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后感的演讲稿关于读后感的演讲稿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我们从小就听过的教育名言,但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是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高震东在大陆演讲中的一句话,看到这句话后,它像一句“魔咒”一样,一直漂浮在我的脑海中,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听了高震东的演讲后,我感觉像是进行了一场灵魂的洗礼,让我大彻大悟,真正了解了自己的该有责任和担当。
高震东的演讲围绕了“责任”和“爱国”两大主题来阐述的,我从没想过“责任”和“爱国”之间有什么联系,更没有想过它们和我的生活乃至人生有什么关系,我给我该有的责任定义为:用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自己的工作,爱护自己的家人,不去伤害别人,保护好自己不被别人伤害而我“爱国”主义,仅仅是在上升到政治问题时才能激发出我的爱国情怀。
但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爱国和我平时的生活能扯上什么关系。
而高校长的演讲让我恍然大悟,真正的责任和爱国是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是由许多很小很小的事汇集起来的,而不是你做了多么轰动的大事所体现的。
高校长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学校更应该训练学生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
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
你想,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你只指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这是他们的事。
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
”──这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有人会说:”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事。
”这是错误的。
一般人最坏的毛病是这样: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没水,又去开第二个,第二个也没有,又去开第三个──这样的学生,在我学校是要被开除的!连举一反三都不懂,第一个没水,第二个会有吗?你就没想到水会来吗?人无远虑怎么能行?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人,都要想到后果,后果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
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干部,不是一个有用的人。
水管不关,来了水后让它哗哗哗满池子去流,仍不去关注:”反正是国家的水,不是我的自己的!”──浪费国家的,就是”汉奸”!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水?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资源?我每天洗脸都为国家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你算算,你们学校六千多学生,每个每天节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省水就是省电,就是节省国家资源。
爱国可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国。
积极爱国是为国家创造财富,消极爱国是为国家节省财富。
国家用那么多百姓的民脂民膏来供你读书,你还浪费国家的财富,你良心何在?你上大学都如此,怎么能期望于中学生、小学生呢?怎么能期望于一般老百姓呢?你高级知识分子都不爱国,怎么能让老百姓去爱国呢?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们国家才有希望──这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积极负责的道德观念,这就是道德教育。
”是啊,我们身为教师,总是在教育孩子我们应该怎样怎样做,可我们自己有没有做到?自己在做事的时候总是给自己找借口,自我安慰。
我们平时在“开水龙头”的问题上没有犯同样的错误吗?有些人总是在给自己自我安慰,心想:浪费东西的人那么多,就不差我这一点了。
导致我们总是对别人苛刻,对自己放纵。
这使我联想到: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应该教育孩子什么?高老师说的话深深启迪了我:身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好人,对社会有用的人,然后再做一名好教师。
综合高校长的演讲,让我体会最深的还是如何对待学生和要求自己。
对于学生,高校长是这样说的: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越在黑暗当中,越做光明的事。
对于老师,高校长又是这样说的: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是啊,当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做到高校长的说的教育我们的学生,用爱对待每朵五彩缤纷的花朵时,教育才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所谓的“人文”教育。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承担起自己该有的责任,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做一名在孩子的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也对孩子进行一次彻底的精神洗礼吧!关于读后感的演讲稿2今天我读了《高贵的施舍》这篇课文,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禁想:施舍到底施舍给谁?为什么说是高贵的施舍?到底施舍了什么?于是我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天一个右手臂断了的人向“我”母亲乞讨,母亲就让他把一块砖搬到后屋去。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叫我搬砖!”于是母亲就给他示范了一下,说:“我能干,你为什么就不能干呢?”乞丐听了,只好无奈地搬了起来。
搬完以后,母亲拿毛巾给他擦了擦脸,然后给了他二十元钱,并对他说:“这是你用汗水换来的!”几年以后,一个很体面的公司老板来到我们家,美中不足的就是他没有右手。
他就是那个乞丐!他让我们搬到城里去住。
母亲却不肯,说:“因为我们都有两只手!”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
