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县司法局在经济社会发展务虚会上的发言材料

X县司法局在经济社会发展务虚会上的发言材料

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发挥司法行政职能——XX县司法局在经济社会发展务虚会上的发言材料
司法行政工作虽不处在经济社会发展最前沿,但每一项工作都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即将建成,将打破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带动全县社会经济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面对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问题将日益凸显,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任务也更加繁重和艰巨。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促进XX县建设新发展,成为我局当前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抓好普法教育,营造良好法制氛围
(一)围绕中心,深入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

一是针对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二是针对群众关注的劳动争议、食品药品安全、教育保障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合理表达利益诉求,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三是立足服务民生,加强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依法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四是根据服务劳务经济发展的法律需求,选择流动人口集中地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外出务工人员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促进劳务经济健康发展;五是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突出公务人员、青少年人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有针对性的加强各类普法对象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结合县情,努力推进全县法制化建设。

一是围绕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有针对性地宣传涉及征地拆迁、安
置补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预防和减少重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障碍;二是结合我县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宣传《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注重对干部职工及驻景村民的法制教育培训,提高景区管理人员和游客对旅游资源保护的认识;三是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建设,宣传农村土地流转、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大力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四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活动,推进依法行政,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抓好社会维稳,夯实基层“第一防线”
(一)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我局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是全面推进联防联调组织建设,建立多元调解衔接机制,实现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

进一步巩固和健全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掌控社矛盾纠纷发生的新特点、新动向,切实作到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及时化解各类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在主动介入重大建设项目方面,建立基层预警机制,在特定区域和行业设立调解组织,提前介入重点项目建设,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通过落实责任人、建立联络员等措施,及时为重大建设项目化解障碍。

三是促进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无缝衔接,把人民调解作为法律援助的前沿,对未能调处成功的矛盾纠纷,要主动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努力形成“大调解、大和谐”氛围。

(二)做好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和社区矫正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县共有刑释解教人员XXX多人,社区服刑人员XXX余人,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做好这两类人员的安置和帮扶工作,不仅利于巩固监所教育改造成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更是在维护改革
发展稳定大局、实现我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抓好法律服务,全面满足社会需求。

(一)充分发挥对法律服务机构的管理、监督和指导职能。

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管理,正确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全面满足社会经济活动的法律服务需求。

一是加强法律服务机构的分类指导,不断拓展法律服务的空间和层次,积极培养宣传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公信力的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服务的示范单位,促进全县法律服务行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二是引导全县法律服务工作者树立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观念,充分发挥其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推进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推动政府职能归位、功能正位、服务到位,促进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三是积极组织律师、公证员等专项服务团队,为全县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四是促进和完善法律服务人员参与信访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涉法信访问题,减少、避免、解决群众闹访、缠访等非正常上访行为。

五是充分发挥法律援助造福社会弱势群体的作用,应援尽援,让广大弱势群体享受法律的公平和公正,把法律援助办成造福群众的德政工程。

(二)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与法制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的合力。

一是充分发挥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和基层法律服务在社会矛盾纠纷中的提前介入和预防功能,探索法律服务人员主动参与民商事纠纷调解的方式方法,引导当事人更多地通过调解方式消除矛盾纷争;二是积极组织法律服务人员参与医患纠纷等疑难复杂纠纷的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定纷止争;三是通过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把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最大限度地融入党和政府主导的依法维权机制建设,把法律援助过程变为对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将矛盾纠纷化解纳入法治轨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