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成语-常考类型。

高中语文成语-常考类型。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一)望文生义不能望文生义的成语1、耿耿于怀: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2、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3、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4、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

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

5、差强人意:(1)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

(2)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7、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灾难。

8、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9、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诛:指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

形容罪大恶极。

13、振聋发聩:比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14、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使人们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17、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贫穷。

19、惨淡经营:(1)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

(2)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21、明日黄花: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22、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24、洛阳纸贵:形容好的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25、不情之请:不合理的请求。

常用作求助于人时的客套话。

26、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越来越糟糕。

27、穷兵黩武: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

形容极端好战。

28、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29、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

也形容人多手杂,非常忙乱的样子。

3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33、始作佣者: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形容法纪严明,严格执行。

7、细大不捐: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常被误解为什么东西都不肯捐献。

8、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11、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忍心读完。

常被误解为读物没有意思。

13、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不乏味,不急促。

常被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14、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多误用做流连忘返之意。

15、漠不关心: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多与“漠然置之”混淆。

16、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成份复杂。

多误用为真假难辨。

18、卓尔不群:卓尔,高高直立的样子。

不群,不同于一般。

形容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多误用为不合群。

20、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22、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

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不是指不及时感谢。

24、大而化之:化,改变,转变。

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

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不是把大的化成小的。

25、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27、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本末倒置,取舍不当。

使用时易把椟和珠的关系弄颠倒。

28、噤若寒蝉:比喻不敢说话。

强调人不出声的原因是因为害怕。

常误用来形容安静。

29、借箸代筹:表示代人策划。

常误用借用之意。

30、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31、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常误用护恶。

32、半青半黄: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为达到成熟阶段。

常误用来形容脸色。

33、讳莫如深:指隐瞒得非常严密,惟恐别人知道。

常误用深不可测。

3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发展迅速。

误用为有一定高度,当作居高临下使用。

35、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误用为不可靠不真实。

36、木人石心:比喻人受诱惑,不动心,不是形容人的愚笨的。

37、暴殄天物:指任意残害虐杀各种生物,后来也指不知爱惜物品,任意糟蹋浪费。

38、纵横捭阖:形容政治上、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争取。

误用为往来奔驰,没有阻挡。

39、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看得多了长期浸润其中无形中受到了影响。

误用为“耳闻目睹”。

40、饮鸩止渴:原指喝毒酒来解渴,比喻用有害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更严重的后果。

41、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现在否定肯定用法都可以视为正确了。

42、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地抒己见。

大多无用来形容聊天。

44、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

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45、意兴阑珊:阑珊:衰落。

将残、将尽的意思。

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

兴致将尽,玩乐快要结束。

常误用为兴致正浓。

52、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

误用为“依靠办成事情。

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53、狭路相逢: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

多误用来形容路窄。

55、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多被误用为“不动声色”。

56、惜墨如金:指写字、作画、作文不轻易下笔,力求精炼。

错用为不愿动笔墨。

57、梁上君子:原指窃贼。

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多误用为“君子”之一。

58、义无反顾: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绝不回头看。

多误用为毫不犹豫之意。

60、生死攸关:指生死存亡的关键。

表示事情晋级。

不是特指生和死。

61、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但布局、规模较小。

是指布局和规模,不是详细具体之意。

62、祸起萧墙:指祸乱发起在内部,含贬义。

不指城下或邻居。

63、别无长物: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误用为别无长处。

65、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

常误用为容易实现。

67、如履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常误用表示情况危急。

69、独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光。

70、一寒如此:形容穷困潦倒到了极点,并非指如此寒冷。

71、一定不易: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不是一定不容易的意思。

72、一日之雅:指短暂的交往。

“雅”:交往。

73、红男绿女:形容衣着华丽的男女。

74、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易误解为“正是好时候”。

75、火中取栗: 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

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77、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

多指人的死亡。

可以望文生义的成语无独有偶:独,单个。

偶,两个,成双。

不只这一个,还有另一个可以与之配对。

紧锣密鼓:多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

祸起萧墙: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多用来指被歪曲或被掩盖的事实真相搞清楚了。

瓜田李下:源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焚琴煮鹤: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

比喻作杀风景的事。

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

比喻忘本。

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天马行空:天马:神马。

马的奔腾如同腾空飞行。

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更仆难数:“更”在这里指“换”。

这个成语原来意思是说换了几班侍者,宾主要说的话还是说不完,后来形容要说的话还有很多。

前倨后恭:倨:傲慢;恭:恭敬。

以前傲慢,后来恭敬。

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殚精竭虑:殚,竭,竭尽,用尽。

用尽了全部的力量。

米珠薪桂:珠:珍珠。

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

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间不容发:间:空隙。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等事物。

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

不能用作贬义。

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

形容触犯众怒。

计日程功:计:计算;程:估量,考核;功:成效。

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

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作壁上观:壁,壁垒。

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危言危行:危,正,正直。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以邻为壑: 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

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

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

比喻天下太平。

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

现形容思想麻痹。

管窥蠡测: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

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敝帚自珍:敝:破的,坏的;珍:爱惜。

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

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视。

厉兵秣马:磨好兵器,喂饱马匹,形容做好战前准备,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

改换、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

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二)褒贬易误用的成语贬义词1、弹冠相庆: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2、粉墨登场: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3、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

指什么事都干。

4、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

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5、炙手可热:比喻气炎盛,权势大。

6、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

7、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

8、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相追逐、趋附。

10、评头品足:泛指对人对事等多方议论、挑剔。

11、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容、实质不变。

12、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者结合在一起。

13、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14、翻云覆雨:比喻玩弄手段,反复无常。

15、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

16、一团和气:指态度温和而不讲原则。

17、一唱一和:比喻相互呼应配合。

18、以邻为壑: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

19、颐指气使: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1、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多用于由坏变好。

6、蠢蠢欲动:蠢蠢,蠕动的样子。

原指爬虫缓缓蠕动。

后多比喻敌人开始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10、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文雅,多指才学。

为了装点门面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13、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在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14、抱残守缺:抱,守住不放,残,残存的。

缺,不完整的。

死守着残缺或旧有的不肯放弃。

也形容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15、飞黄腾达:比喻一些人的地位提升得很快,多用于贬义。

16、兔死狐悲:因同类死亡或失败而感到悲伤。

多用于贬义。

17、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19、肆无忌惮:肆,放肆。

忌惮,顾忌和惧怕。

指任意妄为,毫无畏忌。

20、有恃无恐:恃,仗恃,依靠。

恐,害怕。

因有所依恃而无所畏惧或顾忌。

21、信口雌黄:信口,随便开口。

雌黄,古时用作涂抹错字的颜料。

后称任意窜改为雌黄。

形容毫无根据地乱发议论,胡说八道。

22、螳臂当车:比喻自不量力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要失败。

含贬义。

23、望尘而拜: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

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24、陈陈相因:比喻因袭旧套,没有革新创造。

25、官样文章:原指适应官场需要、典雅堂皇的文章。

也指有固定套式的文章。

后用以指徒具形式、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