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劳动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浅析劳动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浅析劳动教育对小学生
的重要性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浅析劳动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封建思想的影
响,出现了鄙视体力劳动的现象,导致新一代人劳动观念淡薄,影响了
学校教育。现在,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社会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
而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抓好劳动教育。笔者认为,抓好学生的劳动教育可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培养其劳动习惯和树立劳动观念:一是用劳动去
激发学生追求;二是通过劳动引导学生去体验劳动的价值;三是在劳动
中去培养人的素质。一个人从小打下爱劳动的基础,培养会劳动的习
惯,树立劳动观念,锻炼毅力显得极为重要,这样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素
质。
[关键词]劳动教育 素质教育 中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在我国全面走向小康
时期,一些独生子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母代办,缺
乏自理能力,导致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使这些独生子女只会读书,不
会劳动,这样就会影响一些人将来的素质问题。于是,笔者认为,从小
抓好劳动教育相当重要。劳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
面,一个人从小培养好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将来才会有
所作为。才能加勤劳才等于力量,所以,初中阶段应该把劳动教育作为
全面提高一个人的素质的基础。
一、用劳动去激发学生追求
人能从劳动中得到启迪,有模仿性劳动到创造性劳动,使追求更进
一层。没有追求,何谈创造发明。而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能使学生产生
取得劳动成果的喜悦感。喜悦的劳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和
独立性,从而摆脱了青少年个性所表现的脆弱性和依赖性,形成强大的
自我束缚力。学生自我的约制力一旦形成,才能变空虚为追求,变盲目
为目标。另一方面,学生一天中从事的读写、记忆、课外活动、业余制
作、实验操作、清洁打扫、体育锻炼……使自己感到同学们时时刻刻注
视着自己的劳动,这敏感的个性道德评价,似乎通过别人的目光看清自
己,从而形成了有力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做
到自我认识中的自我肯定后,才能激发他们的愿望,从而去追求尚未实
现的美好理想。
二、通过劳动,引导学生去体验劳动的价值。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下,使人们的生育观念转变,在一些独生
子女的家庭,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哪舍得让孩子干活,这样一来,
孩子就不可能懂得要承担家务的责任,不能明白盆中之餐来之不易,更
不明白劳动有何价值。日本的教育,规定小学生每周干家务的时间,这
不但使儿童明确了劳动的义务,又培养了儿童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而我
们的国家有要求开足开齐课程,可有些学校人手不足,没有按要求开设
劳技课,又不能安排学生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国家要求每门学科开
设实践活动课,一些学校往往没有落实好,还是把实践活动课上成落实
知识课。这样,学生就没有机会参加那些五花八门的劳动,试问怎能去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兴趣?学生怎么会在劳动中去思考、创造,也就体
会不到在劳动中所取得的快乐,在劳动中体会不到人生的价值。劳动不
但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体质,也能帮助人提高对美的欣赏力。只有
让青少年亲自参加劳动,尝尝汗湿、腰酸、手疼的滋味,才能觉得劳动
的辛苦,懂得劳动的分量,才能理解农民为城市居民提供粮食、蔬菜或
者农副产品,工人为社会提供日用品,输送水电是为了什么,才会真正
明白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一一劳累,是为了人们的幸福,是在为社会创造
财富。更能激发对那些好逸懒做、不劳而获、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人
的厌恶感,做到加倍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
三、在劳动中培养人的素质
所谓素质可视为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个性四个维
度。对人的素质培养方法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劳动去培养人的素质更不
可忽视。就拿学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来说吧,部分学生损坏公物肆
无忌惮,随地扔果壳、纸屑,对吐痰习以为常,打骂同学,欺侮弱小,
反自以为光彩,明里吸烟,暗里赌博,粗话脏话成为不少学生的口头
语,诸如此类,均表现出了学生道德、思想、政治和知识修养的低下,
情感意志的脆弱。
劳动给人以聪明才智,劳动陶冶人的情操,劳动锻炼人的意志,劳
动创造财富,要让小学生在劳动中进一步理解和接受。当学生在一次次
劳动中大显身手时,那就是他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这样,学生不
至于在“为生存而斗争”的环境里“拼搏”,不至于成为性格偏激、铁
石心肠的人。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力量未能用高
尚的活动发挥出来,他的精力未能通过人的高尚的活动发挥出来,这正
是儿童和青少年犯罪的根源之一。”可见,创造一个高尚活动的环境加
强劳动教育,是多么重要。
总之,学校的教育应引导学生把精力用于进行热情的高尚活动和劳
动之中去,以不同形式的能吸引学生实施劳动。把学生从引到趣味性、
知识性、技巧性、实用性的高尚而又文明的环境中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