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调查报告
组长:汪子宁
组员:周智慧、毛雨琴、张茜、张艺骊、杨烨滢
指导老师:汪惠君
调查背景:
由于科技一天比一天进步,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人们不会合理处理那些废旧物品。

垃圾处理问题相当的严重。

调查目的:
青冥失去了苍蓝,山川失去了碧绿,白云失去了纯洁,当我们失去了我们的所有,我们,还剩什么……
现代世界人类已经有了高度文明,可环境问题也日益加重,我们不能眼见它这样日益恶化下去,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行动起来。

调查时间:10——12月份调查对象:清洁工人、垃圾处理部门的相关人员
调查方法:资料法、访问法、调查法
人员分工表:
汪子宁
组织活动
张茜
在活动中进行采访
张艺骊
记录采访时的情况
周智慧
上网查找资料
毛雨琴
资料汇总
杨烨滢
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过程:
一了解现阶段中国垃圾处理问题的基本情况
中国历来重视废旧物资的回收,但过去的废旧物资的回收主要是受落后经济的制约,物资匮乏而不得不采取的行为,并非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目的。

现在我们有必要把城市垃圾处理资源化与实行可持续发展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努力
在对垃圾资源化的认识上与世界上发达国家同步。

中国废旧物资回收额达490余亿元,资源再生企业就业人数约140余万人,全国有18余万个回收网点,再生工厂约有5000余家。

北京市的废旧物资回收量相当于垃圾产生量的8%;天津市的废旧物资回收量相当于垃圾产生量13%,尽管如此,中国资源回收率仍低于世界上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只有靠节约发展,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在人均自然资源偏低的情况下,进一步开展垃圾资源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了解合理处理垃圾问题的必要性
垃圾中可利用资源门类很多,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中的无机物可制作建材;生活垃圾中以厨余垃圾为主的有机物可经发酵制肥或制作营养土,用于改良土壤;可燃物可焚烧供热、发电;废旧塑料可制作工业塑料块、再生塑料颗粒及木塑制品;其它玻璃类、废纸、废织物、废橡胶、废家电及骨类等均具有利用价值。

对垃圾中资源有不少人有认识误区,认为经捡废品的多次挑选已无可利用资源,事实是当前人们对垃圾资源化活动还不是完全的自觉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其行为受利益驱使。

如当前主要回收金属、塑料饮料瓶、书报、纸箱等高利润物资,而对塑料薄膜、玻璃及织物等低利润物资不感兴趣,特别是导致“白色污染”十分严重的塑料薄膜则很少有人愿意自觉回收。

仅以哈市生活垃圾中废旧塑料利用为例,哈市现日产生活垃圾3500吨,据有关部门多次统计,当前中国生活垃圾中塑料废品的比例已达7%—12%,按7%计
哈市日产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为252吨,北京化工研究院已有成熟技术将其生产为再生塑料颗粒,两吨废塑料可生产一吨再生颗粒,每日可产126吨,每吨市场价值5000元,每年再生塑料价值约为2亿元以上。

全省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价值约为10亿元左右。

同时,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去除电池等有害物经生物发酵可生产为有机肥的基料或营养土用于改良土地,按生活垃圾中40%有机物计,营养土可用于土地改良、土地复垦将产生多么巨大而诱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技术研究落后,照搬国外工艺
技术的发展对垃圾资源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先进的垃圾资源化经济研究理论及先进的技术设备是实现资源化的重要条件。

它们能够使资源化生产形成工程化、标准化、系列化和商品化而进入流通领域。

我省当前对垃圾处理技术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国外引进的三大技术上,即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及堆肥处理,由于这三种方式都缺少对生活垃圾进行前分类,因此带来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其它城市也大致如此,由此可见中国垃圾处理必须研究创造合乎中国国情的垃圾处理方式。

2、用加大运距、远离居民方式处理垃圾造成极大的浪费。

由于我省过去对垃圾资源化的技术经济理论研究不够,至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