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车辆产品装配工艺守则
技术标准发布发
放专用章
分发有效
分发日期:2004年04月19日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GB 7258、QC/T 518等国家、行业标准以及本公司各系列车型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等而编制,是对Q/FT P001—2001《车辆产品装配工艺守则》的修订。
本标准与旧标准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对上岗操作前的准备及上岗操作要求;
——增加了现场管理及质量管理的要求;
——对原标准装配、调整要求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FT P001—2001。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工艺管理科提出。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学。
本标准于2001年3月首次发布,于2004年4月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解释。
车辆产品装配工艺守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辆产品装配应遵守的基本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车辆产品装配作业,非车辆产品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7258 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QC/T 518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
Q/FT B014 车辆和农业装备标准件编号与选用规则
Q/FT A033 皮卡类轻型汽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
Q/FT A051 BJ6486系列轻型客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
Q/FT A065 轻型载货汽车装配、调整、验收技术条件
3 一般要求
3.1 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正常的装配作业,所有装调生产都必须按本守则执行。
3.2 所有装配件都必须有相应的工艺文件,并严格按工艺规定进行生产。
3.3 所有用于装配的零部件及配件应符合产品设计图样及有关技术标准,不合格件不得上线。
3.4 上线装配的零部件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尘土和杂物。
3.5 上岗者必须经过安全教育、相关基础知识和装配作业培训,合格后持上岗证才能上岗。
4 上岗前准备
4.1 上岗者应熟悉装配作业指导书内容及本《守则》规定。
4.2 上岗者应按劳保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4.3 上岗者应对设备、工装、工具进行点检,确认符合要求、安全、可靠,才能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拆卸和更改。
4.4 上岗者应熟悉《设备操作规程》。
4.5 上岗者按照工艺要求装配零部件,检查所装配的零部件,应齐全、合格,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待问题解决后才能进行装配。
5 上岗操作
5.1 上岗后要集中精力进行操作,避免人为的错装、漏装、损坏零件及设备、工装。
5.2 上岗操作时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技术要求及规定进行装配,不得野蛮作业,严禁用钢棒、冲头及零(部)件直接在零件上敲击。
若必须敲击时,可用木质、橡胶或其它软金属制的手锤、冲棒等。
5.3 上岗操作应在本工位装配作业范围内完成,不允许跨工位作业。
5.4 上岗操作时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正确操作;流水线应保证生产节拍稳定,不允许忽快忽慢。
5.5 起吊操作时应先稳定可靠地卡牢工件,再稳定地升降和吊运,吊运过程中吊装下方严禁站人。
6 装调要求
