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驾驶员作业指导书

驾驶员作业指导书

驾驶员岗位HSE作业指导书驾驶员岗位HSE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驾驶员规范操作,对作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危害因素实施有效控制,以达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目的。

主要内容包括:本岗位所从事的主要作业及操作规程、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可能导致的事故,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行动和其它HSE应知应会知识等。

1主要作业内容出车前的准备、车辆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故障处理。

2本岗位的HSE基本要求2.1驾驶员执行任务时,必须随身携带驾驶证、行驶证、内部准驾证、从业资格证、路单和“一日三检本”等有效证件。

2.2驾驶员出车前必须穿戴整齐,不准赤背,不准穿拖鞋、高跟鞋以及有碍安全驾驶的服装。

2.3驾驶员应提前十分钟到车队办理车辆交接手续,做出车前的准备工作。

2.4出车前到队部领取路单,向队长了解所执行任务的报到时间、地点、路线、注意事项、安全提示,接受队长的工作指令,根据路单指定的任务,掌握所执行任务沿线的危害因素和危险点源,并严格遵循风险消减措施。

2.5每天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对车辆进行巡回检查,填写“一日三检本”。

2.6长途出车应办理四级长途讲话单。

2.7熟记并严格执行中油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和公司落实“禁令”的十项规定,以及公司的驾驶员安全行车“五大禁令”和驾驶员交通安全“五必须”内容。

2.8对于个人违章行为将按照《公司HSE行政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和《公司HSE奖惩管理办法》执行。

2.9认真学习本岗位“HSE 作业指导书”和“HSE 岗位检查表”内容,每周学习一次。

3作业过程描述3.1.1出车前的准备出车前对车辆进行检查,车辆驶出车场的过程。

3.2 车辆驾驶3.2.1 作业过程描述车辆路面行驶的全过程。

3.3行驶过程中故障处理3.3.1作业过程描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不可预见故障,需停车检修排除的过程。

4应急行动4.1本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烫伤、碰伤、烧伤、刺伤、骨折、眼部伤害)、车辆起火等。

4.2 应急行动4.2.1 发生交通事故应急行动程序a)应急程序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发生事故人员报车队应急小组,由车队应急小组成员报公司应急小组,组长委派小组成员协助车队应急小组进行现场急救。

事故分析由车队应急小组和公司应急小组配合进行。

b)应急救援程序(1).现场人员立即拦截车辆,将受伤人员尽快送往附近医院。

(2).现场人员保护好现场的同时,应立即拨打当地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并向应急救援小组办公室报告。

(3).应急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及时联系附近医院或油田医院,并通知救援小组领导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救护。

(4).按交通管理规定和公司交通管理办法与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理。

4.2.2发生火灾的应急行动程序火灾险肇:1、烧焦的味道;2、“起火”的呼叫;3、烟气的警告。

a)车辆发生初期火灾时,驾驶员应下车大呼“着火了”,同时拿取车辆伤灭火器进行扑救,并指挥作业现场的其他人员中的一人立即向车队报告火情,切断易燃物输送源或迅速隔离易燃物。

b)车队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应急小组人员赶赴现场组织初期火灾的扑救工作,同时向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c)应急小组人员到达现场后,现场扑救人员应听从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进行扑救。

d)如果火势无法得到控制,并拨打了火警电话:119,在专业消防队伍到达后,听从现场消防队队长的统一指挥。

e)火灾涉及到附近居民时,本岗位人员应听从现场应急领导的指挥,积极组织责居民的疏散、搬迁。

f)应急解除后,岗位人员有义务配合上级应急办公室完成事故调查工作。

4.2.3轮胎爆裂应急处置a)如遇爆胎,特别是前轮爆裂时,双手紧握方向盘,尽力向车辆运动的反方向控制,严禁紧急制动,应利用驻车制动器(断气刹车)、手刹或轻踩制动,平稳停车,b)停车后首先在距车后150米处设置停车牌警示。

