排布规律:
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第一层排满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才排第三层;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n为电子层序数,第一层n=1,第二层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画出周期表中前三个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相对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他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氦2个),这样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三、离子的形成
●常见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 C N O F Ne ,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Na Mg Al Si P ,S Cl A r K Ca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Mn Fe Zn Ag Ba I Hg Cu Sn Pb P t Au
锰铁锌银钡碘汞铜锡铅铂金
●离子的形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也叫做根。

如:SO4 2- CO3 2- NO3-+ OH-】
NH
4
Al Al3+ O O2

Mg Mg2+ Cl Cl-
1、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成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

(特征:质子数>电子数)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成为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特征:质子数<电子数)
2、离子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通过得失电子,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离子的书写:
【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电荷数在前,电性正负在后,1要省略】
在原子团或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的正负——数字在前,正负在后,
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要省略。

如:Na+(钠离子)、OH-(氢氧根离子)、H+(氢离子)、
Cl-(氯离子)、O2-(氧离子)、Ca2+(钙离子)、Al3+(铝离子)、Fe3+(铁离子)等。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Mg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O2- 表示2个氧离子。

●离子符号及其意义(数字“2”
的意义):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2Na+Cl22NaCl
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构成的】
●离子名称与离子符号:
钾离子K+、钠离子Na+、铵根离子NH
4
+、银离子Ag+、氢离子H+、钙离子Ca2+、钡离子Ba2+、镁离子Mg2+、锌离子Zn2+、铜离子Cu2+、亚铁离子Fe2+ 、铝离子Al3+、铁离子Fe3+
氟离子F-、氯离子Cl-、溴离子Br-、碘离子 I-、氢氧根离子 OH-、硝酸
根离子NO
3
-
氧离子O2-、硫离子S2-、碳酸根离子CO
32-、硫酸根离子SO
4
2-磷酸根离
子PO
4
3-
KMnO
4高锰酸根离子MnO
4
-、K
2
MnO
4
锰酸根离子MnO
4
2-、 KClO
3
氯酸根离
子ClO
3

亚铜离子Cu+铜离子Cu2+;亚铁离子Fe2+ 铁离子Fe3+;亚硫酸根离子SO
3
2-硫酸根
离子SO
4
2-
●离子归类强化记忆:
阳离子阴离子
K+ Na+ NH4+ Ag+ H+ F- Cl- Br- I- OH-NO3-
Ca 2+ Mg 2+ Ba 2+ Zn 2+ Cu 2+Fe 2+ O 2-、S 2- CO 32- SO 42- Al 3+ Fe 3+ PO 43-
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思考题: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 请根据此图填写下列空白:
(1)若该元素为非金属,则X 的一般取值范围是 ,该结构表示的是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 ;
(2)若该元素为金属,则X 的一般取值范围是 ,该结构表示的是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 ;
(3)若该元素为稀有气体,则X 应为
四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质量
1、几种原子的实际质量 H :1.67X10
-27
kg O :2.657x 10
-26
kg
C :1.993x 10
-26
kg Fe :9.296x 10
-26
kg
( 数值太小,书写、使用、记忆不方便。


2、相对原子质量
● 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1.66×10-27
kg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
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

相对原子质量是通过比较得出的比值,单位为“1”。

而不是g 、 kg 等质量单位。

12
1
(kg)(kg)⨯
=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运用上述公式计算H 、 O 、 C Fe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6、12、56】
● 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接近碳原子质量的1/12,而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36 ,
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近似值,可以有小数。

● 思考:质量相同的Na Mg Al 三块金属,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排列顺序为Na > Mg > Al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