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次结构冬季施工方案_(1) (1)

二次结构冬季施工方案_(1) (1)

一、总则 (1)二、编制原则 (2)三、编制依据 (2)四、工程概况 (2)五、冬季施工特点 (3)六、施工准备 (3)1、成立冬施领导小组 (3)2、组织措施 (3)3、现场准备 (4)七、冬季施工测温 (4)1、冬期施工测温的有关规定 (4)2、冬期施工测温的准备工作 (5)3、测温管理的要求 (5)八、冬季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6)1、钢筋工程 (6)2、模板工程 (6)3、混凝土工程 (7)4、砌体工程 (9)九、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13)1、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13)2、安全保证措施 (13)3、消防保证措施 (14)4、临时用电措施 (15)5、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5)6、环境保护及绿色施工措施 (16)十、冬季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6)一、总则冬季来临,施工时由于其寒冷的气候条件将会直接影响在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

冬季施工的起止日期为:当冬天到来时,如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下,则此5d的第一天为进入冬季施工的初日,当气温转暖时,最后一个5d•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则此5d的最后一天为冬季施工的终日(日平均气温是1d内2、8、14和20时等4次室外气温观测结果的平均值,这是在地面以上1.5m处,并远离热源的地方测得的)。

为保证冬期施工的顺利进行,自冬期施工开始前夕起,我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施工现场冬期施工领导小组,作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编制冬期施工方案。

二、编制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为最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确实能缩短工期。

三、编制依据1、建筑、结构施工图纸;2、《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12G614-1);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03-201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1)7、《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17-2014)四、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安定北街。

总建筑面积12660.19平方米。

(其中实验楼地上面积5607.41m2,实验楼地下车库面积2350.89m2,生产车间2961.10m2)。

本工程实验楼主体为框架结构。

生产车间为钢结构。

实验楼的混凝土:垫层C15,剪力墙、柱混凝土为C35。

顶板梁为C30筏板、剪力墙迎水面抗渗等级为P6。

车库混凝土:垫层C10,基础、柱C30。

现场混凝土均为商品混凝土,浇筑为混凝土泵车垂直运输。

水平运输为混凝土罐车。

建筑高度实验楼高18m;(车库为地下一层结构;地上为四层框架结构,车库地下高度为-4.5m。

1#2#生产车间高12.7m。

本工程的抗震:设计为8度。

工程质量要求:合格。

本工程钢筋为一级钢筋;HPB300、三级钢HRB400。

本工程砌筑墙厚为:200mm。

砌筑工程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8kn/m3),Mb5.0预拌粘结砂浆砌筑。

构造柱、过梁为C25混凝土。

五、冬季施工特点1、冬季施工由于施工条件及环境不利,•是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尤以混凝土工程居多。

2、质量事故出现的隐蔽性、滞后性。

即工程是冬天施工的,大多数在春季才开始暴露出来,因而给事故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轻者进行修补,重者重来,不仅给工程带来损失,•而且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3、冬季施工的计划性和准备工作时间性强。

这是由于准备工作的时间短,技术要求复杂。

往往有一些质量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跟不上,仓促施工造成的。

六、施工准备1、成立冬施领导小组组长:孙燕峰副组长:陈江积组员:杭永刚、丁小波、冒云龙、周锦飞、施建华、刘小英、测温人员:冒云龙、柯志勇2、组织措施(1) 进行冬季施工的工程项目,在入冬前应组织专人编制冬季施工方案,方案确定后,•要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向队组进行交底。

(2) 进入冬季施工前,对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保温人员、•管理人员应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

(3) 及时接收天气预报,•防止寒流突然袭击。

(4) 安排专人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暖棚内气温,•砂浆、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3、现场准备(1) 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和保温材料进场。

冬期施工所用的保温材料要求其保温性能好、价格便宜、就地取材,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选用隔气性能好的塑料薄膜、保温性能好的毛毡。

风挡、暖棚保温选用彩条布、隔板。

(2) 加热设备选取电暖,设备要检查其安全可靠性。

(3) 工地的临时供水管道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七、冬季施工测温1、冬期施工测温的有关规定1)、冬期施工的测温范围冬期施工的测温范围:大气温度,混凝土或砂浆棚室内温度,混凝土或砂浆出罐温度、入模或上墙温度,混凝土入模后初始温度和养护温度等。

(其中混凝土方面,应要求搅拌站积极配合测温检查)2)、测温人员的职责(1) 严格按测温点布置进行测温工作。

(2) 测室外气温及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此外还需测最高、最低气温。

(3) 测混凝土出罐、入模温度,每工作班不少于4次。

(4) 测混凝土养护温度,从混凝土入模开始到砼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对应的成熟度之前,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达到要求成熟度之后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

(5) 测温时,测温表留置在测温孔内不少于3分钟。

(6) 测温人员交接工作时,必须与测温记录同时交接。

(7) 测温人员测温记录要如实填写,不许作假。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并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混凝土受冻。