是啊!我们都有两只手,应该开辟一片新天地,而故事中的人只有一只手,而且还可以当一个公司的董事长!按这个理说,我们正常人如果向他这样努力不是就可以当上总统了吗?所以说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不是上天给你的好运气,上帝给予每一个人的东西都是平等的,关键在于你是勤劳还是懒惰、在于你会不会恰当地运用这两只手,而不是在那儿干等着好运气,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你别以为钱是天上掉下来的,那是用自己的血汗挣来的呀!读了这篇文章,我再也不乱花钱了,也不会把心思全放在玩上,而是奋发学习,每天平均六、七点就做完作业,没事就上网投稿,得到的稿费存起来,等我需要买学习用品时再拿出来。
妈妈爸爸说我懂事多了。
我想,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但是只要你努力付出,辛勤劳动就能有所收获!关于读后感的演讲稿3在琳琅满目的图书中,我一眼看到了这本----《我的教学勇气》,便再也舍不得放下.《我的教学勇气》是由美山姆.英特拉托编著,方彤、陈峥、郭靖翻译。
此书讲述的是美国教师的教学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深切感人。
美国教师为学生成长付出的努力令人敬佩,他们总是千方百计点燃自己的教育激情,积极与同事合作,探讨和研究,创造更好的教育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最美好的品质。
读着这些故事,不时在故事中看到我自己的影子,他们仿佛置身于我的内心,诉说着我的困惑,发泄着我的情绪,表达着我的想法。
处于新手教师水平的我,教学技术的不成熟、教学经验的不足,常常让我觉得身心俱疲,教学就像是一座又一座高耸的山峰,而内心的惧怕、不安让我迷失在这座美丽而又充满荆棘的高山中。
《我的教学勇气》像一泓清泉、一阵微风、一缕阳光,洗涤着我的心灵,平复着我的焦躁,照亮了我的人生!《我的教学勇气》自始自终沿袭一个这样的主要观点:“真正好的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然而繁重的教学任务、琐碎的教学工作、家长的不支持不理解、社会的“唯分数论”无不在时时刻刻摧残教师的心灵,消磨教师教学的勇气!《我的教学勇气》借助教师的现身说法,使我们了解他们是如何找回和维系自己的心灵,从而能在教学时兢兢业业地为学生服务,养成怡然自得的心情,排除面对的一切困难,尽己所能,与同事携手并肩实现共同目标——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光明,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生机。
想想自己,当初怀揣一颗“热爱教育的心”走上了教师的岗位,如今,两年不到,那份热情竟慢慢消散,教学的勇气也逐渐流失。
教师这份职业让我们‘品尝人生百味’。
“我们感到待遇不公”“我们感到信念被毁”“我们感到负担过重”“我们感到孤立无助”、“我们感到底气不足”。
这或许是大多数老师都存在的想法,这样的情感让我们心灵孤独,无法享受我们的工作。
而在《我的教学勇气》中,我找到了答案——“不要害怕”,可以有恐惧,但“不必置身心于恐惧之中。
可以在好奇、希望、同感或诚实这些与我心的恐惧一样真实的感受中教学。
”当你非常热爱你的工作时,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是深入地了解教学。
面对教学中的困惑,我们须知难而进而非逃避,对其更好地理解和更得体地协调,这不仅仅是为了守住自己的灵魂,更是为了爱护学生的心灵。
帕尔默说,他教学生涯的三十年后,随着岁月的磨练,表面上圆滑老练了,却仍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一样摸索着。
是的,教育是需要一辈子的用心体会,用心钻研才能有所收获,任何急功近利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这是一次心心相印的相逢,正是与它的相遇,重新点燃了我从教的激情,重新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创造需求。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从失望乃至绝望之中抬起头来,无论爱的过程是愉悦或是痛苦,我都要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因为孩子值得我们付出。
特雷莎修女说过:“我们做的从来不是大事,只是用大爱做小事。
”我想:我既然再次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就让我从小事做起,我也要重新找回我的教学勇气,重新点燃我的教学激情,为孩子明天的幸福生活奠基。
关于读后感的演讲稿4今天我读了一个让我终生受益的故事,这个故事叫作《高贵的施舍》。
这个故事主要讲:一个乞丐来“我”家乞讨,他是个残疾人,只有一只手,母亲没有直接给他钱,而是让他凭自己的力量把前屋的砖头搬到后屋,然后给了乞丐二十元,乞丐很感激地忙说“谢谢!”,母亲却笑了笑说:“你不必谢我,这是你靠自己的力量挣来的钱!”几年后,当年那个乞丐因为勤奋努力已变成了董事长,为了报达当年母亲唤醒他的自尊,让他自强自力,就让母亲到城里住,母亲说:“我是有两只手,你让有一只手的人去住吧!”我刚开始实在弄不懂,既然砖头放在哪个地方都可以,母亲为什么要让乞丐把砖头搬到后屋?直接给钱不就好了?还让残疾的乞丐很是辛苦,后来我终于懂得母亲的用意,母亲是要让他懂得身残志不残的道理,必须自强自立,努力奋斗,他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生活,甚至可以作出一番常人都很难做到的事业。
更要让他明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让他知道不是只有健全人在世界上才有价值,残疾人在世界上也是有自己的价值,让他对自己有信心,我非常佩服这位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其实根本不必要让乞丐搬没必要搬的砖头,但母亲让乞丐劳动,母亲就应付工钱,这样,乞丐就不会有被施舍的感觉,这样还帮了乞丐树立起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做人的尊严!我们在生活中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想法,只有你付出了,才会有收获,这就好比写字,人人都想要能写一手好字,如果你光嘴上讲讲,不去做是不可能写好字的,只有你天天去练习,每天都坚持着,持之永恒,总有一天你的字会好看!记住:你想要得到东西,你就必须付出,不要有不劳而获的想法,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关于读后感的演讲稿5读完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这篇饱蘸着母爱深情的文章,我的心灵被深深的震撼了。
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啊!是啊,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母亲付出了多少辛劳与汗水啊!与孔子齐名的大儒“孟子”,早年丧父,孟母“以荻画地”教他学问。
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曾三迁家园,终于造就了一代“亚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