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鱼病

专业鱼病

1、养的龙鱼排白便是怎么一回事啊?一、体内虫:体内虫会造成排白便的情况,是因为寄生在体的虫体,在正常的情况之下所吃的是鱼的肠胃中,残留的食物,所以呢?当鱼的排泄物都被寄生虫体消化时,自然排不出什麼东西,而会有排白便的情况。

二、肠胃发炎:此等情况,是因为鱼的消化系统受创,食物无法正常消化,此等情况常伴随著食欲不振,各鳍下垂,肛门红肿,若发现鱼有这种迹象,通常都是肠胃炎发引起的,此时反而要有耐心,先禁食几天观察鱼的精神,若只是一般的肠胃炎,通常禁食几天就OK了,但若是病毒性感染的,便会更为严重些,需要以病毒情肠炎药物治疗。

三、营养不良:这是因为食物缺乏所引起的,通常鱼体会明显的瘦弱,但食欲很好,这种情况,只要改善食物的来源即可。

2、鱼身上有白膜怎么办?拿浓盐水给洗一下,轻轻地用手拿浓盐水洗洗,然后水里放点大盐。

或者放点黄粉,泡里面3分钟,别太长,太长死鱼,黄粉这个东东主要是治烂尾或者溃烂疾病的,如果你担心鱼尽可能的缩短药浴的时间,药死和医好就是一线之差,自己衡量下哦。

你的鱼可能两种情况(此两种情况都有白色絮状物长在鱼身):1.感冒:由于温差大变化(骤然换水或24小时内温差超过4℃)引起的。

症状为鱼鳍收缩,身上有白色絮状物,鱼身颜色变淡,沉底不动。

先把加热棒调到26-28℃之间,保持恒温(不要关闭),然后加入1%养殖盐(每100斤水加一斤盐)或者1%小苏打;同时傍晚开始打开光照灯,到22点后再熄灭,甚至通宵亮着,直到康复。

2.水霉病:春季梅雨气候或光照不足引起的细菌病。

身上长出白色絮状物,有絮状物的部位逐渐溃疡,而且絮丝越来越厚,最后鱼不能动,死亡。

用5~10%溴氰菊酯涂抹患处,或者66毫升溴氰菊酯溶入一升水中,把鱼放进去浸洗3-5分钟;用千分四到五浓度的食盐水和千分四到五的小苏打水混合溶液浸泡鱼缸,最后把鱼放回鱼缸,加入一点孔雀石绿作为愈后消炎就行。

注意:用法注明“或者”的为二选一;没有注明的为先后次序;“和、加”等字则是一起使用。

出血病或者叫血印病,一般发病初期除外表有症状,状态都还是不错。

鱼缸滋生细菌,败坏水质造成的。

可换掉1/2的水,加入晾晒好的等温水后,再加黄粉调至水浅黄色,再加入千分之二的盐。

停食,保持3天就好。

3天后逐步正常换水投喂。

水霉病实用方法:换水,爆氧,晒太阳,孔雀石绿3、肥水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很多1、PH值偏低,这是最常见的一种。

PH低于8.0的时候,使用渔肥一般很难来肥。

原因是友鱼渔肥配方中各种元素搭配平衡,只有在偏碱性才能发挥最好。

解决方法有:先下有机肥或则化肥打下底,再使用渔肥;或则先使用石灰,再用鱼肥2、水比较浑浊,使用絮凝剂3、大型底栖生物多,螺蛳河蚌等多会导致正常肥量来不了肥,灭螺4、下肥后天气不好,会导致肥效被闷着,起不来5、水温太低6、下药时间不长7、沙质底水面由于漏水和水体交换量大肥效难以体现。

解决方案:在前期大量使用粪肥或者厩肥。

8、水草或青苔过多,与浮游生物竞争养分,不易肥水。

解决方案:先杀青苔,能用手捞的最好用手捞,然后使用肥料。

4、水色、藻类与水质判断渔池的水色主要是由池水中浮游植物所决定的,因为各类浮游植物细胞含有不同的色素。

当浮游植物的种类及数量不同时,池水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浓度,结合鱼类的生活规律,由此可判断水质的好坏。

