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 途平坦,但政绩平平。作品 在歌酒风月、闲情逸致吟咏 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 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 迟暮落寞的感伤。
品读诗词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 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què ),各有 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 押同一个平声韵。这首词写作者在暮
(4)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不得已。花落去: 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 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 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徘徊: 来回走。
品词明意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诗词赏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孤 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唱新词,旧——唱词喝酒的环境(旧亭 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怅 情思。
诗词赏识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倾吐 了满腔的沉郁,抒发不尽的幽思。
诗词赏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 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 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 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 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学习目标
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 清丽自然的特色。
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 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走近作 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宁临川人 (今江西杭州)。景德初年,报刚十四岁,就以 “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西溪任上常讲 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 故西溪又称“晏溪”。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 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此宗令词之专精者, 首推晏殊”的评价。他的名作《浣溪沙》: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 成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 春易逝,伤别怀旧之情。 千古奇偶
诗词赏识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独。
诗词赏识
思想感情: 作埏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
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同时 也不免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怎样体会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归来。” 中的“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 从“花落去”到“燕归来”,作者想要表达的 是怎样的感情?
“花落去”、“燕归来”是现实生活中的常 见现象,但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 的有机组合,普通的花和燕就不普通了,而 变为某种美好、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 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 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品词明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 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 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 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体会这首词中的“去年天气”“旧亭 台”“夕阳”“落花”“归燕”分别象 征什么? “去年天气”,“旧亭台”——生命之 中看似不变的事物、 “夕阳”——时光的一去不回 “落花”——生活中消逝的美好 “归燕”——似曾相识的新的美好
总结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 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 在思昔;
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
感。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识燕归来”更是传诵名句。
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新
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
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 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西 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 时候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