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多媒体展示珠江、长江、黑龙江、塔里木河的图片或视频
1.我国的河流大多是外流河,主要是降水补给,河流汛期主要是夏汛;东北地区的河流,冬季降雪量大,有春汛和夏汛
可能有以下疑问:
1.中国的河流水文特征是什么?
2.中国的湖泊类型是什么?
展示洞庭湖、鄱阳湖的视频或图片
2.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流量小,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山地降水补给,有夏汛,冬季断流
2.把在预习中碰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课堂上和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导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
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
运用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新课
导入
上课前,播放视频,介绍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及时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认真观看,积极思考问题。
通过多媒体播放与中国河流和湖泊的视频或图片,如壶口瀑布、青海湖等
运用
监督学生完成当堂练习,即《技能应用与拓展》,要求人人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以不时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
学生小组讨论或同桌之间互查,将不会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PPT展示相关答案
第四
层级
思维
建模
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关键词:内流区、外流区、地上河、九曲荆江、塞上江南、黄金水道
学生做好记录,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好思维导图的填写
第一层级
预习
情况
检查
分小组让学生对预习部分中的教材知识回顾及自主预习检测进行检查;走下讲台,查看各小组完成情况,并进行评价
学生交叉检查预学部分的情况,并进行得分统计,供教师评价参考
PPT展示预习答案
第二层级
环节一
众多的河湖
分小组合作探究,最好是前后两组交叉合作,指导、监督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认真完成,与同伴互查,把疑惑的问题记录下来,与小组讨论,及时纠正,达到预想的预习效果
PPT展示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
总结概括提升
创设
总结
情境
【旁白】同学们,本课时我们探究了河流和湖泊的有关知识,重点记忆我国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分清内、外流河的方法,治理黄河水文的措施、治理长江的措施
学生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
多媒体播放轻松的轻音乐
板
书
设
计
第20课时 中国的自然环境——河流和湖泊
教学建议
创设探究情景,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对合作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首先,让学生明确几组概念,如内、外流河(湖),水文特征、水系特征,航运价值、航运能力等;然后,展示相关图文资料,如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黄河图、长江图和一些特殊图片,如地上河、黄河流水等,读图分析我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对比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和开发治理。
3.湖泊有内流湖和外流湖之分,内流湖位于内流区,无河流与海洋相通,湖水的排泄方式是蒸发
环节二
黄河的治理
1.黄河下游主要是地上河
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黄河的水文特征是什么?
2.治理黄河的措施有哪些?
多媒体展示黄河上游、中游、下游的图片或视频
2.小浪底工程的功能: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灌溉和发电
环节三
督促学生课后完成《固学案》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1.《导学案》《预学案》《固学案》
2.准备与我国河流和湖泊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及与我国内、外流河有关的图片和视频,查找有关两大湖泊的图片或视频,以及有关长江、黄河的图片或视频,制作思维导图,编写课程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我国河流和湖泊相关资料,调查我国内、外流河的有关情况,了解两大湖泊和长江、黄河等情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教
学
目
标
1.识记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成因及我国主要的内、外流河
2.识记两大湖区的名称、分布及主要湖泊的特征
3.掌握我国长江、黄河概况,主要支流、开发利用及其治理措施,了解长江、黄河沿岸的主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名称、位置
导学建议
重点
难点
1.长江基本概况、黄河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
2.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长江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
一、众多的河湖
1.内流区
2.外流区
3.河流的水文特征
4.东南外流区
5.西北内流区
6.京杭运河
7.我国的湖泊
二、黄河的治理
1.黄河的源头
2.分段
3.主要支流
4.利用
5.环境问题
三、长江的开发
1.长江源头
2.概况
3.分段
4.支流
5.水能
6.川江和荆江的治理
7.航运
长江的开发
1.三峡工程的效益:防洪、发电、航运;其次是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
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长江的水文是什么?
2.长江流域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3.长江的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媒体展示长江三峡、长江中下游的图片或视频
2.长江的综合治理:加固大堤,营造防护林工程,建设三峡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
第三
层级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