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平面设计史”复习题纲

“现代平面设计史”复习题纲

“现代平面设计史”复习题纲2012-07-011.所谓“平面设计”,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2.英文中“平面设计”这个词是美国人威廉·阿迪逊·德威金斯,在 1922 年开始使用,它的主要功能是调动所有平面的因素,达到视觉传达准确的目的。

3.人类最早的文字包括了三种基本类型,即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甲骨文。

4.中世纪时期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方面: (答小标题就可以)●古典风格的存在和有限发展●凯尔特人的书籍设计●卡罗琳时代平面设计的复兴●西班牙的图画表现主义的发展●中世纪晚期的宗教读物装饰手抄本1. "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 19 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从日本装饰和设计中找到改革的参考,来重新提高设计的品味,恢复英国传统设计的水准,因此称为“工艺美术”运动。

(进步性和局限性:局限性: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工艺美术”运动具有局限性和落后性,它否定工业产品、否定工业化,提倡回复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企图逃避工业化在设计上的影响,是一个复旧运动。

进步性:对于设计风格水平的重视,对于摆脱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来说,又是进步的。

)2. 约翰·拉斯金的思想●"向自然学习";●提出了设计的实用性目的;●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3. “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指导是英国美术评论家和作家约翰·拉斯金,而运动的主要人物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

4. 威廉·莫里斯的两个基本原则:●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大众;●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5.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二,在装饰上反对娇柔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三,提倡哥德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四,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五,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

第五章1.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继承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主张,追求一种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

哥特式、罗可可式和日本艺术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

新艺术运动其本质上表现为一种线条装饰倾向或潮流。

线条的表现手法分成曲线和直线两派,其中曲线派以法国和比利时为代表,直线派以英国的麦金托希与格拉斯哥派、奥地利离派为代表。

2.“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相似点和区别(必考):相似处:a.它们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b.都是对工业化的强烈反应;c.它们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d.它们也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一些装饰动机。

区别:“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和借鉴的来源,把中世纪的设计作为追求的核心。

“新艺术”运动是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抛弃对历史的装饰和设计风格的依赖,完全从自然中吸取设计装饰动机的设计运动。

对于历史风格的大胆否定,奠定了以后各种设计运动对于历史风格的断然断绝关系这种方式的基础,从这个层面上看具有对于后来的“现代主义”运动在精神上的实质影响和贡献。

在思想层次上来说,“新艺术”运动是为豪华、奢侈的设计服务的,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的民主特性,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的思想具有进步性。

3. 法国“新艺术”运动的名称源于法国家具设计家萨穆尔·宾在 1895 年开办的设计事务所的名字“新艺术之家”而产生的。

4. 法国“新艺术”运动的最重要过渡时期的设计代表人物朱利斯·谢列特,尤金·格拉谢特。

其中,谢列特是法国重要的海报设计家和平面设计家,在设计史中被称为“现代海报之父”。

5. 从 1895 年到 1900 年期间,穆卡成为代表“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风格的最核心人物。

6. 英国“新艺术”运动插图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奥伯利·比亚兹莱,代表作《阿瑟之死》、《沙乐美》7. 比利时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最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建筑家是亨利·凡德·威尔德。

他于 1906 年在德国魏玛建立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成为德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初期中心,日后又成为世界著名的包豪斯设计学院。

第六章1.真正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平面设计向现代主义方向发展起重要启迪作用的是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工作的由四个设计家组成的团体,称为“格拉斯哥四人”。

核心人物是马金托什。

2. “格拉斯哥派”的平面风格特征: a.“格拉斯哥派”的设计侧重于以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设计的框架和曲线卷草图案装饰,采用了纵横直线为基本的布局安排,然后用曲线把纵横直线相交的部分流畅地联结起来。

b. 另外一个平面设计特点是象征主义,他们采用的图案和装饰,都具有一定的象征内容。

他们设计的一些海报,往往采用对称的方式,内部包含了象征的,甚至是宗教性象征的装饰动机。

3.彼得·贝伦斯德国工来联盟中最著名的设计师是彼得·贝伦斯,他是工业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他最有代表性的设计都与德国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德国通用电器公司联系在一起,他全面负责该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产品设计,为公司树立了一个统一的完整的企业形象,不仅开创了现代公司标识体系的先河,而且他与公司的合作开创了欧洲现代工业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先河。

