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选项代表古代埃及文明的是()A.金字塔 B.《十二铜表法》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2.“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
”这部法典是指()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3.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圣经》 C.《天方夜谭》 D.《金刚经》4.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是()A.黄河 B.印度河 C.尼罗河 D.底格里斯河5.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薄上写道:“不看……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在埃及应该看到的是()A.金字塔 B.尼罗河 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D.长城6.要想研究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我们应该首先掌握下列哪种文字()A.拉丁字母 B.象形文字 C.希腊字母 D.楔形文字7.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关于租赁、雇佣、交换、接待等发明的规定。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A.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C.古巴比伦分为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社会等级 D.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8.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下图反映的是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该遗址位于()A.印度河流域B.两河流域C.尼罗河流域D.地中海沿岸9.安徽省境内的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佛教传播到中国的时间是()A.西汉末年 B.隋朝末年 C.唐朝初年 D.明末清初10.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黄河流域——甲骨文11.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标志是()A.金字塔 B.木乃伊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12.曾被称为“土匪女王”的普兰·黛维因为在低种姓人群中颇有影响而曾当选议员。
普兰·黛维在竞选过程中会得到支持。
①婆罗门②吠舍③刹帝利④首陀罗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3.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
它的上面刻有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条文。
这重要遗产属于()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14.下列文字属于象形文字的是()①古埃及文字②楔形文字③甲骨文④阿拉伯文字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两河”是指()A.尼罗河和黄河 B.黄河和长江C.印度河和恒河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16.《汉谟拉比法典》被刻写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刻写这部法典的文字应是()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腓尼基字母文字17.《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等文明成果当属()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18.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
这说明()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19.在古印度在种姓制度中,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被称为()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20.“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你知道这首诗词与哪一宗教有关()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21.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A.最早出现了人类 B.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C.出现了文字 D.最早进入了阶级社会(奴隶社会)2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C.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D.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23.如图,对应下列图片,列出三大宗教的创始人()A.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 B.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C.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稣 D.穆罕默德、释迦牟尼、耶稣24.有研究者认为,雅利安人创立这一社会制度时,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确保其执政权和保持各种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
只是后来的征服者,特别是鼓吹人权、平等、自由的殖民者不断将这种制度进行调整,因而被固定、僵化,成为等级森严的阶序体系。
这种制度曾普遍存在于()A.印度次大陆 B.拉丁美洲 C.北部非洲 D.亚洲西部25.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A.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B.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C.古埃及文明延续了近3000年D.月亮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二、简答题26.阅读材料:法典宣扬“君权神授”。
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等。
请回答:(1)上述材料的是世界古代史上哪部法典?(2)从法典内容可以看出,这部法典是维护谁的利益的?(3)你知道这部法典是刻在什么地方的吗?(4)这部法典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5)法典有什么价值?(6)它是由谁制定的?他有什么功绩?答:27.工匠精神既是历史的启示,更是时代的呼唤。
能被称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在其心目中对于自己制作出来的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辨析以下工匠,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王胡夫的①高146.5米,塔基各边长230米,用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石头约重2500千克。
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着物,靠石块的相互叠压和咬合垒成。
材料二:②认真研究蒸汽泵,虚心向他人学习,刻苦钻研。
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制成能够有效利用热能的改进型蒸汽机。
材料三: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③和助手对一千六百多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几千次试验。
1879年10月,他用一根经过碳化处理的棉线作灯丝,研制成功了经久耐用的电灯泡。
(1)材料一中的①是工匠们修建的哪一建筑?是什么造就了这一恢弘成就?(2)材料二中的②是谁?他的成就有何影响?(3)材料三中的③是谁?使用的新能源是什么?(4)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工匠”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8.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演进的全过程。
请结合所学和提供的信息,列举相应的制度名称。
(1)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理,元朝在中央设置中书省;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10个行中书省。
请列举此制度的名称。
(2)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将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请列举此制度的名称。
三、综合题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某古代法典石柱,上面写着:19.窝藏他人奴隶并且被抓获者将被处以死刑……199.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人要赔偿奴隶价格的一半……282,若奴隶忤逆主人,一经定罪,主人可割下他的耳朵。
材料二《摩奴法典》规定:波罗门侮辱了首陀罗只罚几个钱,而首陀罗若是粗爆地辱骂了波罗门,则要割断他的舌头。
(1)材料一出自古代哪部法典,其有何重要的历史地位?(2)材料二的法典体现印度的什么制度?联系材料一说说两种文明有何相似之处。
30.古今中外,法制建设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与时代共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
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它是谁命人编写的?该法典在法制史上有何地位?(2)他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
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
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
文中指的是哪一部法典?这部法典在欧洲法律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3)你认为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参考答案1.A2.A3.A4.C5.A6.D7.D8.A9.A10.B11.A12.C13.B14.A15.D16.B17.B18.D19.C20.C21.D22.D23.D24.A25.C26.(1)汉谟拉比法典。
(2)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3)刻在石柱上。
(4)它维护了中央集权奴隶制国家的统治。
(5)它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功绩:公元前18世纪,他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27.(1)金字塔;古代埃及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卓越的聪明才智。
(2)瓦特;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动力进行生产,极大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爱迪生;电力。
(4)认真执着、严谨敬业、精益求精、推陈出新(创新)等(意思相近答出两条即可得分)。
28.(1)行省制度;(2)种姓制度;29.(1)《汉谟拉比法典》;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两种文明都进入了奴隶社会(或者两部法典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30.(1)《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法典:《查士丁尼法典》;地位:是欧洲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成为后来欧洲国家立法的基础。
(3)共同之处: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私有财产、统治秩序、统治意志的体现。
(类似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