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城市品牌项目县区领导访谈提纲一、未来发展1、请您简要介绍您所管理的区(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一下本地区的主要文化旅游资源洪泽湖,美丽清纯,风光旖旎。
洪泽县,因湖设置,借湖得名。
洪泽县地处江苏省中部,面积1394平方公里,人口40万。
洪泽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处于南京1小时都市经济圈和长三角3小时核心辐射圈内,宁连高速穿腹而过,新长铁路、淮安机场毗邻而座。
洪泽县物产丰富,生态优美,有名湖、有名堰、有名泉、有名品、有名菜,素有“淮上明珠”、“鱼米之乡”之美称。
洪泽1956年建县,现辖12个镇、125个村(居、社区),总人口38万,水陆总面积139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55%。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洪泽始终禀承“举全县之力抓发展、聚全部财力惠民生”的理念,团结拼搏,创新实干,矢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跨步快。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均量指标领先苏北。
近五年,洪泽主要经济指标均量指标全部跃居苏北23个县(市)前5位左右,其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晋升到苏北第3位、在苏中12个县(市)排第10位、在全省48个县(市)排第25位;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连续3年排苏北第1位,排苏中第4位,排全省第16位,排名5年晋升11位。
二是总量指标实现倍增。
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保持较高增幅,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是2007年底的倍、倍、4倍和倍,年均增幅分别达到%、%、%和%。
三是跨越指标全市靠前。
今年以来,洪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1-10月份,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分别增长%、%、24%、%,尤其是在全市跨越发展季度指标考核中,洪泽综合得分位居全市前列。
最令人振奋的是: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推动了洪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今年上半年洪泽在全市率先通过2003版全面小康省级考核验收,圆了洪泽人民多年的小康梦。
(二)社会发展好。
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率先发展。
全县科技创新贡献率达到4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院士工作站拥有数占全市的1/3,发明专利申请量在全市首家突破百件并连续三年保持第一。
尤其是:洪泽挂牌创办了苏北首家科技创新基金——洪泽英飞尼迪(以色列)创业风投基金,省委罗书记多次予以高度赞扬,在去年的苏北工作会议上,罗书记脱稿表扬洪泽“最近,我到洪泽县调研,看到洪泽与以色列英飞尼迪集团合作成立的科技创新基金,这一做法很好,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典型代表。
”二是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投资亿元,新建了新县中、高良涧中心小学、洪泽湖实验小学,提升改造了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新区中学、二中,按省优质园标准新建了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
高考本科达线人数保持千人以上,增幅连续5年全市第一,达线人数占比超过淮安和苏北平均水平。
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称号。
三是卫生事业优质发展。
投资3亿元,建成了12层的县医院病房楼、13层的县中医院和17层的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三大县级医疗机构优质资源拥有量全市第一。
整合医疗资源,完成县医院与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与高良涧镇卫生院的优势互补。
村(居、社区)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公共医疗服务设施人均拥有量居全市前列。
四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全县万人拥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建成县(区)唯一的集3D影院、休闲健身、网吧于一体的影视城和文化娱乐城,建成全省首个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成“全国诗词之乡”,被授予“省文化先进县”称号,“渔文化、水文化、古文化”成为洪泽文化名片。
五是社会保障扩面发展。
城镇三大保险覆盖面提高至%,新农合、城乡低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军人家庭优待金实现“覆盖提标”。
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六是老龄事业幸福发展。
建成苏北一流的夕阳红大院,成为全市唯一一家省级示范性老干部活动中心。
2011年6月份,李学勇省长来洪调研后在全省计划生育大会上脱稿表扬:“前不久,我去苏北调研,洪泽县采用集中集聚集约的办法,把所有涉老单位建在了一个叫夕阳红大院的地方,我感觉很好!这个大院很好地解决了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问题。
”(三)创新亮点多。
突出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是在全省率先实施“教育均衡化、城乡一体化”。
2010年启动实施“农村初中生进城工程”,已撤并6所乡镇初中,有3120名农村初中生进城读书。
此举分别被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以内参形式报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委员参阅,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和晚间新闻栏目连续3次进行正面报道,新华社发通稿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专栏报道,同时中国教育报、农民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均予以大篇幅报道。
