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盐吉盐化安环字〔2016〕25号2016年上半年安全环保工作通报集团公司各单位:2016年上半年,集团公司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坚持以安全标准化为抓手,促进生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以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为抓手,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杜绝死亡事故,降低各类事故率;深化以污染源治理为抓手,规范治污设施的运行管理,杜绝环保事故;以安全环保管理的参数化为抓手,促进教育培训方法的创新。
安全基础管理水平得到稳步提升,保持了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的平稳发展态势。
上半年集团公司共发生3起人身伤害事故,千人负伤率为0.8‰,同比下降0.5个千分点。
集团公司2016年上半年安全环保工作情况通报如下: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安全方面:(一)坚持以岗位“三定”为抓手,以班组建设为载体,全面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降本目标的责任制。
公司修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据各级政府和总公司安全部门要求,补充完善了不同专业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副总经济师、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调整后的机构安全职责;修订了《安全业绩评价与激励管理办法》,新增月度安全绩效考核;将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由季度考核调整为半年考核,强化基层单位自主管理,注重结果考核,首次运用结果参数量化安全管理方式,将具有较强验证性的常用参数标准写入目标责任书;依据不同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差异优化了考核扣分标准和安全奖发放标准;适度调整了“挂牌督办”条件,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安全业绩考评体系。
公司按照《关于进一步落实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自4月开始逐步建立健全公司各厂(含职能部室)--车间--班组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三定”,重点体现“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一岗双责”的落实,计划6月底完成全部三定表的编制;继续紧紧围绕“编、定、学、行、改”五步循环体系,目前各单位已完成班组建制确认、档案记录标准优化工作,后续通过完善岗位操作规程、修订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强化培训和应急演练等工作,持续推动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坚持巩固以管理风险为抓手,以隐患排查与治理追溯性管理为载体,把好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杜绝重伤以上事故,降低各类事故率。
根据集团公司2016年安全检查计划要求,公司及各单位分别于于1月下旬、2月下旬和4月下旬组织开展了“春节”节前安全大检查、节后复查以及月度标准化检查考核工作,共查出各类隐患40大项(同类隐患为1大项),其中纯碱厂7项、电石厂10项、氯碱厂8项、树脂厂3项、热电厂8项、水泥厂3项、氯化钙1项,通过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落实安全措施,保持了公司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的稳定,截至目前所有整改项均已按要求完成了整改。
公司依据《2016年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将通过应急预案体系梳理辨识阶段、编制阶段、评审发布阶段和培训演练四个阶段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特别是健全岗位现场处置方案,提高岗位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水平。
目前已完成应急预案梳理和辨识并形成岗位现场处置方案清单,处于预案的编制阶段,计划7月底完成全部修订工作。
公司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事故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事故调查处理管理和事故管理档案要求,各生产单位已按照过往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分级整理出厂、车间事故隐患预防措施清单并建立检查表,按照厂每月、车间每周、班组每天的检查频次持续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杜绝发生重伤以上事故,持续降低公司事故发生率。
(三)坚持加强以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为抓手,以安全标准化体系为载体,促进各层级管理人员与生产作业人员提升制度的执行力与安全环护意识。
公司依据《2016年“安全生产标准化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以氯碱公司二级标准化达标复审工作为契机,自4月起,计划用6个月的时间,通过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安全标准化重点提升要素达标活动、生产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活动和集团公司监督检查四项工作,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要素运行质量。
目前已完成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和4至5月安全生产标准化月度符合性考核工作。
5月中旬,阿盟安监局组织自治区专家组到氯碱公司进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及分类监管检查工作。
检查通过资料集中审查和现场安全检查两种方式,检查内容包括机构和职责、管理制度和目标、培训教育、工艺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危险化学品管理、作业安全、应急与安全事件管理、安全设施与防护用品、本地区的规定和要求11个方面内容。
最终氯碱公司审核得分为913分(满分1000分),被评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分类监管评估A类等级企业”。
(四)加强全员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宣传引导和培训教育,尝试以安全环保管理的参数化为抓手,促进教育培训方法的创新。
公司已初步建立安全环保管理参数化标准,标准主要涵盖应会培训教育、管理体系审核和消防“四个能力”培训三个类型共八条内容,参数化标准旨在以结果验证提高各级安全环保责任主体履职,促动培训方法的创新。
公司将在7月初开展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上半年审核工作中验证各单位安全环保管理参数化标准落实情况。
4月,公司各生产单位开展覆盖全体一线岗位员工的培训工作,以岗位操作技能应急处置技能为主要内容,以现场讲解和实际操作为主要培训方法,累计培训2600余人;5月,公司各厂开展覆盖所有班组长及以上管理技术人员专项培训,以安全管理专业知识为侧重点,以现场讲解结合理论培训为主要培训方法,累计培训370余人。
