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保健
A
12
第六,常用学前儿童护理技术及急救术是学前卫生学 的又一重要内容。
第七,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是学前儿童保教机 构的首要任务。
A
13
案例1:
这天,幼儿园李老师看到晴晴在抠鼻子,好象出于习惯性似 的,她马上叫她不要抠,并没有太在意。等李老师走了一圈回 来,又发现晴晴在抠鼻子,她还是叫她不要抠鼻子,并边说边 拉开晴晴的手,这时候晴晴挣扎开李老师的手,看着她说:“我 的鼻子里面有东西。”李老师马上意识到什么,问:“有什么?” 晴晴说:“有玩具!”这时吓了李老师一大跳,原来晴晴抠鼻子是 因为她书包上的小铃铛吊饰掉下来了,她因为好奇于是就把小 铃铛塞到鼻孔去了!幸好铃铛的位置不是很深,李老师马上带 她去医生那里用夹子把铃铛夹了出来。
作用:主要起着支撑 人体、维持姿势、保 护内脏器官和造血等 作用。
A
27
(1)骨的形态 长骨:呈杆状,主要分布于四肢,起支持和杠杆作用。如肱
骨及股骨等。 短骨:多为立方体,分布于承受压力较大的部位。如腕骨及
跗骨等。 扁骨:呈板状,参与构成脑颅、骨盆和胸廓等,对内脏起着
重要的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等。
A
22
(一)运动系统的结构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3部分组成。 • 骨: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成分有有 机物和无机盐 • 骨连结:骨与骨的连结叫骨连结。 • 骨胳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附着在 骨骼上,可以受意识支配。
A
23
A
24
A
25
A
26
1、骨骼
正常成人体内有206块 骨。全身的206块骨通 过骨连接构成了人体 的支架——骨骼
幼儿卫生与保健
曹茹 2016年3月3日
A
1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 础学科。学前卫生学既涉及卫生学、儿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一般理论与方法,又与 社会学、护理学、行为科学等有着密切的关 系,它是一门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强调 实践运用的综合性学科。
A
2
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如何维护和增进学前 儿童健康的科学。
A
28
长骨
短骨
扁骨
A
不规则骨
29
(2)骨骼的组成和机能
人体的骨骼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部分。
颅骨:包括脑颅骨和面颅骨,保护脑组织和形成面 部支架。
躯干骨:包括脊柱、肋骨和胸骨,主要用于支持身 体重量、保护内脏器官以及缓冲人体运动时产生的 振荡。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A
30
脊柱由24块椎骨以及 骶骨和尾骨构成。脊 柱的外形不是平直的, 具有4个生理性弯曲, 包括颈曲、胸曲、腰 曲和骶曲,使脊柱的 形状具有了较大的可 塑性,对人体起到良 好的缓冲震荡和保持 平衡的作用,对机体 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A
7
对学前儿童来讲,健康不仅指身体各器官、 系统发育正常、功能良好、没有疾病、没有 身体缺陷,而且还应该具有情绪愉快、开朗 乐观等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环境较好 的适应能力。
A
8
(一)身体健康
1、生长发育良好,体型正常,姿势端正。 2、机体对内外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3、体能发展良好。
A
18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目标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目标3 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A
19
幼儿卫生与保健
曹茹 2016年3月10日
A
20
学前儿童的生理基础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A
21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一)运动系统的结构 (二)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 (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健
A
9
(二)心理健康
1、智力发展正常。 2、具有良好的情绪特征。 3、个性特征良好。 4、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5、具有良好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6、没有较明显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
A
10
二、学前卫生学的研究任务
研究学前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与规律; 研究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育与健康的因素,特别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 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 壮。
A
6
著名作曲家刘炽在一次健康恳谈会上作了一个生 动的比喻:
健康为“1”,幸福、快乐、事业、发展、金钱等都 是“1”后面的“0”,如果有了“1”,后面的“0”才有意 义,事业的成功使您拥有了“10”,家庭的幸福使 您拥有了“100”,但是如果没有“1”,后面的“0”再 多也毫无意义。这个比喻将健康的本质淋漓尽致 地表达了出来。
A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A
16
五大领域:
健康领域 社会领域 语言领域 科学领域 艺术领域
A
17
健康领域:
(一)身心状况 目标1 具有健康的体态 目标2 情绪安定愉快 目标3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二)动作发展 目标1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目标3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是儿童保教机构和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提出相应的卫生学要求和卫生标准,以指导学前
儿童保教机构、家庭和相关部门采取适当的卫生 措施和保护措施。
A
11
三、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是学前卫生学 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生理基础)
第二,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矫治。 第三,学前儿童的健康评价和健康检查。 第四,学前儿童的营养与膳食。 第五,疾病会影响儿童的健康。
A
14
案例2
2000年4月20日上午7点30分,年仅6岁的佳佳(化名)由其父亲送 到幼儿园门口,值班老师检查了卫生情况后,她独自入园到三楼教 室时,在三楼走廊上碰倒开水的水桶,被开水烫成十级伤残。
案例3
1999年12月8日下午两点多,在萧山某幼儿园大(3)班就读的6岁 女孩丹丹(化名)在午睡起床时不慎从上铺摔了下来,由于幼儿园 老师的大意,致使病情延误,最后只能实施开颅手术保持了她的性 命。
A
3
什么是健康?
健康=身体好?
A
4
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健康看成是与疾病、伤残、功能障碍相反的身体状态。
把一个人是否健康与大多数人的一般状态相比较,如果 偏离大多数人的一般状态,此人就不健康。
把虚弱、功能减退、适应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称为 “亚健康”。
A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WH0)对健 康概念做出了新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