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愿写、乐写——三年级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与巩固
北乡小学教师叶剑
写作——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本领。
小学生写作文是写作的基础,现在学生写作文感觉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生活素材比较贫乏,总觉得没有可写的。
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探讨,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放开学生的手脚
对待小学生的作文,教师不要总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总觉得不成形。
其实小学生的作文并不是将要出版的文章,非得写出高水平,弄的学生手足无措,只好写“送老奶奶过马路,拣钱包”等。
我认为,只要是他们认为可以写就让他们写。
那怕是一件最微不足道的小事。
比方说小鸟,铅笔,一件小事等,随他们自由的写,不要限框框。
例如,我教三年级时有个学生在《弟弟爱小鸟》一文中写“小鸟死了,它死了足足一天了,可弟弟仍舍不得扔它,弟弟在一个小纸盒里铺上纸,把小鸟放在里面,然后装在玩具箱里。
”这段话写得真实,反映了儿童的心理特点。
也写出了弟弟爱鸟的心情。
这篇文章写的事是学生亲眼所见,写起来就有内容、具体、感人,不受约束,真实展现儿童生活特点。
二、要引导学生选材,启发写作思路
教师必需注意观察学生,熟悉他们每个人的思想,生活性趣和生活环境。
经常有目的开展小练笔。
有一次期中考试公布成绩后,因大多数学生成绩差,他们心情很不好,我就布置了一个作文题《成绩公布以后》,要求重点写听到成绩后的心情和想法,并立即就写。
就这样他们写道:“想着自己的成绩,心里象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怎么向爸妈交待呢?”“我第一次感到心情这样沉重,象压上一块大石头。
”
我心里象揣了一个小兔子,忐忑不安,是挨骂还是挨打呢?看来不下功夫是不行了。
”这次成绩不好,同学们都加倍努力,结果期末成绩大有提高。
公布成绩后我又出了一个题目《我取得了好成绩》。
要求写出取得好成绩的原因、心情、今后注意什么?应该怎样学习。
最后我让他们把两篇文章对比,总结半年的学习体会,题目是《我应该这样学习》。
文章写的很好。
还有一次,我新接了一个双差班,开学第一周我在小练笔中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我是四年三班班主任》学生广开言路,指出了班级以前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我就这样经常围绕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出一些小题目进行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同时学习表达生活
在训练学生观察能力的时候,我开展一次“画像”活动。
画的范围是全班同学,方法是用语言画,就是一个同学用四、五句话,说出另一个同学的特点(不许点名),让大家猜,猜得快的为好。
课后同学们都互相观察找特点。
到猜“画像”时,有个同学说“个子不高,长的不俊,不声不语,心里最美。
”他的话刚说完,同学们一齐说“兰永红”。
通过这次画像写作练习,学生的写作兴趣更浓了。
有一次在描写花的时候,同学们把君子兰、对红、水仙写混了。
我就叫同学从家里搬来这几种花,仔细观察对比,一边看花,一边修改自己的作文,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学们经过认真观察,最后看着自己修改好的作文笑了。
四、师生共同讨论修改,人人做老师
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教师要把全班的作文看一遍,按要求分类,根据本次重点训练项目,找出一篇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抄在黑板上,等学生读后,师生一起分析本次重点训练项目在这篇作文中的体现。
找出好的地方,要求大家学习,在找较差的和不足,要求大家注意后开始修改。
篇章修改后在改句子、
词语、字、标点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最后总结。
经过几次的训练,学生就比较清楚怎样根据要求写文章,修改文章。
下一步,就组织学生根据要求,同桌互相修改,然后交给老师,老师在看谁修改的最好,最认真,对同学对自己最负责任,给于表扬。
这样反复多次后,学生学会了自己修改文章,开始给自己修改作文,修改后再交给老师,就是成文,老师加以平定得分。
我班每周进行两次训练,这样循序渐近的训练,学生逐渐从修改中学写作,从写作中学修改,很快提高写作能力,作文成绩提高幅度较大。
更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总之,我以小学生的角度去对待小学生作文,就是要培养他们热爱作文,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热爱,学生就愿意去写,主动去写,因此,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这一点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