结合国家、自治区、阿盟和总公司各级“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与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已发布《201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启动会议、宣传教育活动、培训教育活动、主题演讲比赛、安全知识竞赛、6·5世界环境日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教育广大员工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员工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五)以提升消防四个能力为目标,强化消防培训考核力度,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工种、重点防火部位的管理,全面落实消防责任制。
公司以《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到厂、车间和班组,重点岗位责任落实到人;修订了防火管理、消防设施和期房管理三部制度,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工作职责,显著提升了制度的可操作性;累计开展消防检查39次,发现整改项46项,已全部完成整改。
为了提升广大员工消防水带和消防栓的操作技能,以及移动灭火器和应急器材的掌握程度,集团公司消防队按照消防培训大纲要求,累计现场培训氯碱厂、树脂厂、电石厂、热电厂和水泥厂819人次,员工消防“四个能力”得到普遍提升。
环保方面:(一)规范环保基础管理,确保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集团公司通过不定期监督检查,对检查出存在突出环保问题及时督促落实整改工作,各厂每月组织对本单位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4次监督检查,对检查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不到位,废气、废水超标排放现象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同时公司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对乌海及周边地区环境问题挂牌督办的通知》要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环境保护督查中心3月4日现场督查提出的整改意见,组织制定电石厂车间无组织排放及扬尘整治措施,并每月对挂牌督办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电石厂摘牌工作顺利完成。
(二)严格环保项目“三同时”管理,积极办理相关环评手续。
公司积极与环评科研单位积极沟通,于4月初组织完成8万吨糊树脂搬迁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并取得项目环评批复文件;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委托北京中飞华正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完成项目环境检测及项目环境检测报告编制工作,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并通过专家评审,取得批复文件。
(三)加强环保措施改造升级,不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公司依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乌海市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经公司技术委员会讨论研究并确定2016年环保技改实施项目。
目前公司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设计,正在组织对所需设备进行采购;热电厂原煤堆场全封闭罩棚建设项目现已完成技术方案编制工作;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氯碱厂蒸发片碱废碱液回收项目及蒸发片碱冷凝水回用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行,母液水生化处理项目已完成项目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工作;电石厂炭材干燥除尘器改造项目现正在按照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四)强化污染物减排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公司按照内经信原工字〔2016〕66号文件《关于做好电石生产企业准入公告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依据《电石行业准入条件》有关规定,于5月中旬取得氯碱公司临时排污许可证。
截止4月底,公司热电厂SO2实际产生量为12957.01吨,SO2消减量为126089吨,SO2排放总量为320.04吨,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29.06%;公司污水排放量为21905.47 m3,同比2015年减少620554 m3,污水减排效果明显。
二、上半年主要存在的问题安全方面:上半年集团公司累计发生6起生产安全事故,事故类型方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3起,爆炸事故4起,事故单位方面,电石厂发生4起,热电厂发生1起,原氯碱厂发生1起,事故起数较2015年同期下降50%,虽事故起数得到大幅度下降,但仍暴露出一些单位存在的不足,结合阿盟安监局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及分类监管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原氯碱厂变更为氯碱厂和树脂厂,机构变更后原有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已不适用于现阶段管理要求,阿盟安监局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及分类监管检查过程中专家也提出,需要尽快整合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用于规范各厂安全管理工作。
(二)部分责任主体安全意识不足,执行力较弱。
部分单位车间至基层岗位在安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存在安全责任不到位和习惯性违章作业现象,主要表现在6起生产安全事故中5起事故是由于违章作业造成的,暴露出事故单位基层员工应知应会掌握程度较差,熟练程度参差不齐,技能水平亟待提高。
(三)个别单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事故隐患重复性出现,主要表现在上半年电石厂净化除尘系统发生的3起爆炸事故,净化系统爆炸事故系重复性事故,暴露出电石厂对事故整改措施整改不够彻底,隐患整改验证不认真,对设备管理和日常安全检查存在漏洞,产生事故隐患。
(四)对工艺、设备技术改造未严格执行变更管理规定,对于动态的风险评估、工艺变更前、中、后的管理控制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些单位变更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工艺变更流程审批执行不够严格,对于变更后风险辨识不到位,未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变更过程记录缺失。
(五)个别单位存在未落实安全措施,检修现场不具备作业条件的情况下签发作业票的现象,作业票存档不规范丢失严重,还存在受限空闲作业未进行氧含量分析,动火作业分析时间与作业时间不符等问题,作业票签发流程监督管理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