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使用权项目技术设计书

使用权项目技术设计书

使用权项目技术设
计书
1
1总则
1.1目的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1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豫发〔〕1号)以及<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60号)、<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17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意见的通知>(豫政〔〕77号)的有关要求,受**国土资源局的委托,河南天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的第四标段的任务。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区域地理概况
1.2.2调查范围及工作任务
工作范围:**四乡镇集体土地使用权地籍测绘及确权登记发证,并负责标段的数据库建设,面积约41.78平方公里。

工作任务:根据<土地登记办法>土地总登记的规定,以总登记的模式,以<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为基准要求,按照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实际归属,查清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界址位置、界线走向、面积等状况。

并按要求配合相关标段和单位完成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每宗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工作;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根据县级人民政府对调查结果的确认文件,开展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核发土地证书,确认集体土地使用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

完善已有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提升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管理水平。

1.2.3工作内容
1.土地权利确认
(1)宅基地使用权调查及数据库建设
(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及数据库建设
2.土地登记
3.颁证
1.3技术依据
1.3.1法律法规、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
4)<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
5)<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18号)
6)<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
7)<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
8)<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7号)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1号)
10)<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60号)
11)<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178号)
12)<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豫发〔〕1号)
13)<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意见的通知>(豫政〔〕77号)
14)<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豫
3
土集发〔〕1号)
1.3.2技术依据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 )
2)<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国土资厅发〔〕57号)
3)<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 )
4)<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 )
5)<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 )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GB/T 2260— )
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 13989— )
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 )
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 )
10)<城市测量规范>(CJJ/T 8- )
11)<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 )
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1― )
13)<河南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豫国土资发﹝﹞48号);
14)<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集体土地使用权调查技术规定〉的通知>(豫国土资发〔〕61号);
15)<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 );
16)<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 );
4
1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 );
18)<河南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规程>(豫国土资发﹝﹞153号);
1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 13989—1992);
20)<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
以上规范如有变化,以最新发布的规范为准。

1.4技术路线和作业流程
1.4.1技术路线及技术方法
为了全面掌握宅基地土地利用状况,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切实加快推进宅基地以及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按照<河南省农村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及根据宅基地以及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确权登记发证的主要任务,按照土地所有权的实际归属,查清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界址位置、界址走向、面积等状况。

依据第二次全省土地成果、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和已有的土地权属和土地登记资料,依据县局要求,对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状况全面进行权属调查(核查)、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各类调查资料经公示确认后,作为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的依据,进行登记发
5
证。

根据地籍调查资料和土地登记资料,建立宅基地及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数据库,并进行村庄用地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评价。

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地形图及地籍图测量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本行政村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进行细部测量,形成完整的地籍地形图,在地籍地形图基础上制作生产权属调查用的工作底图,在此基础上详细测定每宗地的界址点坐标,形成调查底图。

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划分地籍区、地籍子区应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城镇地籍更新调查范围的街道、街坊保持一致,做到无缝衔接、不重、不漏,利用调查底图,采用解析及综合调绘的方式对所要调查的宗地进行现场指界、确权。

具体的技术路线及技术方法如下:
(1)收集整理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相关资料,为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做好衔接,还应收集整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的相关资料。

(2)参照二调权属界线结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的权属界线制定工作路线和小组分配计划,根据相关法规、规程,测绘好地籍地形图。

并根据地籍图测绘依据实际情况制作权属调查用工作底图,依据工作底图进行土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调查。

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等。

权属调查其中一宗地时,需通知相邻宗地的指界人到现场共同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