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本章习题考点精讲考点一: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考点二:现金周转期考点三:信用政策决策考点四:应收账款保理考点五:存货基本模型及再订货点确定考点六:存货陆续供货模型考点七:短期借款的实际利率考点八:放弃折扣资本成本考点一: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例题·计算题】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平衡,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250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
要求:(1)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2)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
(3)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答案】(1)最佳现金持有量==50000(元)(2)最佳现金持有量下全年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5000(元),全年现金转换成本=(250000/50000)×500=2500(元),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50000/2)×10%=2500(元)(3)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250000/50000=5(次)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5=72(天)。
考点二:现金周转期【例题·计算题】某企业预计运营期第1年的平均存货需用额为3000万元,全年销售成本为9000万元,应收账款周转期为60天,应付账款平均需用额为1760万元,日均购货成本为22万元,企业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为N/45,假设一年的天数为360天。
要求:(1)计算存货周转期;(2)计算应付账款周转期;(3)计算现金周转期;(4)计算应收账款逾期天数;(5)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公司利用供应商提供的现金折扣,则对现金周转期会产生何种影响;(6)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公司增加存货,则对现金周转期会产生何种影响。
【答案】(1)存货周转期=360/(9000/3000)=120(天)(2)应付账款周转期=360/[(360×22)/1760]=80(天)(3)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120+60-80=100(天)(4)应收账款逾期天数=60-45=15(天)(5)如果公司利用供应商提供的现金折扣,则应付账款周转期将会缩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使现金周转期增加(或:现金周转期延长,或:现金周转减速)(6)如果公司增加存货,则存货周转期将会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使现金周转期增加(或:现金周转期延长,或:现金周转减速)。
考点三:信用政策决策【例题·计算题】E公司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是60元,单位售价是80元。
公司目前采用30天按发票金额付款的信用政策,80%的顾客(按销售量计算,下同)能在信用期内付款,另外20%的顾客平均在信用期满后20天付款,逾期应收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5%的收账费用。
公司每年的销售量为36000件,平均存货水平为2000件。
为扩大销售量、缩短平均收现期,公司拟推出“5/10、2/20、N/30”的现金折扣政策。
采用该政策后,预计销售量会增加15%;估计40%的顾客会在10天内付款,30%的顾客会在20天内付款,20%的顾客会在30天内付款,另外10%的顾客平均在信用期满后20天付款,逾期应收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5%的收账费用。
为了保证及时供货,平均存货水平需提高到2400件,其他条件不变。
假设等风险投资的最低报酬率为12%,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1)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前、后的边际贡献、收账费用、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现金折扣成本的变化以及改变信用政策的税前损益变化。
(2)E公司是否应推出该现金折扣政策。
【答案】(1)原方案平均收现期=30×80%+50×20%=34(天)新方案平均收现期=10×40%+20×30%+30×20%+50×10%=21(天)单位:元方案原方案新方案变化边际贡献80×36000-60×36000=720000(80-60)×36000×(1+15%)=828000108000收账费用80×36000×20%×5%=2880080×36000×(1+15%)×10%×5%=16560-12240应收账款应计利息80×36000/360×34×60/80×12%=2448080×36000×(1+15%)/360×21×60/80×12%=17388-7092存货应计利息2000×60×12%=14400 2400×60×12%=17280 2880折扣成本080×36000×(1+15%)×(5%×40%+2%×30%)=8611286112税前净收益652320 690660 38340 (2)改变信用政策增加的净收益为38340元,因此,E公司应推出该现金折扣政策。
