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贸区政策对福建省企业发展的影响剖析

自贸区政策对福建省企业发展的影响剖析

自贸区政策对福建省企业发展的影响剖析摘要:创新两岸金融协作机制、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将成为福州推进自贸区建设的一大特色。

目前,台湾合作金库商业银行福州分行、台湾彰化银行福州分行、台湾华南商业银行福州分行已获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台湾富邦实业拟投资1.2亿美元,在福州建设富邦集团金融总部大楼暨富邦海西金融中心。

关键词:对外贸易、福建省、红利、金融一、自贸区基本概况:3月31日发布自贸区政策解读,其中表示,福建自贸区将释放8大改革红利,包括进口商品更加便宜、放心,平行进口车价格更便宜,看病费用有望下降,扩宽财产增值渠道,出国旅行“说走就走”等。

这意味着福建自贸区将复制上海自贸区在进口商品直销、平行进口车等方面的政策。

政策解读中也表示,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的“进口商品展示直销中心”也于近期开始试营业,来自泰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商品价格较普通超市价格平均优惠20%到30%。

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提出,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

这项措施也有望在福建自贸区中被复制。

未来福建市民的财产增值渠道也将被扩宽。

并且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大自贸区共用一张负面清单,因为目前的自贸区试点是为了将来复制到全国,统一的负面清单让四个自贸区于管理方面处于统一起跑线上,不易产生恶性竞争,同一张负面清单,统一透明,有利于未来的可复制。

此外,同一张负面清单也有利于将来与美国进行的双边自贸谈判。

这也是官方层面首次解释四大自贸区为何同用一张清单。

二、福建省企业发展的现状(一)福建省对外贸易数据分析(亿美元)项目2013年2014年同比增长进口总额628.48 640.42 1.9%出口总额1065.04 1134.57 6.6%进出口总额1693.52 1774.99 4.8%全年实际利66.81 71.15 6.5%201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0902.95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774.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4.8%,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提高6.5个、4.3个和2.2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6969.24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134.57亿美元,增长6.6%;进口3933.70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640.42亿美元,增长1.9%。

进出口顺差(出口减进口) 3035.54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494.1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57.59亿美元。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1.15亿美元,增长6.5%。

(二)4月份数据分析(亿美元)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出口总额同比增长当月增幅(平均水平)4月120.08 6% 72.69 0.6% -4.3%4月份当月,福建进出口总值120.08亿美元,同比增6%,其中出口72.96亿美元,同比增0.6%,当月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3个百分点。

“虽然累计进出口、出口、进口增月累计出口增幅与全年出口增长目标差距加大,领先全国平均水平幅度缩小。

”出口增速从“快跑”到“慢走”,不乐观的数据反映出外贸企业的困难现状。

福建跟全国比虽然不算最糟糕,但全省外贸状况不容乐观,如不能迅速有效地扭转局面,后续出口增长压力将持续加大。

如今企业发展的形势严峻。

“保单保市场。

就是没钱赚,甚至亏本,也要把单接下来,防止失去市场。

”这是林昌丛对福建外贸企业目前形势的概括。

世界经济增长的乏力、主权债务危机、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成本的上涨对中国出口造成很大影响。

(三)2014年前11个月福建省进出口数据分析进出口额增长比进出口总额增长比占同期福建省外贸总值一般贸易加工贸易2375.3 -3%6908.4 4.4%24% 其他4533.1 11.8% 46%国内企业民营企业4321.37.5%5404.5 5.1%44% 国有企业1083.2 2.7% 11%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小幅增长,服装、鞋出口小幅增长。

2014年前11个月,福建省机电产品出口2238.5亿元,增长5.5%。

此外,服装出口962.6亿元,增长2.2%;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存在交叉)出口839.8亿元,下降5.3%;鞋出口661.4亿元,增长5.5%;农产品出口486.1亿元,增长5.2%;纺织纱线产品出口323.1亿元,下降12.8%。

初级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工业制品进口小幅下降。

2014年前11个月,福建省初级产品进口1634.9亿元,增长8.5%。

其中,原油进口404.9亿元,下降1.6%;粮食进口182.2亿元,增长18.1%。

同期,工业制品进口1939.8亿元,下降6.6%。

其中,机电产品进口1014.5亿元,下降10.3%。

(四)福建省采取的政策面对当前的形势,许多外贸企业已积极谋求自救,然而,外部需求不振,内需市场复杂多变,如何自救考验着外贸企业。

不少出口企业,关注新兴市场,拓展贸易渠道,寻找投资合作的机会。

更有一些企业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

由于近年来外贸经济一直处在不平稳状态,一些企业最近几年已经将重心转移到国内,积极开辟内销市场。

与此同时,借助电子商务开拓市场也成了外贸企业的另一条出路。

借助电子商务,一些企业改变了过去的批量化生产模式,尝试定制化生产,重点也从产品加工制造转移到服务、品牌和创新,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日前,福建厦门海关推出5项新措施服务外贸企业,对有关单证和手续齐全且无需查验和缴纳税费的进出口货物,自接受申报起一个工作日内放行。

