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阑珊(lán)浩劫(jié)兀兀穷年(wù)B . 继晷(guǐ)纷纭(yún)错综复杂(zōng)C . 饶舌(ráo)膏油(gāo)蓦然回首(mù)D . 羡慕(xiàn)期年(jī)言简意赅(gāi)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喧闹寒暄获益匪浅轻歌慢舞B . 要诀决择出奇治胜融会贯通C . 蓬篙竹蒿相濡以沫戛然而止D . 斑斓谰言好高骛远苦心孤诣3. (2分)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人前行的路)B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到达,登上)C .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指声音响亮明朗)D .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这里指婴儿出生)4. (2分)(2014·黄石)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黄石人民正在为努力建设一个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的城市。
B . 即使安倍晋三极力兜售他的“和平主义”,因此依然掩盖不了他的“军国主义”野心。
C . 六月的磁湖真是游览的好时节!D .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5. (2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 .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C .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D . 细若蚊足,勾画了了。
6. (2分)(2019·荆门) 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 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C .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
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
D . 《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7分)7. (7分)补全下面的短语。
________不禁仙露________血气________ 祸________单________轰轰________ ________暮老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8. (10分)古诗文默写。
①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舍生取义”的人生追求。
②我们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语句来表达这层意思:________,________。
③客路青山外,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⑤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⑥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⑦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⑧逝者如斯夫,________。
(《<论语>十二章》)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9. (15分) (2017八下·安定月考) 四月是国际读书月,为迎接读书月的到来,校团委组织学生参加电视台《第一时间》“映山红行动”的捐书活动。
(1)请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2)对于班级开展的捐书活动,王明很不理解,他认为这些书不能吃,不能穿,看不看无所谓,捐出去也不能解决什么大问题,没有意义。
作为同学,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一下王明。
(3)小华从家里爸爸的藏书中拿了一本《诗经》,爸爸中午不在家,他写了一张留言条给爸爸,请按要求帮他进行修改。
留言条爸爸:①学校进行映山红捐书活动,②我想捐一本“诗经”。
今天中午你不在家,我就从你的橱里拿了一本。
③2017年3月3日小华①用词不当,应该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格式不对,应将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10. (4分)(2019·永康模拟) 为激发同学们“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的热情,学校开展了以“畅读经典迎70华诞”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请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单。
小贴士:阅读策略是指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任务、目标及阅读材料的特点等因素所选用的促进有效阅读的规则、方法和技巧。
一般包括浏览、跳读、精读、批注、质疑、评价、联读、比较、归纳等。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1. (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____ ,本诗首句通过种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________ 气氛。
(2)下列对诗歌的品读有误的一项是()A . “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B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指王昌龄,“闻道”表示惊诧。
“龙标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C . “杨花落尽子规啼”杜鹃啼血,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D . “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迁往古夜郎国,可见是个浪漫的好地方,作者也心驰神往。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2. (20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
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
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
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观月(有删改)张孝祥)(1)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天山共色____________ ②天下独绝_______________③窥谷忘反____________ ④临水之观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当亦如是而止耳。
(3)甲文中作者描绘奇山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乙文中作者缩写的四美为____ ______________。
(4)试具体分析【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的异同。
八、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2分)13. (17分) (2017八下·江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奶奶的月饼不见了温奶奶在副食店称了二斤月饼。
售货员用脆黄的纸,将月饼包成了两包,用纸绳细细地捆了十字花,又打了一个麻花劲儿,递到温奶奶手里。
小小的店,有人一次买二斤点心,是大主顾了。
温奶奶出了店。
见远处沥青面公路上有人,就稍侧身,半背着脸,把纸包撕开了一个口子。
一块月饼褐黄色如齿轮一样的边儿,就露了出来。
温奶奶看看还不满意,那口子随着人走动的步幅一张一合,有的时候裂口合到了一处,里面有什么就看不大清楚了。
她用两个指头捅进包里撑了一下,口子就大了,月饼能露出半个脸。
温奶奶老了,牙口还挺好,最爱吃月饼,咬不动就蒸透了再吃。
一块月饼能让嘴里甜半拉多月,哪样点心有这般经吃?温奶奶小脚,拎两大包月饼,一包还是破的,黄纸飘飘,扭呀扭的就格外引人注目。
“唷!温奶奶!买月饼了?离月饼节可还早着呢。
”公路边的甲男眼尖,觑见纸包里褐黄色的齿轮说。
“我吃月饼可不论时辰。
想吃就吃。
”温奶奶得意地说。
心想你小子可没说到点上。
“你这个人,真是糊涂。
别人是一年吃一回月饼,奶奶是天天过八月十五!”乙女说。
温奶奶赞许地看了这小媳妇一眼,心里说,人俊心也灵,这还差不多。
但又稍存遗憾,还没说到根本上。
就在温奶奶心里埋怨大伙怎么都这么笨的时候,丙男茅塞顿开,大声说:“温奶奶,您那在外工作的儿,又给您汇钱了是不是啊!”这就对喽!温奶奶展开青筋毕露的手,托着月饼包说:“可不是!要不哪能买月饼!大伙尝尝吧!”她把囫囵的纸包往旁人手里塞,别人哪里消受得起,就推让。
一辆载重汽车开过来,老远就夹带呼呼的风声。
人们赶紧闪开。
温奶奶也忙着躲,扎撒着的手一时收不回来。
被她撕了口的那个纸包,就像溃了堤,月饼横着就甩了出去。
别的几个还好,眼见得划着弧线散在近旁。
唯有最先挤出破口的那个月饼,早早地落了地,恰是立着的,那个月饼又做得格外周正,咯噔噔像哪吒的风火轮,在公路上笔直地滚起来。
载重卡车风驰电掣地开过来,扑起团团烟尘。
月饼在车前迫不及待地逃着,大轮子与小轮子的距离越来越窄了,就要追上了,大伙瞪大了眼,不错眼珠地看着……待那个庞然大物驶过,公路上早不见了那个月饼。
大家就替温奶奶可惜。
温奶奶自己也可惜。
家穷的丙男腼腆地说:“温奶奶,压碎的月饼您就不要了吧?我家孩子多,就把碎渣子扫回去,让孩子们也尝尝月饼。
”温奶奶慷慨地说:“都归你啦!”嘴慢的人就恨自己怎么没说在前头,只有袖了手,跟了丙男去看月饼。
心想碎成粉未才好呢,大家都吃不上。
人们走到近前,见乌青的柏油路平平坦坦,没有想象中砂石样的碎碴。
心想载重车就是厉害,单是车轮卷起的风,就把恁大一块月饼吹得连沫都不剩一星。
别人就心满意足地走了。
丙男不死心,心想怎么也得留下点什么吧。
他在公路上走来走去,突然发现某块地方比别处低。
他蹲下身,半跪着腿,用双手胡噜开浮面上的尘土,一个碗口大的路疤出现了。
他索性趴下,用手指沿着周边清了轮廓,又撅着屁股鼓足腮帮用力去吹,土飘起来,又落下。
一个黄灿灿亮闪闪的月饼,完整地露出脸。
它镶在沥青中间,好像一枚金色的勋章。
丙男赶紧用土把月饼盖上,若无其事地回家。
晚上才来把月饼挖回去,掘月饼时颇费了力气,工具也不称手。
后来还是他老婆想起家里还藏着几根江米条,说是等孩子哭得实在不行的时候,好填他嘴里哄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