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第一单元《宽仁厚爱》ppt
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第一单元《宽仁厚爱》ppt
后来人们称司马徽为“水镜先生”,这也是人们对他清雅、纯明的品性 的赞扬。
訾zī汝道善施
元代时德州齐河人訾汝道,平日乐善好施,以善行闻名乡里。同乡刘 显等人贫困无法维生,訾汝道一一分给他们一些田地,让他们收地租 维持生活,直到他们终老把田地收回去。
有一年瘟疫流行,当时人们传说吃一种能使人发汗的瓜病就好了,訾 汝道买了很多瓜,带上粮食,不顾被传染的危险,一户户亲自送去, 救治了很多人。他曾经在春天把麦子、高粱借给人,等到丰收年景再 收回,不收利息;如遇到歉收之年,借债人无粮偿还,訾汝道就把借 券焚烧了,不要他们归还。
----《论语·雍也》
里仁为美。择不处chǔ仁,焉得知?
----《论语·雍也 》
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恶wù人。
活动广角
1.你对孔子的哪句话感受最深? 2.你知道历史上“将心比心”的仁爱故事吗?
故事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曾在街上遇到一名老乞丐,想施舍点钱 给他,但翻遍了所有口袋,竟发现自己连一个铜板也没带,而老 乞丐的手却一直在寒风中伸着,瑟瑟发抖。这使屠格涅夫十分窘 迫,无奈地抽出双手紧紧握住了老乞丐冻僵的手,尴尬地说: “兄弟,对不起,我忘了带钱。”老乞丐抬起头,毫无怨言地说 道:“你叫我兄弟?老哥,你叫我兄弟?这已经是最高贵的礼物 了,我已经感到很幸福。”
孟子(孟轲,前372年-前289年), 名轲kē,字子舆yú,战国时期邹zōu 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 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 “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 孟”。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 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 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 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背诵经典 背诵对自己有启发的经典语句
学“仁”做“仁”
孔子提出“恭(恭敬)、宽(宽厚)、信(诚实)、敏(勤敏)、 惠(慈惠)”,这是达到“仁”的五种品德。 1.你哪一方面做得最好?哪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2.你的同学谁在“仁”的五种品德方面做得最好?
富强 自由 爱国
民主 平等 敬业
文明 公正 诚信
后来人们称司马徽为“水镜先生”,这也是人们对他清雅、纯明的品性 的赞扬。
訾zī汝道善施
元代时德州齐河人訾汝道,平日乐善好施,以善行闻名乡里。同乡刘 显等人贫困无法维生,訾汝道一一分给他们一些田地,让他们收地租 维持生活,直到他们终老把田地收回去。
有一年瘟疫流行,当时人们传说吃一种能使人发汗的瓜病就好了,訾 汝道买了很多瓜,带上粮食,不顾被传染的危险,一户户亲自送去, 救治了很多人。他曾经在春天把麦子、高粱借给人,等到丰收年景再 收回,不收利息;如遇到歉收之年,借债人无粮偿还,訾汝道就把借 券焚烧了,不要他们归还。
八仙人物之一:吕洞宾(吕岩:唐)
不求我住黄金阙què,唯愿人居白玉壶。 愿君不窃饥民禄,随我同酬玉帝恩。
理解内涵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
亲近仁义,善待邻邦,是国家的重要政策。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 宽、信、敏、惠。恭则不侮w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 人。”
司马徽让猪
东汉时的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一位善于识拔贤才的有名学者。有 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徽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 认为是他家的。
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 回家。过了几天,邻居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 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 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分享收获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的收获有哪些?快来和大家分享吧!
