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汉语》序言

《系统汉语》序言

序言
2011年9月,李银带着名为《系统汉语》的书稿来到岳麓山下,看到厚达300万字的三大册,我与李阳春教授为他的执着与辛勤的成果而震撼。

六年半过去,再次看到他的书稿时,已精减为两册,但其内容却又比原来完善了许多。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它不是语言本身,但人类文字的产生无一不是以词语所代表的对事物认知的结果为基础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上许多文字已经由象形、表义走上了表音的道路,汉字则是仍然存留的能够体现语言与事物之间认知关系的书写符号,汉字研究也就成为汉学界不衰的一支。

古代汉字代表的是语言当中的词,研究汉字的表义关系实际上就是在探索语言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后世分析《说文解字》的“六书”,区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造字说”与转注、假借的“用字说”,《说文》的体系主要是以形求义;而对形声字的声旁进行研究又有“右文说”的发现,证明声音对字义有重要作用,丰富了训诂学的方式和理念。

其实,“六书”与“右文”都在致力于反映语言符号与事物的联系。

李银认为,《说文》与右文理论各有优劣,还可以将形音义综合起来,建立一个新的解说体系。

很多事情是评说容易,自己动手难。

对汉字形音义进行系统溯源解释,工程浩繁,举步维艰,李银可谓将研习、反思、研究、再反思,直至建立新的体系连成了一条15年的艰苦奋斗、创立学问之路。

作为一个汉语研究的业余爱好者,以一己之力,呕心沥血,建筚路蓝缕之功,完全没有功利,这不是常人能够企及的,在当代社会,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这本《系统汉语》认为:解源汉字,字形是基础,字音是根本,最初的文字,应该都是象形和象声的,其内容就包含在字形和声音中,是形音义一体的,没有谁先谁后之分。

全书用“章”“卷”“部”为经纬布局,十二章中共11个义类,可以合为自然生长规律的“孕”“育”“成”三大类;每一章下设卷,卷以音为系;每一卷下设部,部以字根率先,后列该字根的衍生字。

在详略上,重视对一级字根和二级字根的诠释,其它衍生字则主要通过归类展列显示其义群位置。

在字形分析上,该书严格依据《甲骨文字典》《金文编》《战国古文字典》等著作所载的古文字体;在字音、字义的引用上,采信的是《说文》《广韵》《集韵》《玉篇》《康熙字典》等古典字书。

应该说,这本书内容是严谨的,也不乏真知灼见,所付出的艰辛更是非比寻常。

作为依据汉字形音义的原初关系来进行语源系统构拟研究的成果,本书的最大贡献是归纳出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虽然值得商榷的地方还是很多,离完善还相差较远,但它的价值仍然可以说是非凡的。

它对汉语诸多疑难问题特别是语源学方面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系统思考和构建,可能对揭示汉语基本词汇的发生关系,绘制出基本词汇发生谱系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书中根据音义关系重新整合字群,汉字的个体与其它相关个体容易构成“情景汉字”群,很可能给学习汉字带来族群学习、加速习得的效果,尤其在对外汉语成人教学领域,学习效果可能事半功倍。

可以说,本书开启了研究汉字、研究汉语的一扇崭新窗口!
彭兰玉
2018年2月18日
(作者系语言学教授、博士,湖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科带头人,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