他主张对造型规律进行数学分析,坚持理性主义美学原则,培养了包括格鲁皮乌斯、米斯和勒科西布埃等在内的众多世界著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

4. 彼得·贝伦斯在设计上真正突破是 1907 年为德国电器工业公司设计了公司的标志,这个设计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完整的现代企业形象设计。

5. 1907 年,贝伦斯与穆特修斯等人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

这个组织的形成,可以说是标志着德国的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

6. 德国工业同盟的宗旨第一,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相结合;第二,主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德国设计艺术的水平,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第三,强调走非官方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工作的干扰;第四,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并接受现代工业;第五,坚决反对任何装饰;第六,主张标准化下的批量化。

第七章1. 未来主义,他们的绘画表现了对象的移动感、震动感,趋向表达速度和运动,这是未来主义的核心部分。

它的中心,是以歌颂大工业化、大机械化、大都会生活的无政府主义态度,否定一切过往的文化和艺术,否定传统文明。

2. 未来主义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未来主义体现在它的众多的未来主义诗歌和宣传品的设计上。

版面的无政府主义式、反正规的编排就成为提倡这个运动精神的方式。

版面和版面的内容都应该是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

他的这种主张,在未来主义艺术家这个时期设计的海报、书籍和杂志设计得到充分的发挥。

文字不再是表达内容的工具,文字在未来主义艺术家手中,成为视觉的元素,成为类似绘画图形一样的结构材料,可以自由安排,自由布局,不受任何固有的原则限制。

重要的是字母的混乱编排造成的韵律感,而不是字母代表和传达的实质意义。

未来主义在平面设计上提供了高度自由的编排借鉴。

3. 什么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欧洲出现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在文学上、戏剧上、和艺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顾名思义,“超现实”是指凌驾于“现实主义”之上的一种反美学的流派。

它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期。

战争对欧洲文明造成的巨大破坏和损害,使大量知识分子感到茫然,因此不少人出现虚无主义的思想。

他们认为社会的所谓真实的表象是虚构的,他们的创作目的是找寻比真的还要真,找寻实质,而在了解社会实质上只有艺术家的自我感觉可以依赖和相信;艺术创作的核心,是表现艺术家自己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比如梦,就是思想的真实,它比社会表明的形态更能够反应社会的实质。

这种思潮很快在艺术界、戏剧界、文学界、电影界得到认同,发展成为一个运动。

第八章1. “海报风格”运动:“海报风格”运动是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的“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德国的一个以海报设计为中心的平面设计运动。

这个运动大约开始于 1898 年前后,是因为德国日益繁荣的经济和商业需求促成的。

它的形式特点主要是利用当时艺术上出现新的简单形式和象征性特点,在海报设计和其他平面设计上运用简单的图形,平涂的色彩,鲜明的文字,来达到商业海报和其他商业平面设计的宣传目的。

德国“海报风格”运动的奠基人是鲁西安·伯恩哈特。

2. 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特点:(1)民主主义主张设计为广大劳苦大众服务,希望通过设计来改变社会的状况。

(2)精英主义不是为精英服务的,但却是强调精英领导的新精英主义。

(3)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现代主义在共产主义运动和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大起大落的动荡时期,希望通过设计建立良好社会,改变大众生活,所以他们的设计探索具有强烈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成分和乌托邦主义成分。

3.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特点(1)功能主义特征;(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3)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强调整体设计考虑,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4)注重设计的实用、经济性目的。

4.俄国构成主义俄国构成主义,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治变革环境中诞生的,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是它的两大源泉,代表人物有马列维奇、列捷西斯基、塔特林、佩夫斯纳等。

他们的许多作品是半抽象或抽象性的,主张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全抽象型的画面或雕塑,注重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影响。

5. 李西斯基是把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和至上主义艺术传播到西方的最核心人物。

6.风格派运动风格派是指1917年,荷兰以《风格》杂志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的以青年艺术家为成员的松散艺术团体。

风格派基本是一种美学运动,目的是要创造一种普遍的形式语言,追求“普遍真理”。

风格派有一个共同出发点,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他们认为艺术应该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的几何形象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

其组织和核心人物有杜斯伯格、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奇等。

第九章1. 包豪斯被视为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建立时间是 1919 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