二是在苏北率先推行“富民拆迁、和谐拆迁”。
我们始终坚持“绝不能在城市化过程中让群众边缘化、绝不能在工业化过程中让群众贫困化”的理念,率先推行富民拆迁、和谐拆迁、阳光拆迁,近五年累计完成107个地块、10776户、144万平方米的拆迁。
在国家新的拆迁政策出台之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先后3次派人来洪进行专题调研。
三是在苏北首家实施“土地换城保”。
早在2008年,在苏北就率先实施“土地换城保”工作,目前已有4987户、6603人参保,覆盖率达到100%。
此举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显着高于省、市标准。
四是在淮安率先实施“效能大提速、效能大部制”。
早在2008年就率先将原县委督查室、目标办、组织部重大项目督查室、软建办和纪委纠风办等5个机构进行整合,成立县效能建设办公室,由县纪委牵头负责,对全县重点项目、重要工作、重大事项进行督查考核。
此举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和《新华日报》誉为“效能大部制”改革,先后有天津、山东、浙江、湖北、湖南、福建、新疆等地的27个省内外党政代表团前来学习考察。
五是在淮安率先试点“干部竞选、班子直选”。
率先开展6个乡镇镇长公推公选试点、3个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和2个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一肩挑”试点,2011年还在4个乡镇换届中开展党委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占全县乡镇数的1/3,占全市试点数的50%。
洪泽严肃换届纪律的做法受到省委石泰峰副书记的充分肯定,并被中央和省委换届工作简报刊发推广,还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代表被邀参加中组部座谈会并作经验介绍。
六是在淮安率先探索“集中发展、集约发展”。
积极探索“工业向园区集中,企业向标房集聚”的发展模式,先后创办了三大集中集约发展载体,其中科技创业园亩均投资、亩均税收、亩均容积率等指标有的已经赶上苏南发展水平;省级软件产业园先后集聚了15个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一室一企、一层一园、一楼一区”的集聚集约效应日益彰显;高新技术产业园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四层标准厂房建成后,可供100家规模以上高新企业和100家待孵化企业入驻。
七是在洪泽大力推行“企业带创业、创业壮产业”。
重点选择和扶持一批产业链条长、链条独立性强的龙头企业,拿出部分产业链条,扶持城乡群众进行拷贝复制,单独设厂,联手发展,培育创业致富群体,做长做粗产业链。
目前,机械类的神舟轮毂公司已经带动创办创业企业13户。
八是在洪泽全面开展“蹲点招项目、蹲点建项目、蹲点批项目”。
树立“项目就是生产力,大项目就是先进生产力,重大项目就是强劲爆发力”的观念,把领导干部推向项目第一线,蹲点招商、蹲点建设、蹲点审批,助推洪泽发展。
深入开展“夏季重大项目招商百日竞赛”活动,得到了市委姚书记和市政府曲市长的批示肯定。
2008年以来,全县累计实施规模以上项目563个,其中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128个,全部达产达效后,洪泽工业将实现“全县拼全力、总量超千亿”的发展目标。
(四)未来预期高。
立足过去的良好基础、未来的高度预期和政法工作的有力保障,洪泽将着力谋求更好更快发展。
洪泽今后三年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特色经济强县,打造魅力湖滨新城,争当淮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行军。
洪泽今后三年的总体任务是:实现经济“五个亿”、创建国家“五个城”、建设农村“五个区”、打造洪泽“五张牌”。
实现经济“五个亿”:工业经济超千亿、财政收入超五十亿、生产总值增百亿、民生年均投十亿、镇镇税收全过亿;创建国家“五个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农村“五个区”:高效渔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乡村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农村现代化示范区;打造洪泽“五张牌”:幸福洪泽、创新洪泽、文化洪泽、平安洪泽、法治洪泽。
有人说:站在高家堰上,极目远眺,水天一色,大湖风光,气象万千;行走在水釜城里,移步换景,美轮美奂,仿佛置身于洪泽版“清明上河图”;泛舟洪泽湖上,烟波浩渺,珍禽聚栖,渔舟帆影,美不胜收。
这仅仅是洪泽县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个缩影。
洪泽县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达100多处,是投资发展旅游产业的理想胜地。
一是以“湖、堤、湾、城、园”为代表的洪泽湖水长城生态旅游,二是以“山、道、寺、滩、泉”为代表的洪泽老子山温泉度假旅游。
目前,洪泽县正在致力打造环湖第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4A级旅游风景区。
一个具有“大湖风情、古堰风韵、道教风骨、生态风光”交相辉映的湖滨生态旅游名县已靓丽呈现。
走进洪泽,如同走进水的世界;走进洪泽,如同走进湖的天堂。
一湖,指美丽清纯洪泽湖。
“扁舟飞跃趁晴空,斜抹湖天夕照红”。
闻名遐迩的洪泽湖烟波浩淼,美丽清纯。
这里珍禽聚栖,渔舟帆影,如诗,如画,如梦,如歌……纵揽湖面,“纵目长湖水,空蒙远接天”;放眼远眺,“不风还激浪,无雨亦生烟”。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赞誉洪泽湖为“水乡泽国,人间仙境”。
一堤,指雄伟壮丽高家堰。
“浩渺云烟笼细浪,空蒙雨色入重渊”。
积淀了1800多年历史风韵的洪泽湖古堰,宛如气势雄伟的水上长城,屹立在烟波浩渺的洪泽湖东岸。
扑朔迷离的108弯、精雕细凿的石工墙、历经风霜的碑雕石刻,无不彰显着千年古堰的神奇魅力。
如今的“水上长城”是一处不可多觅的“天然氧吧”,两侧树林茂密,品种繁多,宛如游移欲飞的巨龙依水而卧,人行其中,倍觉“神仙遗落在人家的一条绿玉带”。
目前,洪泽县正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国家级森林公园。
一湾,指银沙湖岸渔人湾。
“沙边宿鹜春犹睡,谷口飞霞晚更妍”。
一衣带水的洪泽湖渔人湾厚重、质朴、真实、原美。
漫步在湖畔,湖风古韵碧水蓝;品味在驿站,妙景美食心生叹;舞动在洪韵,人美湖美景更美;启航在码头,扬帆冲浪显神威;湖鲜在渔港,渔家风情意难忘;爱意在银沙,浓情蜜意暖似家。
在这里,寓者忘归,游者忘倦。
一城,指湖滨胜景水釜城。
走近洪泽湖水釜城风景区,看着亭台楼阁,水榭石舫,小桥流水,幽幽深巷,可以感受到江南水乡般的灵秀和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