1.茶褐色:池塘中硅藻、金藻、隐藻和黄藻较多时,池水呈茶褐色,这些藻类鱼最易消化,是鲢、鳙鱼的饵料,这种茶褐色的池水溶氧充足,是渔池最好的水质之一。

2.淡黄色:淡黄色的池水中以硅藻、隐藻为主,水中溶氧较多,鲢、鳙鱼饵料充足,为较好水质。

3.油绿或黄绿色:水中以绿藻和隐藻为主,这些藻类是鱼可以消化的浮游植物,油绿或黄绿色的水质可认为较好。

4.蓝绿色(灰绿、浓绿):此种水质透明度低,混浊度大,天热时水面上有一层蓝绿浮膜,这表示水中微囊藻偏多,这些藻类鱼不易消化,而且还会产生毒素,使鱼类中毒,影响生长,该水质不是好的淡水养殖水质。

5.红色:水中主要以裸藻、血红裸藻为主,过浓时会产生毒素,红色的水质养鱼很差,应立即换水。

6.灰色:池水透明度高,有臭腥味,是浮游生物死亡后变成的臭清水,是最坏的水质之一,鱼类难以存活,应立即换水。

浅谈洪湖六月池塘出血病的病因与防治前言查阅资料,发现洪湖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71毫米到2005毫米之间,春夏降水量占全年的72%左右。

但今年1月至5月20日,洪湖地区累计降雨量仅为144.2毫米。

尽管经历了8次人工降雨和5月21日的一场暴雨,截至今年5月26日,洪湖地区总降水量不足200毫米。

而五月的洪湖的平均气温则比去年高了几度。

五月的草鱼三病只有一部分得到缓解和稳定,有不少池塘已经下了生石灰清塘,准备六月病情稳定后再重新放苗。

前因1、六月的洪湖,降雨量加大,加上长江水的内灌,通过多级的拦坝加水,洪湖大同这边的沟渠积攒了一定的河水。

虽然多级加水,水变的浑浊,但是久经干旱煎熬的养户趁机抢水。

现在养户加水根本就不考虑健康的鱼是否会出现应激、池子的死鱼是否会加量等要素,只要电压稳定,河里有水。

一次性就连续加水至少十二个小时以上。

结果池子出现一池子浑浊水、本来不死鱼的一天几十条、死鱼几十条一天的变为一百多条每天,死亡量有增大趋势。

并且死鱼从只死草鱼,到出现了死鲫鱼、鲤鱼、鳊鱼、花白鲢,出现了典型的爆发性出血病。

2、五月的草鱼渔病刚稳定,进入六月后,养户却没有将后续的增加鱼体质还有水体的有害物质的降解、以及水质的调培的工作做到位。

所以当六月来了,多次的变天降雨,让池子出现倒藻红水、池鱼的出血病。

3、沟渠的加水,防治措施不得当,造成了外来寄生虫的代入。

五月养户的池子里的消毒杀菌杀虫做的非常多,池鱼本身的寄生虫很少,造成不了鱼死亡。

而五月大量死鱼,不少养户就补苗,补苗措施没有到位,结果也带来外部的细菌病毒寄生虫。

结果出现死鱼。

4、匆忙的加水,让池子中间的小米草、油菜腐烂,出现黑臭水。

经过前期的残饵粪便等的作用,不少池子清淤不彻底,池底底质败坏,出现死鱼。

5、六月的洪湖的降雨已经变天频率普遍高于五月,养户用药却根本没有考虑天气环境的因素,有的头天用杀虫药,第二天就出现变天情况,结果死鱼严重,一发不可收拾。

6、人为加大杀虫杀菌药物使用量、死鱼后胡乱用药,引发池鱼死亡。

水瘦不宜肥水,使用碳铵肥水后出现死鱼。

7、拉网处理不当,造成池鱼的出血病,以及后续的肝胆疾病。

处理方案1、年底清塘清淤的时候、尤其是年前死鱼严重的池塘,用生石灰来清塘消毒增加池塘的钙质。

2、消毒杀菌杀虫的时候,务必看天气预报。

一般以连续三四天为晴天为宜,雨后天晴的第一天不要使用药,用药则开增氧机搅拌水体、打破水体的分层,避免出现药害事故。

使用药物,不要人为加大剂量,要根据天气水的浓瘦来使用:菊酯药物的药性和温度成反比、生石灰等和温度成正比,水浓用二氧化氯、水瘦用聚维酮碘。

内服药不能仅仅根据池子里的吃食鱼来算,要根据前来食台吃食的鱼的重量来算。

3、用药防治出血病的时候,切忌一招吃天下。

有些池塘出现同一个方案治疗,但是有的起作用,有的反而出现反效果。

所以要分析病因,根据病因来治疗:a、加水、天气变化引起的应激出血病和药害事故出现死鱼。

就先用外泼Vc或者葡萄糖。

没有这两种的,只能用医用的葡萄糖。

当然了,生物有机酸、硫代硫酸钠、多硫化合物、硫酸铝钾使用后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接着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或者苯扎溴铵、最后死亡量还是得不到控制,建议外泼中草药。