(8) 测温人员每天必须将测温值班记录交技术部门审阅。

(9) 测温人员除应注意有关测温安全外,测温后,必须将测温孔用保温材料覆盖好;夜间测温上岗不得少于2人。

2、冬期施工测温的准备工作1)、人员准备设专人负责测温工作,并于开始测温前组织培训和交底。

2)、准备好必须的工具测温计:测量大气温度和环境温度,采用自动温度计录仪,测原材料温度采用玻璃液体温度计。

各种温度计在使用前均应进行校验。

3)、测温孔的设置(1) 测温孔布置及深度要绘制平面和立面图,各孔按顺序编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实行。

(2) 测温孔的布置一般选在温度变化较大、容易散失热量、构件易遭冻结的部位设置。

3、测温管理的要求1)、每层或每施工段停止测温时,由技术员审阅测温记录,签字后交技术负责人审阅签字。

2)、对特殊情况需要延长保温时间采取加温措施者,要及时报告项目技术负责人。

3)、测温工作由技术负责人统一管理,试验员负责本工程的测温、保温、掺外加剂等工作,将每天测温记录及时上报技术负责人。

4)、质量检查人员,每天要检查冬施的测温、保温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知工长和项目经理。

5)、测温员在每层或每段停止测温时要向技术负责人交一次测温记录,平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工长和技术员汇报,以便采取措施。

6)、测温人员每24小时都有人上岗,实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

测温人员要分楼号分项填写测温记录并妥善保管。

7)、测温人员要经常与加温人员、保温人员取得联系,如发现加温、保温措施不当使温度急剧变化或降温过速等情况,应立即汇报现场经理进行处理。

八、冬季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钢筋工程1)、在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时要加强检验,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防止撞击和刻痕。

钢筋工程主要注意在冬施期间对成品、半成品用毛毡覆盖保温。

2)、钢筋加工应在棚内进行,加工完的钢筋放置要避开雪水,下部应用垫块或方木垫起200MM以上,表面用塑料布覆盖,防止受潮或粘污。

3)、冬期钢筋施工阶段,雪后要及时清理施工完毕钢筋表面积雪,防止钢筋锈蚀。

施工前要搭设人行马道,不得在钢筋架上行走,防止钢筋变形,人员摔伤。

遇下雪天气绑扎钢筋,绑扎好地部分加盖塑料布,减少积雪清理难度。

4)、钢筋绑扎前,先清除钢筋表面的污染物、雪、霜等。

绑扎必须结实。

根据设计要求,钢筋的间距、尺寸应正确无误。

在浇捣混凝土前做好清理工作。

5)、在冬季施工期间,本工程的钢筋工程主要涉及构造柱和腰梁,故钢筋连接将以搭接为主。

2、模板工程1)、模板验收完毕,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认真清扫钢筋、模板上的雪渣及冻结物。

2)、严禁用水冲刷成型模板,积水应及时用棉布擦干,防止结冰。

3)、模板拆除及保温解除应严格执行规范和审批制度,各作业队应在技术交底中给予明确。

竖向模板拆除由各作业队技术部门签认。

3、混凝土工程本工程的混凝土均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冬施混凝土一般采用加防冻剂的方法,防冻剂的种类和掺量由预拌混凝土公司试验室做试配后确定,防冻剂中不得含有尿素、氯盐成份。

1)、混凝土主要材料要求(1) 为保证混凝土的全面质量,冬期混凝土施工的重点是防止混凝土硬化初期遭受冻害,并尽早获得强度;(2) 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也不应低于P O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55;(3) 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混凝土受冻的临界强度不得小于4.0N/mm2;(4)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并满足地泵输送的要求,混凝土的塌落度要有严格规定构造柱和腰梁坍落度为140~160mm。

搅拌站按照要求塌落度进行搅拌,混凝土运输到工地之后要对塌落度进行检验,发现塌落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拌和物离析、泌水,立即予以退回。

2)、混凝土浇筑(1) 冬施混凝土浇筑安排每次浇筑的开始时间宜在当日上午9:00开始,尽可能避开夜间作业。

(2) 冬施混凝土浇筑应尽可能避开雨雪严寒天气施工。

(3) 浇筑混凝土前及时将模板、钢筋上的冰、雪清理干净。

(4) 浇筑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提高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5) 现场混凝土随浇随盖,尤其是平板混凝土在二次抹光前,不能露天放置,必须临时性的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待二次抹光后,及时加盖一层毛毡。

(6) 混凝土浇筑时要测量其入模温度,保证其温度不得小于+100C,浇筑成型后的混凝土温度不得小于+50C,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覆盖保温养护。

3)、混凝土测温孔布置(1) 测温孔的留置:水平结构每个流水段可设6—10个测温孔,竖向结构每个流水段可设8—12个测温孔,测温孔可用PVC软管预留。

(2) 测温孔应在易于散热的部位设置。

(3) 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测温孔,应垂直插入留置。

梁侧孔每3~6m长设置一个,且每跨至少设1个,孔深1/3~1/2梁高。

楼板每15~30m2设置1 个,每间至少设置1 个,孔深1/2板厚。

(4) 楼梯间休息平台及踏步板,每层设测孔不少于2个。

(5) 现浇阳台、空调板、女儿墙、屋面结构等每层设测孔2个。

4)、混凝土养护(1) 水平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先覆盖一层塑料布,再覆盖双层毛毡,墙体插筋处用保温材料塞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