考点四:应收账款保理【例题·计算题】A公司信用条件为60天按全额付款,2019年第1季度的销售额为380万元,第2季度的销售额为150万元,2019年第3~4季度的预计销售额分别为250万元和300万元。
根据公司财务部一贯执行的收款政策,销售额的收款进度为销售当季度收款40%,次季度收款30%,第三个季度收款20%,第四个季度收款10%。
公司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决定将2019年末的应收账款全部进行保理,保理资金回收比率为90%。
要求:(1)测算2019年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合计。
(2)测算2019年公司应收账款的平均逾期天数。
(3)测算2019年第4季度的现金流入合计。
(4)测算2019年年末应收账款保理资金回收额。
【答案】(1)2019年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150×10%+250×30%+300×60%=270(万元)(2)应收账款周转次数=(380+150+250+300)/270=4(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4=90(天)应收账款的平均逾期天数=90-60=30(天)(3)2019年第4季度的现金流入=300×40%+250×30%+150×20%+380×10%=263(万元)(4)应收账款保理资金回收额=270×90%=243(万元)。
考点五:存货基本模型及再订货点【例题·计算题】上海东方公司是亚洲地区的玻璃套装门分销商,套装门在香港生产然后运至上海。
管理当局预计年度需求量为10000套。
套装门购进单价为395元(包括运费,币种是人民币,下同)。
与订购和储存这些套装门相关的资料如下:(1)去年订单共22份,总处理成本13400元,其中固定成本10760元,预计未来成本性态不变。
(2)虽然对于香港原产地商品进入大陆已经免除关税,但是对于每一张订单都要经双方海关检查,其费用为280元。
(3)套装门从香港运抵上海后,接受部门要进行检查。
为此雇佣一名检验人员,每月支付工资3000元,每个订单检验工作需要8小时,发生变动费用每小时2.50元。
(4)公司租借仓库来储存套装门,估计成本为每年2500元,另外加上每套门4元。
(5)在储存过程中会出现破损,估计破损成本平均每套门28.50元。
(6)占用资金利息等其他储存成本每套门20元。
(7)从发出订单到货物运到上海需要6个工作日。
(8)为防止供货中断,东方公司设置了100套的保险储备。
(9)东方公司每年50周,每周营业6天。
要求:(1)计算经济订货模型中“每次订货成本”;(2)计算经济订货模型中“单位储存成本”;(3)计算经济订货批量;(4)计算每年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5)计算再订货点。
【答案】(1)每次订货成本=(13400-10760)/22+280+8×2.50=420(元)(2)单位储存成本=4+28.50+20=52.50(元)(3)经济订货批量==400(套)(4)每年与批量相关的总成本==21000(元)或:每年相关总成本=×52.5=21000(元)(5)再订货点=6(套)。
考点六:存货陆续供货模型【例题·计算题】某企业生产中使用的A标准件既可自制也可外购。
若自制,单位成本为6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为500元,每日产量为40件;若外购,购入价格是单位自制成本的1.5倍,一次订货成本为20元。
A 标准件全年共需耗用7200件,储存变动成本为标准件价值的10%,假设一年有360天。
要求:(1)若企业自制,经济生产批量为多少?(2)若企业外购存货,经济订货量为多少?(3)若不考虑缺货的影响,判断企业应自制还是外购A标准件?【答案】(1)自制:==4899(件)(2)外购:==566(件)(3)自制TC()==1470(元)TC=7200×6+1470=44670(元)外购TC(Q*)==509(元)TC=7200×6×1.5+509=65309(元)所以应该自制A标准件。
考点七:短期借款的实际利率【例题·计算题】丙公司是一家汽车配件制造企业,近期的销售量迅速增加。
为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求,丙公司需要筹集资金495000元用于增加存货,占用期限为30天。
现有三个可满足资金需求的筹资方案:方案1:利用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选择放弃现金折扣,信用条件为“2/10,N/40”。
方案2:向银行贷款,借款期限为30天,年利率为8%。
银行要求的补偿性金额为借款额的20%。
方案3:以贴现法向银行借款,借款期限为30天,月利率为1%。
要求:(1)如果丙公司选择方案1,计算其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
(2)如果丙公司选择方案2,为获得495 000元的实际用款额,计算该公司应借款总额和该笔借款的实际年利率。
(3)如果丙公司选择方案3,为获得495 000元的实际用款额,计算该公司应借款总额和该笔借款的实际年利率。
(4)根据以上各方案的计算结果,为丙公司选择最优筹资方案。
【答案】(1)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2%/(1-2%)×360/(40-10)=24.49%(2)应借款总额=495000/(1-20%)=618750(元)借款的实际年利率=8%/(1-20%)=10%(3)应借款总额=495000/(1-1%)=500000(元)借款的实际月利率=1%/(1-1%)=1.01%借款的年利率=1.01%×12=12.12%(4)方案2的成本最小,应该选择方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