同时内服三黄粉(内服五到七天)、保肝药(三到五天,中草药的可以七天)、复合维生素(五到七天)、乳酸菌(五到七天)或者多糖(五到七天)。

b、车轮虫的用苦参碱、硫酸亚铁。

然后消毒杀菌加内服,同时内服药加上喹诺酮或者抗生素的药物(三天)c、指环虫引起的用甲苯咪唑,认为成本大的可以辛硫磷配合阿维菌素等代替。

然后消毒杀菌加内服,同时内服药加上喹诺酮或者抗生素的药物(三天)。

d、锚头蚤引起的,可以等身上出现红点、用硫酸亚铁和阿维菌素,间隔七天再用一遍。

然后消毒杀菌加内服,同时内服药加上喹诺酮或者抗生素的药物(三天)。

e、不知道寄生虫、不知道是否应激引起的,可以用辛硫磷配硫酸铜。

然后消毒杀菌加内服,同时内服药加上喹诺酮或者抗生素的药物(三天)。

f、原生后生一起感染的可以先小虫、后大虫,若是懂得药理、会合理搭配药物的可以一次性消灭。

镜检三四条活鱼,只有少量的寄生虫(四条左右),不建议杀虫。

g、底层鱼有死亡,建议水体消毒杀菌的同时用强氯精或者溴氯海因或者二氧化氯药片改底,鲫鱼身体没有发黑而死亡的时候,可以检查是否有孢子虫感染,有则在内服药中加氯苯胍、地克珠利。

h、爆发性出血病慎用刺激性比较大的如生石灰药物、慎加水肥水,切忌拉网,鱼病控制之后调水培肥。

i、草鱼出现出血病,要分清病毒性还有细菌性,病毒性感染的要按照病毒性感染的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要按照细菌性感染的治疗、病毒性细菌性都有的就按照病毒性治疗。

4、倒藻出现红水的,可以先用外泼Vc或者葡萄糖或者硫化物解毒增加鱼体应激、氨氮亚硝酸盐比较高的可以补充食盐,当然了氯化钾效果更好。

开增氧机的同时遍洒粒粒氧,加换新水,有机物比较多的先用药物沉降、然后用双氧水或者二氧化氯。

第二天用磷酸二氢钾、第三天用磷肥加芽孢杆菌。

5、淹清池子出现黑水的。

a 、可以看透明度大小:透明度大的证明可以先用EM再用芽孢杆菌。

透明度小的可以用磷肥和芽孢杆菌。

也可以看瓶子里的沉降物得大小,大用磷肥、芽孢杆菌,小用EM。

池塘浮头就说明藻类不丰富,建议要加水引澡种。

微生物制剂要先活化,使用后开增氧机。

b、雨天阴天不方便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多次使用二氧化氯、双氧水、强氯精等。

c、少量多次在草滩里泼磷肥。

6、由于五月死鱼严重,大部分养户都打算在六月补苗或者卖热水鱼。

但是由于今年气候等原因的影响,养户则还是按照以往的经验下鱼苗,结果鱼下池子之后的半个月之内都出现草鱼大量死亡的情况。

具体的方法如下:a、自家鱼苗转塘。

转塘的鱼可以在拉网转塘前七天的第一到五天喂一个疗程的乳酸菌、复合维生素,第六天喂葡萄糖或者多糖,第七天停食一天、拉网当天在网中外泼Vc或者葡萄糖。

当然,拉网前八到十二个小时前也可以洒一遍外泼Vc或者拉网宝,硫酸铜建议还是少用。

转塘最好选择在阴雨天,即便是晴天也要在清晨、鱼下池子之前可以用食盐水等消消毒。

不光水花下水之前池塘要肥水、其实鱼种下水之前水质肥、鱼种也不容易得病。

鱼种下鱼池之后,开增氧机、用外泼Vc或者葡萄糖,然后第二天用低剂量的二氧化氯、间隔一天可以再用一遍二氧化氯或者聚维酮碘,用药之后开增氧机。

b、从外地来的鱼苗建议在运输中途就加几盖子葡萄糖或者青链霉素合剂或者聚维酮碘,也可以在下塘之前浸泡食盐,鱼下池子之后再消毒。

不少外地来的鱼苗都身体消瘦、主要是因为在鱼苗池子大量死鱼、治疗不好停食,或者治疗好了、饮食差,建议鱼苗下池子之后,还是要内服保健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