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温熔融金属安全知识

高温熔融金属安全知识


3.一是在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介绍现场工作环境和注意事项,进行安全交底 。二是安排专人预先对电、煤气、蒸汽、氧气 、氮气等要害部位及安全设施进行确认,并办 理相关审批、确认手续;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 ,切割或拆除有关设备设施或装置,并采取有 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 高温金属液体伤害是冶金企业最典 型的职业伤害。高温金属液体包括熔 融金属(钢水、铁水、铝液、铜液、 镁液等)及其液态炉渣。熔融金属事 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温金属 液体容器坠落、倾翻,高温金属液体 的反应气体喷溅,熔融金属泄漏,其 他爆炸等。
• 事故发生在2007年4月18日7时45分左 右,辽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 水包整体脱落事故,装有30吨钢水的钢包 突然滑落,钢水撒出,冲进车间内5米远的 一间房屋,造成在屋内正在交接班的32人 全部死亡,6名操作工轻伤。
• 经专家对事故现场初步勘察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 主要原因,一是该公司生产车间起重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 ,按照《炼钢安全规程》的规定,起吊钢水包应采用冶金 专用的铸造起重机,而该公司却擅自使用一般用途的普通 起重机;二是设备日常维护不善,如起重机上用于固定钢 丝绳的压板螺栓松动;三是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厂房内设 备和材料放置杂乱、作业空间狭窄、人员安全通道不符合 要求;四是违章设置班前会地点,该车间长期在距钢水铸 锭点仅5米的真空炉下方小屋内开班前会,钢水包倾覆后 造成人员伤亡惨重。
原因,委托相关机构进行技术鉴定,以最终确集团公司2号100吨转炉 2013年4月1日11时22分发生爆炸,已造成4人 死亡,28人受伤。记者从事故新闻发布会现 场获悉,此次事故系系因处理氧枪结瘤时发
生放炮引起炉内高温红渣溅出所致,将挡火 门和主控室全部损毁。
• 熔融金属泄漏后,在保证安全的前 提下应及时用熔剂或砂土挡住已流出的 金属液体,防止熔融金属大面积流淌或 流入积水,尤其是半封闭空间环境中的 积水。当熔融金属引起可燃物着火时, 应使用干燥沙子或其他耐火材料扑救, 不得使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剂灭 火器灭火。
• 2012年12月17日上午,宝钢股份发生一起铁 水包倾翻事故,当天9时23分,在宝钢股份炼钢厂
• 每次盛放熔融金属前,应检查确认 炉体完好,并确保堵塞严实,控制流量 ,防止冒槽。倾倒熔融金属时,容器( 罐、包)周围4米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 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 铸造开始前应保证铸造井内水位 安全,防止熔融金属泄漏发生爆炸。铸 造机应设置应急水源,保证在意外停水 或停电时将铸造机流槽中的熔融金属全 部冷却。铸造机升降平台或托座等不得 有储水的空间。铸造井四壁和铸造机升 降平台等可能会与熔融金属接触的部位 宜涂专用防爆涂料,铸造井口应设置防 止熔融金属注入铸造井的沟沿。
高温熔融金属安全知识
2020年8月1日星期六
高温液体金属包括熔融金属(钢水、 铁水、铝液、铜液、镁液等)及其液 态炉渣。
1.金属液体熔点超过100℃时,一遇温水高温 金属液体凝结成固态,水大量蒸发变成水蒸气 。偶尔有一两种会和水反应生成其他物质,如 铁,生成氢气和氧化铁。
2.金属液体熔点低于100℃时,温水被加热, 有的变固态有的还是液态,下沉于水中(水银 )。
这些高温金属液体在冶炼、转运、铸 造和加工处理过程中,容易发生喷溅 、泄漏、爆炸,造成烧伤、烧死或高 温窒息等事故。
1.高温熔融金属吊运。一是采用冶金 铸造起重机吊运;二是吊运线路与建 (构)筑物以及作业人员保持规定的 安全距离,不可与其他物体碰撞;三 是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 等场所不得设置在熔融金属的吊运( 运输)影响范围内。
• 冶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 注重冶金设备和冶炼过程的防水、防潮 ,以及起重运输设备的检测、检验,严 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强化安全管理工 作,防止高温金属液体伤害事故的发生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防范措施:
• 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的附近 区域,运输线路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应存 在滴水、漏水隐患。要有必要的防水措施, 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对原料、辅助材料 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 材料干燥无水。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 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 并保证畅通。
内,一台行车在吊运铁水包过程中,铁水包倾翻。 导致2人当场死亡,1人抢救无效死亡,在事发点附 近进行其他作业的13人不同程度受伤。
• 据上海市安全监管局副局长沈伟忠介绍,事 故直接原因初步判断为,行车L形卡板失效,导致
销轴轴向位移,造成单侧板钩整体脱落,所吊铁水 包倾翻。下一步,事故调查组将就L形卡板失效的
• 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冶金铸造起重机 。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 措施,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吊具(钩)、 钢丝绳和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 轴等应定期进行检验。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 (罐、包)的制造应当符合有关质量要求, 并定期进行检测和修补,保证完好。吊运的 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300毫 米的距离。
• 熔融金属吊运线路和运输车辆应当 与建(构)筑物和作业人员保持规定的 安全距离,不可与其他物体碰撞。会议 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不 得设置在熔融金属吊运(运输)的影响 范围内。熔融金属运行区域内的设备、 电线电缆、管线和建(构)筑物等应当 采取隔热防护措施。
• 承受重荷载和受高温辐射、热渣 喷溅等危害的建(构)筑物,应定期进 行结构安全鉴定。起重设备进行改造时 ,应当同时对承重厂房结构进行荷载核 定,保证承重结构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 。
2.防范高温熔融金属遇水爆炸。一是 生产、处置和贮存高温熔融金属的设 施要有防水措施,运输线路及附近区 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应存在滴、 漏水隐患。二是要对原料、辅助材料 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 助材料干燥无水。三是输送、转注熔 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 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