4.2.4刹车失灵应急处置a)在低速行驶的情况下,拉动驻车制动器(断气刹车)同时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

b)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迅速换至低档位,同时寻找安全的行驶路线,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必要时利用路边的障碍物擦挂车体使车辆减速,并迅速告知车内乘客向车厢内部挤靠。

5 HSE应知应会知识5.1基本常识5.1.1“十二字作业法”: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密封。

5.1.2“一日三检”指对车辆每天进行的“出车前”、“行驶中”、“回场后”的检查。

5.1.3“三停四查”:“三停”即通过险路桥前停车观察路况、通过城市前停车整理车容车况、遇有行车安全障碍的停车排除事故隐患。

“四查”即途中停车检查车辆轮胎气压是否正常,检查车辆转向、制动等部位是否灵敏安全可靠,检查车辆指示信号是否有效,检查有无超员现象。

5.2自救互救知识主要包括:止血、包扎、外创伤、骨折、头部受伤(脑外伤)、手指或手脚切断、胸外伤、烧(烫)伤等。

5.2.1止血a)直接压迫止血将伤口冲洗干净后,在伤口处包上干净的布(或干净的手绢),紧紧压住;止血点压迫法:上臂动脉:用4个手指掐住上臂的肌肉并压向臂骨。

大腿动脉:用手掌根部压住大腿中央稍微上点的内侧。

桡骨动脉:用3个手指压住靠近大拇指根部的地方。

b)将伤口抬至高于心脏的位置;c)对于四肢大出血时.就必须采用止血带止血法:橡皮带止血:用弹性好的橡皮管或橡皮带,上肢伤可扎在上臂上部1/3处,下肢扎于大腿的中部。

布料止血带止血:在没有橡皮止血带的紧急情况下,用三角巾、腰带、布条等环绕肢体打一活结,在结下放一短棒。

旋转短棒使带绞紧。

等出血停止后,拉紧活结固定木棒。

▲注意:止血带与皮肤间应加一层垫布,扎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止住血为宜,环形包扎法 “8”安形绷带包扎法 螺旋形包扎法头顶帽式包扎 面具式包扎 胸背部包扎 臂部包扎止血带的部位要尽可能靠近伤口,止血带每隔40—50分钟放松2—3分钟,严重挤压伤的肢体或伤口远端肢体严重缺血时,禁止使用止血带。

d)标明绑止血带的时间。

e)大量吐血时,让患者侧向躺好,解开衣扣和皮带,不要让身体有任何束缚,然后用凉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者腹部,保持静卧直到救护车到来。

5.2.2 包扎伤口是细菌入侵人体的门户,所以受伤后如果没有条件进行清创手术,就必须现场包扎。

a) 三角巾包扎法:头顶帽式包扎;面具式包扎;胸背部包扎; 腹部包扎;臀部包扎;上肢包扎;膝肘部包扎。

b) 绷带包扎法:环形包扎法:将绷带做环形的重叠状在腹部、脖颈等处包扎。

螺旋形包扎法:绷带绕受伤部位螺旋包扎。

“8”字形绷带包扎法:适于手和关节处伤口的包扎。

5.2.3 外创伤对于外创伤,应先止血,再根据伤口情况采取措施。

a) 如果有出血情况,应进行压迫止血。

b) 疼痛或肿胀比较严重时,应进行冷敷。

c) 伤口不大干净,应用清水清洗掉伤口上的泥土等脏物或用双氧水进行消毒。

▲注意:绝对不能撕开伤口或触及伤口内部,这样有可能造成大量出血或细菌感染。

d)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伤口。

在伤口上敷上干净的纱布,然后用橡皮膏或绷带包扎好,绑绷带时,不要弄歪纱布。

▲注意:伤口的疼痛逐渐加深.或伤口越发严重时,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5.2.4骨折急救步骤:a) 判断是否骨折:先止血和包扎伤口,判断是否骨折,一般骨折的部位会出现不自然的变形或骨头突出,手脚不能动弹。

b) 确认骨折后,必须限制患处活动,用相当于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长短的夹板(或者硬纸夹、杂志等物)固定受伤部位,防止错位:对于开放型骨折固定前,局部要先做无菌处理,再用夹板固定,不要将已暴露在外的骨头还纳进去:经处理后,将伤员平稳、轻巧地送往医院,腰背部脊椎骨折和骨盆处骨折要用硬板担架搬运。