福建省外经贸厅也出台政策措施,降低企业出口信用保险保费和保单融资成本,鼓励企业积极投保、开展保单融资,规避贸易风险,缓解资金困难;对重点外贸企业实施“一对一”服务政策,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促进企业为全省外贸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三、自贸区政策对福建省企业发展的影响剖析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又称为对外贸易区、自由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它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点外,还可以吸引外资设厂,发展出口加工企业,允许和鼓励外资设立大的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等促进区内经济综合、全面地发展。

自由贸易区的局限在于,它会导致商品流向的扭曲和避税。

如果没有其他措施作为补充,第三国很可能将货物先运进一体化组织中实行较低关税或贸易壁垒的成员国,然后再将货物转运到实行高贸易壁垒的成员国。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商品流向的扭曲,自由贸易区组织均制订“原产地原则”,规定只有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原产地产品”才享受成员国之间给予的自由贸易待遇。

理论上,凡是制成品在成员国境内生产的价值额占到产品价值总额的50%以上时,该产品应视为原产地产品。

一般而言,第三国进口品越是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生产的产品相竞争,对成员国境内生产品的增加值含量越高。

原产地原则的涵义表明了自由贸易区对非成员国的某种排他性。

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Fuji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了福州片区、厦门和平潭片区。

福建自贸区着重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总面积118.04平方公里,包括平潭片区43平方公里、厦门片区43.78平方公里、福州片区31.26平方公里。

从2013年12月12日起,厦门、福州等地纷纷上报自贸区方案,但由于原则上一个省最多只能获批一个自贸区,由省一级政府统一申报,2014年5月,福建省商务厅再次上报的新的方案。

新方案中,不仅包括了厦门、平潭全岛和福州的江阴港区,还加入了泉州的一部分。

从选址可以看出,突出对台自由贸易都是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最大的特色所在。

作为两岸交流的最前沿,厦门一直都是申报的重点,而泉州作为福建经济总量第一大市,也是台湾最主要的祖籍地,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起点。

这次的自贸区园给福建企业带来来很好的福音: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和创新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投资及贸易升级服务,而且在以下多个方面为我国金融改革的推进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

1.方案提出要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这意味着目前资本项目领域的资金兑换管制将会逐渐解除,资金在自贸区内与境外流动的自由度大大提高,这在提高资金配置及资本运用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投机资金大进大出的风险,这无疑也将逼迫管理层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跨境资本自由流出流入的同时也更加注意投机资本的监控和管理,以防止它们对于境内金融体系的冲击,而这些积累的行之有效的监管经验也更有利于管理层平稳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

2.方案提出人民币跨境使用先行先试,这意味着不仅以人民币为主的对外支付手段必将迅速发展,包括转口贸易、离岸贸易、跨境贸易等,而且以人民币为计价的各类投融资工具也将纷纷涌现,这无疑有利于自贸区在未来成为全球人民币的重要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和资产交易的金融中心,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将大大提速,而由于区内人民币和外汇的交易流通受到的管制较少,一个更为市场化的利率和汇率体系也有望形成,它也将一定程度上倒逼国内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推进。

3.方案明确区域内的金融企业将有更自由、宽松的经营环境。

如银监会将优化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流动性等指标的计算口径和监管要求,这意味着考虑到区内更自由的资金交易与流通环境,目前国内银行普遍适用的75%的存贷比指标考核及存款准备金率等监管指标要求将很可能更为宽松,这无疑有利于银行在更为自由化的金融环境中根据自身经营情况探索各类金融资产的定价,我国金融机构也可以借此提前适应今后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后的经营挑战。

4.自贸区还试行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以鼓励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运用,而这也必将有利于增强我国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如方案提出要扩大完善期货保税交割试点,拓展仓单质押融资等功能,并允许期货交易所在区内建设国际能源交易股份有限公司,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期货交易,这都有利于扩大我国期货市场对外程度,提高其全球影响力,我国期货产品在全球的定价能力也将随之提高;方案还鼓励加快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业务等,这将有利于扩展上海现有的航运衍生品交易的全球影响力,上海建设全球航运中心的努力也将因此而提速。

5.自贸区还探索建立更为多元化的金融组织生态。

如自贸区内金融机构设立门槛将降低,它们包括:外资银行设立的标准降低,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等;区内还允许更多新的金融业态的发展,例如试验区内将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这些举措都将有利于促进金融服务的深化和金融机构竞争能力的提高。

同时,自贸区能发挥福建地缘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

福建省政协委员施忠旗提出,福建在双重机遇面前,要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自贸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