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PPT课件
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PPT课件
皇 帝
大臣
助
受
行
揭
骗子
小 孩
传
百姓
骗
虽然骗子是最可恨的,但是在 这里骗子其实就是一面“镜子”、 一把“解剖刀”的角色。通过他们 照出了皇帝及大小官吏们的丑恶灵 魂,揭示了人性的虚伪。解剖了一 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病态社会 。 通过这则童话故事告诉我们:
一、填空。 丹麦 安徒生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 ________ , ________ 人。他 160余 《海的女儿》 《丑小鸭》 一生创作 ________多篇杰出的童话作品,包括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世界著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成为 ________的儿童文学家。 qīn qún jī tuǒ cì 二、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陛 chéng chǔn 勋 滑稽( ) 钦差( ) 妥当( )裙 款 ) 赏赐(御聘 子( ) 呈报( ) bì ( )下 愚蠢( )xūn蜡 ( ) 章 副 )待 yù pì kuǎn( n( )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字,并改在后面的括号内。 彩 纹 番 1.头一天夜晚,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腊烛。 ( ) 既显耀 2.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
安
徒
生
•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安徒生及童话 这种文学体裁。 • 2、以“新装”为线索,理清故事情节。 •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蠢、虚伪。 • 4、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 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写作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 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 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 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 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 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 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 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 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 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 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 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 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 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 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 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 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因为小孩子天真无邪,没有顾 虑,无私无畏,所以敢于说真话。 小孩的真话,像一把匕首,戳 穿了骗子、老大臣、官吏和皇帝自 欺欺人的鬼把戏,这真话,就是真 理,就是力量。
1、你觉得谁最是可笑的?谁是最可 恨的?谁是最卑鄙的?谁又是最可 爱的?(找出证据来) 2、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骗 子行骗为什么一路绿灯? 3、 你怎样理解故事的内涵? 4、 故事有什么教育意义与现实意义 ?
无情地鞭挞(tà)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 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 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
,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故事中由一个小孩戳穿了 骗局,揭示了事情的真相,意 在教育我们要保持烂漫的童心 ,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2、找出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代表性的人物?
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
游行大典完毕,皇 帝回宫后,事情将会怎 么样呢?
那个裸体皇帝在光天化日之下游行,自从 被孩子点破之后,一路上受尽嘲笑。皇帝恼 羞成怒,当场宣布了“谁说坏话,立刻逮来, 杀”的法律,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自 此,皇帝不论上朝还是回宫,不再穿别的衣 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 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另一次, 一个大臣辞职后,自言自语:“再不用看不 穿衣服的皇帝了。”都因为触犯了皇帝的禁 忌,被送到行刑官那里去了。从皇帝祭天、 大阅兵到巡行京城,被杀的群众竟有一千多 人!
指 出 图 片 的 出共 同 之 处 ?
关于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 过丰富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艺术手 法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 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 离奇曲折 ,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 的方法, 凡举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 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 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最可笑者 皇帝:昏庸无能、爱 慕虚荣、愚蠢、虚伪 最可恨者 骗子:狡猾伪善 最卑鄙者 大臣:虚伪愚昧、阿 (ē)谀(yú)奉承、自私 最可爱者 孩子:纯洁天真、无 私无畏、直言不讳
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 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 皇帝:怕别人说自己愚 蠢,也怕丢了王位。 老百姓:怕别人说自己 愚蠢,也怕说真话有危 险,但心里却明白。
1、文章为什么要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察看织布的情景,可否 只写其中一次? 不可以。那样不足以揭露整个宫廷的腐败。
2、文中提到老大臣、官员以及皇帝的随员时,用了以下褒义词, “诚实”“有理智”“称职”“善良”“高贵”,特别是多次 提到“诚实”,用意是什么?真的是在赞扬吗?
讽
刺
Page three
皇帝的游行大典上,小孩为什么 敢于说真话?
看图片复述课文
理清课文结构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线索) 结局 皇帝酷爱新装 骗子“做”新装 君臣看新装 游行穿新装 揭穿假新装
(1) (2-4)
(5-22)
(23-)
小组讨论 1.新装的特点是什么? 2、皇帝有何嗜好? 3、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4、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 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 又是如何汇报的? 5、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6、在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 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7、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8、最后的结果如何?
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 全名是:汉斯 〃 克利斯 〃 安徒 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 名的童话作家。生于贫苦鞋匠家 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 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 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 小鸭》、《海的女儿》、《卖火 柴的小女孩》、《夜莺》、《皇 帝的新装》等。他的160余篇童 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 种文字,从丹麦传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