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基础知识


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和遇湿易燃物品
按燃烧特性分为三项 第一项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 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 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 磺等。 第二项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 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 白磷、三乙基铝等。 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 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 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如:钠、钾等。
……
二、危化品事故典型案例
1、印度“1984.12.03”博帕尔事故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的中央联邦首府博帕尔的美国 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事故。 12月2日晚,博 帕尔农药厂工人发现异氰酸甲酯(农药西维因中间体)的 储槽压力上升,午夜零时56分,液态异氰酸甲酯以气态 从出现漏缝的保安阀中溢出,并迅速向四周扩散。虽然农 药厂在毒气泄漏后几分钟就关闭了设备,但已有30吨液 体化作浓重的烟雾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迅速四处弥漫,很 快就笼罩了25平方公里的地区,几天之内有2500多人遇 难。至1984年底,该地区有2万多人死亡,20万人受到波 及,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在侥幸逃生的 受害者中,孕妇大多流产或产下死婴,胎儿畸形、肺功能 受损者不计其数。有5万人永久失明或终生残疾。
易燃固体
4
自燃物品
4

遇湿易燃物品
4
易燃固体的特性 ●易燃性(红磷、硫磺、萘、安全火柴;2,4,6-三 硝基甲苯[含水〉30%)、硝化棉(25%〈含水〈28%)] ●可分散性与可氧化性(硅粉、锰粉、钛粉等) ●热分解性(多聚甲醛、2-硝基联苯等) 自燃物品的特性 ●极易氧化(黄磷、硫化亚铁、硫化钠、烷基铝、油棉 纱等) ●易分解(硝化纤维片基、种子饼等) 遇湿易燃物品的特性 ●遇湿易燃性(金属钠、金属钾、铝粉、金属氢化物、 碳化钙、磷化锌等)
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
易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
2
2
不燃气体(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如:压缩空气、氮气等。
有毒气体(毒性指标同第六类)如:一氧化 氮、氯气、氨等。
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特性
●可压缩性 压力增大,体积缩小。 临界温度高于常温的气体:氯气、氨气、二氧化硫; 临界温度低于常温的气体:氢气、氧气、一氧化碳等。 ●膨胀性 气体受高热后,分子热运动加剧,体积增大。
爆炸品的主要特性
爆炸性 受热、撞击、摩擦、遇明火等易发生爆 炸。 殉爆 当炸药爆炸时,能引起位于一定距离之 外的炸药也发生爆炸,这种现象称为殉爆。 殉爆发生的原因是冲击波的传播作用,距 离越近冲击波强度越大。
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有毒品:
经口: 5mg/kg<LD50≤50mg/kg 经皮: 40mg/kg<LD50≤200mg/kg 粉尘、烟雾或蒸气吸入1小时: 0.5mg/l< LC50≤2mg/l
有害品:
固体经口: 50mg/kg<LD50≤500mg/kg 液体经口: 50mg/kg<LD50≤2000mg/kg 经皮(24小时) : 200mg/kg<LD50 ≤1000mg/kg 粉尘、烟雾或蒸气吸入1小时: 2mg/l< LC50≤10mg/l
※第1类 爆炸品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 易燃液体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 有毒品 ※第7类 放射性物质(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管理范畴) ※第8类 腐蚀品
八类危险化学品的主要特性
一、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1、危险化学品定义
危险化学品定义:具有易燃、易爆、有毒、 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 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种类繁多:目前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 (2002版)的危险化学品有3823种,列入 《剧毒化学品名录》( 2002版)的剧毒化 学品有335种。
2、危险化学品分类及主要特点
6
第7类 放射性物质(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 全管理条例》管理范畴)
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 性比活度大于7.4×10 4Bq/kg的物品。按其 放射性大小细分为一 级放射性物品、二级 放射性物品和三级放 射性物品。 如金属铀、六氟化铀、 金属钍等。
第八类 腐蚀品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 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 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 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 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 现象,或温度在55℃ 时,对20号钢的表面 均匀年腐蚀率超过 6.25mm/年的固体或 液体。
事故发生后的短短几天之内就造成3000多 人死亡,5万多人双目失明,15万人受到伤 害,20多万人受伤需要治疗。孕妇流产、 胎儿畸形、肺功能受损者不计其数。 截至2004年,死亡人数已上升至2万人, 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危险化学品 事故灾难,当地现在出生的婴儿畸形发病 率非常高,事故的影响至今未能完全消除。
5.1
5.2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特性
●强氧化性
(高氯酸盐、高锰酸盐、硝酸盐等)与易燃、可燃物混合,极
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火药、氯酸钾与硫磺)
●助燃性

在火场中增大火势
●易分解

受热、撞击、摩擦、震动、撞击极易分解(如过氧化 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醇、过氧化甲乙酮等)
第六类
有毒品
第三个层面:部门规章及总局重要文件(续) 重要文件:
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 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 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 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 3. 国家安监总局 工信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 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 4.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 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 5. 《 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 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 145号
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量,能与体液 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 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 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 生命的物品。
共分以下三级
剧毒品:
经口: LD50≤5mg/kg; 经皮: LD50≤40mg/kg; 粉尘、烟雾或蒸气吸入1小时: LC50≤0.5mg/l
3、危险化学品主要安全生产法 律法规及标准
第一个层面:全国人大颁布的有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个层面:国务院颁布的有关法规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591号令)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3.《农药管理条例》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决定》 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第一类 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 (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 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 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 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 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 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 的物品。如:叠氮钠、黑索金、 2,4,6-三硝基甲苯(TNT), 三硝基苯酚
腐蚀品按化学性质分为以下三项
酸性腐蚀品 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碱性腐蚀品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等; 其它腐蚀品 如: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化锌等。
腐蚀品的特性
● 强烈的腐蚀性
如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 氧化性
如浓硫酸、硝酸、氯磺酸等都是氧化性很强的 物质,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 应,放出大量热量。
第三个层面:部门规章及总局重要文件 部门规章: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 通知》(国办发明电〔2004〕19号)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 40号) 3.《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总局 令第41号) 4.《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总局令第55号) 5.《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45 号) 6.《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管理办法》(总局令第57号 ) 7.《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总局令第53号) 8.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总局 令第5号)
第四个层面:危化品安全标准
危化品安全管理标准 1.《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2.《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 3.《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4.《危险货物品名表》 5.《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 6.《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危化品建设项目建设标准
1.《炼油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8195-87)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3.《危险固废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 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 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 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 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 加压溶解气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