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
1.某患者,男,40岁,突然起病,剧烈头痛,呕吐,意识不清,颈部强直,脑脊液呈血样,CT示脑池内高密度区。
可诊断
A.蛛网膜下腔出
B.脑血栓形成
C.脑栓塞
D.脑出血
E.短暂性脑缺血
2.可见光对组织的穿透能力以哪种光最强
A.紫
B.橙
C.红
D.蓝
E.靛
3.下列不属于持续被动性活动的治疗作用的是
A.缓解疼痛
B.增强肌力
C.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D.防止关节黏连
E.预防关节僵硬
4.低频调制中频电流的调制是指
A.较低频率电流的幅度随较高频率电流的幅度的变化而改变
B.较低频率电流的频率随较高频率电流的频率的变化而改变
C.较高频率电流的幅度随较低频率电流的幅度的变化而改变
D.较高频率电流的频率随较低频率电流的频率的变化而改变
E.较高频率电流的幅度、频率随较低频率电流的幅度、频率变化而改变
5.医疗上应用最早的微波是
A.短波
B.厘米波
C.毫米波
D.分米波
E.超短波
6.短波、超短波的治疗剂量主要依据什么来划分?
A.患者的温热感程度
B.电流表强度
C.氖光灯亮度
D.电极面积
E.皮肤红斑强度
7.阴极直流电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其电流强度宜选择
A.5μA以下
B.10~20μA
C.5~10μA
D.20~25μA
E.25~30μA
8.前臂前群肌肉浅层自桡侧向尺侧,依次顺序正确的是
A.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和尺侧腕屈肌
B.旋前圆肌、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和尺侧腕屈肌
C.肱桡肌、旋前圆肌、掌长肌、桡侧腕屈肌和尺侧腕屈肌
D.肱桡肌、旋前圆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和桡侧腕屈肌
E.肱桡肌、掌长肌、旋前圆肌、尺侧腕屈肌和桡侧腕屈肌9.浸蜡法的特点是
A.有很强的机械压迫作用
B.使用于急性损伤的治疗
C.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治疗
D.适用于治疗急性挫伤、扭伤
E.保温时间长
10.下列不属于低频电疗的方法是
A.感应电疗法
B.音频电疗法
C.间动电疗法
D.痉挛肌电刺激疗法
E.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11.肌源性疾病的肌电图异常一般不会出现
A.大电位
B.自发电位
C.时限缩短,波幅减小的电位
D.早期募集现象
E.多相电位
12.引起Jersey指的断裂肌腱是
A.指深屈肌
B.指浅屈肌
C.蚓状肌
D.骨间肌
E.掌长肌
13.翻身动作中,肩部与骨盆的运动方向为
A.上肢的D1F和下肢的D1F运动模式
B.上肢的D1F和下肢的D2F运动模式
C.上肢的D2F和下肢的D1F运动模式
D.上肢的D1F和下肢的D2F运动模式
E.上肢的D2F和下肢的D2F运动模式
14.脑卒中早期作患肢关节被动活动时,若不注意,最易造成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关节是
A.肩关节
B.肘关节
C.腕关节
D.髋关节
E.膝关节
15.下列超声波对生殖系统的作用,正确的是
A.生殖器官及腺体对超声波不敏感
B.促进输卵管通畅,减少黏连,软化瘢痕
C.大剂量超声波可刺激卵巢功能
D.大剂量超声波对染色体、胚胎发育无影响
E.中等剂量超声波促进精子生成
16.肌力是指
A.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力量
B.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
C.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小力量
D.肌肉放松时所产生的最大力量
E.肌肉放松时所产生的最小力量
17.关于脊髓损伤患者轮椅与马桶之间转移的条件,错误的是
A.卫生间的门应足够宽,没有门槛,以方便轮椅出入
B.卫生间应较大,能允许轮椅有一些活动空间
C.马桶应十分稳定,旁边的墙上应安装有安全扶手,以利患者转移及大小便时稳定躯干
D.仅C7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马桶的转移
E.仅T1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马桶的转移
18.1~5个月的正常小儿不能完成的动作模式
A.抓握或紧握自己的脚
B.髋关节的屈曲活动
C.固定身体某一部分,借以移动其他部分
D.从仰卧位到坐位
E.在中线内活动,包括头的控制及对称
19.颅脑损伤所产生的症状不包括
A.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