6.1 整车、零部件及附件应按作业指导书进行装配和调整,整车外观应整洁、各零部件应完好、技术状态正确,联接紧固,无错装、漏装现象,各装配件技术参数和性能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6.2 螺纹连接装配
6.2.1选用装配用拧紧工具时,应按扭矩大小及允许偏差进行选择和确认。
6.2.2 螺纹连接时,螺栓、螺母对正拧入,按工艺文件规定的工具拧紧。
普通螺纹拧紧力矩应符合Q/FT B014的规定,各事业部依据所使用的拧紧工具的具体要求按时进行标定;对产品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有扭矩要求的重要部位螺纹连接按产品设计要求,用扭力扳手进行检查,按规定要求将螺栓或螺母再拧紧到力矩标准。
6.2.3 对于易发质量问题的螺纹连接部件,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质量控制点,按重要部位螺纹连接要求进行控制。
6.2.4 使用扭力板手进行扭矩检查时,用力要平稳,逐渐增加力矩,切忌冲击。
6.2.5 如三条或三条以上螺栓紧固时,应交替均匀地拧入后,按对角顺序逐次打紧。
6.2.6 当扭矩要求为某一范围而无基准扭矩时,将扭矩的中间值作为基准扭矩。
6.2.7 螺栓露出长度(3~10) mm,且不应少于3个螺距。
如有特殊要求时按工艺要求执行。
6.3 铆钉连接装配
铆钉连接装配时,铆钉头应无压歪、裂纹等现象,铆钉头应紧贴于零件表面。
6.4车辆工作液的加注量、型号,应按照整车技术条件规定。
加注时避免飞溅,污染环境。
6.5涂胶工艺操作
6.5.1 胶剂应密封保存,切忌明火,夏天应在阴凉处存放。
6.5.2 按规定有效期限使用,过期胶剂不能使用。
6.5.3 涂胶前,接触胶的粘结面一定清洁干燥,不能有油污、灰尘等杂物。
6.5.4 涂胶层应均匀,防止出现气泡,粘结牢固,无鼓起、无皱折现象。
6.5.5 涂胶过程应避免直接用手接触,防止胶剂溅在产品非粘结部位。
6.6 线束铺设平顺、连接紧固,不与其它件干涉。
6.7 油管铺设平顺,不与其它件干涉,油管接头无渗漏。
6.8 燃油管、水管装配牢固,转角处过渡平滑,不与其它件干涉,接头无渗漏。
6.9 车门周边间隙、面差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6.10 各种密封条完好无损,不得有起皱和脱落现象。
6.11 同一台车上,所有轮胎的生产厂家、型号、花纹应一致。
7 路试要求
7.1 车辆路试由本事业部规定的试车员、按调试作业指导书要求路试,各项性能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7.2路试在规定的试车道上,路试里程按产品装配调整技术要求。
7.3行驶中,各照明、信号装置及仪表工作正常。
7.4 路试完毕,查看制动鼓、轮毂及主传动轴承,不得有烫手现象。
7.5 车辆在路试后,停车5 min观察,不得有明显渗漏油现象。
7.6 发动机运转及停车时,冷却系各部位不得有渗漏水现象。
7.7 真空助力管路、气压制动管路和进、排气管路不得有漏气现象。
制动系统密封性应符合产品装配调整技术条件要求。
8 现场管理
8.1 装配过程中应加强自检、互检
8.1.1 装配作业前应先检查上道工序,如无问题,再进行装配;如有问题,应及时通知上道工序,进行处理。
8.1.2 本工序装配作业完成后,应检查作业内容,经自检合格后,在随车记录卡上签字,有重要度要求的应在螺栓尾部做标记。
8.2 关键工序管理
8.2.1 熟悉关键工序作业文件及质量控制细则、方法。
8.2.2 按关键工序作业程序及内容正确操作。
8.2.3 关键工序作业人员应佩戴关键工序上岗证。
8.3装配作业中应按“5S”要求文明生产,保持场地及工作对象清洁,无油污、无灰尘、无丢弃的标准件等其它物。
8.4 定置管理
8.4.1 按定置图摆放工位器具及相应工件,工件应按要求存放,码放整齐,工件不落地,不准相互堆放和磕碰、无污垢。
8.4.2卸空的工位器具应及时回收,损坏的工位器具应及时维修。
8.4.3保持工位器具内外清洁,标志明显。
8.5 不良品管理
8.5.1 严格区分不良品,将不良品置于不良品存放区的专用箱内。
8.5.2 定时对不良品进行清理,一般每天清理一次。
8.6 现场发生质量问题或其它重要问题,应及时向班组长或有关人员反映,不得擅自破坏现场。
8.7 汽车下线管理
8.7.1 汽车下线前,经检查合格后,由本事业部规定的驾驶人员正确操作,将车开下线,严禁违章操作,不合规定的人员严禁驾驶。
8.7.2 车辆启动严禁用大油门,严禁低档大油门行驶。
8.7.3 车辆行驶、试车按事业部安技部门规定的速度行驶。
8.7.4 车辆停放时,应按规定地点存放,拔出点火钥匙,将车辆各车门锁住。
9 其它要求
9.1 下岗后应清理现场,保存好工具,废物、废品置入杂物箱。
9.2 作业指导书及所使用工艺文件,要注意保持整洁、严禁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