▲注意:固定关节部位时,夹板不能窄。

c) 受伤部位固定后,应尽早送往医院。

5.2.5头部受伤(脑外伤)急救步骤:a) 尽可能不让患者移动。

b) 避免给患者使用酒精、镇静剂以及水等物。

c) 如果意识逐渐消失,或者短暂清醒后很快再度恶化,同时伴有剧烈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必须马上叫救护车,同时清理患者口中的呕吐物,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

▲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同时,要将患者下颌充分抬高,头部不要过于后仰,因为颈部的骨骼和神经也可能遭到损伤。

d) 稍微垫高头部(15—30度左右为宜),保持静卧。

▲注意:四肢麻痹时,有可能是颈髓损伤造成,所以必须保持水平静卧,颈部不要前倾。

e) 如果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手绢盖住整个伤口,用力按压止血,也可以用三角巾或绷带进行压迫止血。

f) 如果没有出血,但是出现了肿包,可用冰袋、凉毛巾等进行冷敷。

▲注意:不能过度降温。

g) 等待医护人员到来之前必须给患者保暖,对头部进行冷敷。

5.2.6胸外伤急救步骤:a) 松开衣物,让患者保持最容易呼吸的姿势。

▲注意:有刀子或木棒等锐利器械刺入胸部时,绝对不能拔出,以免造成大出血,使伤情进一步恶化,可以用毛巾固定住刺入物。

b) 呼吸困难或者呼吸时胸部疼痛的话,应用毛巾按住伤处,让患者平静地呼吸,殴打致伤或撞伤,用冰袋或凉毛巾冷敷伤处,如果伤口出血,必须进行压迫止血。

c) 由于胸部外伤容易引起呼吸困难和出血性休克,即使看起来伤势不重,也要注意观察呼吸和脉搏的状态,必要时进行紧急救助,如果呼吸、脉搏不正常,必须尽快叫救护车。

d) 如果有伤口,在伤口上垫上干净的纱布,然后贴上橡皮膏。

5.2.7手指或手脚切断急救步骤:a) 用纱布或干净的手绢直接按在伤口上,进行压迫止血,并迅速呼叫救护车。

b) 断指或手脚要用纱布包好放在塑料袋里。

将塑料袋放在另一个装有冰块的塑料袋中。

c) 然后将装有断指或手脚的塑料袋随患者一并送往医院,进行修复手术。

▲注意:一定不要用清水清洗断指或手脚:冰块不能直接接触断指或手脚。

5.2.8 烧(烫)伤关键是尽快用冷水冲洗,通过烧伤的深度和面积判断烧伤程度,如果是重度烧伤则应尽快到医院诊治。

a) 防止患者休克。

b) 去掉不在受伤部位的任何紧身衣物或首饰。

c) 尽快用冷水冲洗。

不要急于脱衣服,以最快的速度用大量冷水冲洗患部。

直到患部不再感到疼痛和灼热.通常要冲10~15分钟左右,大面积烧伤时,尽快进行冷敷,同时呼叫救护车。

▲注意:面部烧伤有引起呼吸道烧伤的危险:必须迅速送往综合性医院。

不能硬把烧伤部位的衣物脱下来,强行脱衣有可能伤害到皮肤组织。

d) 冷水冲洗后,用干净的纱布或软布轻轻包好,并用衣物夹等物固定,然后去医院接受治疗。

e) 将被烧伤的腿抬高,以保持血液平稳流动。

f) 尽量不要挤破水疱.以免引发感染或延长伤口愈合时间,如果水疱已经破了,什么也不要涂立即去医院。

g) 不要采用民间疗法.必须接受正规治疗。

5.2.9急救电话拨打方法拨打急救电话时,要注意以下问题:a)在电话中应向医生讲清伤员的确切地点,联系方法(如电话号码)、行驶路线。

b)简要说明伤员的受伤情况、症状等,并询问清楚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