聆听仁爱故事
蓬莱市在胶东半岛的最北端,是传说中的“八仙过 海”的地方,素以“人间仙境”闻名于世。蓬莱阁是中国四 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宋朝嘉佑年间,这里有许多古老的 的对联、诗词,翰墨流传,更使蓬莱名扬天下。来到蓬 莱,人们就会想起“八仙”,想起那些美好的传说。
和谐 法治 友善
聆听“仁爱”故事,争做“仁爱”之人
1. 吕洞宾偶然弄些东西到市集上去卖。讲好了价钱,对方收下货物却突然反悔,只 愿付给一半的货价。吕不加计较,干脆分文不取,将东西白送给对方,自己脸色平和地 走了。
2.大年正月初一,来个乞丐,靠在大门上讨钱,吕洞宾给了他。谁知,那乞丐贪心不 足,讨了这件讨那件,给得慢一点,便破口大骂起来。吕洞宾不但不生气,反而一再作 揖陪好话,那乞丐才笑着走了。
3.吕洞宾在山中放羊,突然跑出一只大老虎,追逐着羊群。吕洞宾一见,心中不忍, 忙挡在羊群前面,情愿自己饲虎,也要救羊,那虎却放过了他和羊群,自顾走了。 第六次,吕洞宾出外郊行,等到回家一看,家中遭了盗窃,细软财产被席卷一空,眼前 的日常生活都无法维持。吕洞宾不气不恼,操持起药锄,采药度日。谁知一锄下去,挖 出几十块金子。他急忙仍将土掩上,一无所取。
----《论语·阳货》
孔子的弟子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推行五 种品德就可以说是仁了。”“请问是哪五种品德?”孔子说:“恭敬、 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厚就能获得众人拥 护,诚信就会使民众尽心效力,勤勉就能成就功业,慈惠就能很好地役 使别人。”
温馨点击
古人认为能成大事者,首先需要宅心仁厚。人若不仁,就难以 获得明师与益友,也就得不到真切的帮助。孔子提出“恭、宽、信、 敏、惠”,这是达到“仁”的五条基本原则,是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 一个人要想做到这五条,成为仁者,一定要下苦功夫才行。那么, 国家与国家之间要怎样相处,才能实现天下大同呢?相信第一段选 文已经给了你答案。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论语·雍也 》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恶来自ù人。----《论语·里仁
pì
里仁为美。择不处chǔ仁,焉得知?
----《论语·雍也》
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恶wù人。
----《论语·里仁》
仁者达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 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 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pì,可谓仁之方也已。”
赏析:孔子的“恭宽信敏惠”,引导我们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要“恭”,就是言行衣着“庄重”。“庄重”就是言行仪表端庄稳重,落落大方, 彰显大家气质与风范。否则,不仅对自身形象无益,还会让人以为你是一 个不正经的人。这样当然就没有尊重了。 要“宽”,就是要“宽厚”。“宽厚”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品格。做人,要厚道。要 多为别人着想,学会理解和包容。不要尖酸刻薄地老是觉得别人这也不好, 那也不好。 要“信”,就是要“守信用”。“轻诺必寡信。”承诺之前要有思考,承诺之后要 有行动。 要“敏”,就是要勤奋敏捷。不能光说不做,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努力提 高自己的本领。 要“‘惠,就是要做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别人有价值的人。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
4.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5.仁者无敌。
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
7.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只有仁人能以大国的地位侍奉小国,所以商汤曾侍奉葛国,文王曾侍奉混夷.)
谈收获
1.学习了本课,你主要的收获是什么? 2.在这次学习活动中,你自己认为学得怎样? 3.本课的三则短文你都能背诵吗?你背得最熟练的是哪一则?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古代的大 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 始人。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都在追求理 想的社会。孔子把“仁”作为儒家的最 高道德规范。
司马徽让猪
东汉时的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一位善于识拔贤才的有名学者。有 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徽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 认为是他家的。
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 回家。过了几天,邻居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 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 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他对家人说:“积累粮食本来就是为了防备饥荒,所以如果遇到灾荒 年景,一定要帮助贫穷的乡亲。”
杨翥zhù卖驴
明朝礼部尚书杨翥居住在京城,平日骑驴上朝或外出。他对驴子很 喜欢,每天上朝回家,亲自为驴子喂料并经常照看。杨翥的邻居是 一位老头,快六十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夫妻自然非常高 兴。
但这个孩子一听到杨翥的驴子叫就哭个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 宁。可杨翥是朝廷大官,这家人也不敢向杨翥说这个事。眼看那孩 子一听到驴子叫就哭,饮食也明显减少,父母最后还是把这件事和 杨翥说了。杨翥听后二话没说,随即就把自己的驴子卖了,从此外 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孔圣人 至圣 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
品诵经典
仁者亲仁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 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 侮w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 使人。”
----《论语·阳货》
感悟经典
1.结合注释和温馨点击理解经典内涵,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经 典语句的感悟。 2.选出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边读边悟,感受古典文化的语言魅力。
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诸侯:中国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 卿大夫: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
感悟经典 这段短文,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呢?
《孟子》中关于“仁”的名句: 1.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