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河北体育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浅析帕金森病及其康复治疗姓名:张佩烨指导老师:薛宏斌系别:运动人体科学系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学号:2015291101072019年 5 月河北体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涉及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的作品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本人声明:该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指导学生完成的研究成果,已经审阅过论文的全部内容,并能够保证题目、关键词、摘要部分中英文内容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签名:中文内容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神经科学研究的一大难题。
主要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姿势平衡障碍和运动迟缓,对患者的生活有着程度不一的影响。
除了一般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康复在帕金森病治疗的过程中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运动障碍,提高了生活质量。
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于帕金森病以及其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利于增强对于帕金森病的认识,和对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帕金森病;康复治疗;运动障碍AbstractParkinson's disease is a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of the aged, which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neuroscience research. The main symptoms are quiescent tremor, increased muscle tension, postural balance disorder and motor retardation, which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impact on patients' lives. In addition to general medication and surgical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in the course of Parkinson's treatment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atient's motor disorder and quality of lif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arkinson and its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the past 20 years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Parkinson and look forward to further research.Key words:Parkinson;rehabilitation medicine;cinesipathy目录1.研究方法 (4)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4)3.国内外研究现状 (5)3.1国内研究现状 (5)3.2国外研究现状 (5)4.研究内容 (5)4.1帕金森病的病因以及病理变化 (5)4.2帕金森病的常见症状 (6)4.3流行病学 (6)4.4帕金森病的诊断 (6)4.5帕金森病的治疗 (6)5.康复治疗 (7)5.1运动功能康复 (7)5.1.1躯体运动功能的康复 (7)5.1.2言语功能训练 (8)5.1.3吞咽功能康复 (8)5.1.4运动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8)5.2非运动功能康复 (8)5.2.1认识功能康复 (8)5.2.2情绪康复 (8)5.2.3睡眠康复 (9)5.2.4疼痛康复 (9)5.2.5泌尿功能康复 (9)5.2.6直肠功能康复 (9)5.2.7体位性低血压 (9)5.2.8疲劳康复 (9)5.3其他康复技术 (9)5.3.1神经调控治疗 (9)5.3.3传统中医疗法 (9)5.3.4综合管理康复 (9)6.康复评定 (9)6.1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定 (10)6.2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 (10)6.2.1躯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 (10)6.2.2言语障碍的评定 (10)6.3非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 (10)6.3.1认知功能障碍 (10)6.3.2情绪障碍 (10)6.3.3睡眠障碍 (10)6.3.4疼痛 (10)6.3.5体位性低血压 (10)6.3.6疲劳评定 (10)6.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11)6.5参与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 (11)7.结论 (11)1.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查阅了国内外近几年来研究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主要研究成果,通过查阅图书和计算机检索等方式,对国内外近20年来与帕金森病康复治疗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并且加以分析和研究,更加了解了帕金森病及其康复治疗,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经验和启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性神经退行类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理变化是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减少,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其中运动症状包括肌肉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异常和运动减少,非运动症状包括睡眠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等,不仅仅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更影响了患者和其家人的生活质量。
除了药物和手术之外,康复治疗也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辅助手段。
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康复治疗对于增强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帕金森病的康复方法一般包括运动功能康复、非运动功能康复以及其他康复技术,而且康复治疗有着简单方便、容易实行的特点,患者们普遍乐于接受这种治疗。
然而目前,帕金森病康复治疗的问题主要是康复训练形式不统一、在理想的康复程序上缺乏共识、康复治疗长期效果不明、各种运动训练之间孰优孰劣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这次研究在翻阅关于帕金森病及其康复方法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充分了解到国内外对于帕金森病及其康复治疗进展情况。
希望更多的人对于帕金森病及其康复有着更加全面的认知,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3.国内外研究现状3.1国内研究现状帕金森病是一种隐匿起病,缓慢进展的神经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步态平衡障碍。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基因治疗,康复训练和饮食治疗等。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会随着运动症状的改善而部分改善,有研究显示,运动康复可以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能力和ADL,对于减轻家庭、社会的压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国内关于运动康复干预帕金森病的文献不多,研究样本均为小样本,所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为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这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3.2国外研究现状帕金森病是由英国医学家James Parkinson于1817年首次发现的,知道现在也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
至今多采用药物治疗,对于初期症状的患者常常使用L-多巴治疗,饮食治疗和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症状也有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神经外科的深层刺激手术也是经常使用的治疗方法,利用微电机放电来减少运动症状。
近期帕金森病新疗法进展很有限,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寻找新的模式生物、开发研究治疗、干细胞移植和神经保护性物质。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运动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一样重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G. Earhart等人对于运动康复在帕金森病治疗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主要分析对帕金森病患者有益的运动方式,向患者、护理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解释运动康复对帕金森病患者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实验研究样本的不同等原因,运动康复在帕金森病的研究中有很多争执,对于有关问题的解剖分析和讨论对于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4.研究内容4.1帕金森病的病因以及病理变化目前,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和环境、遗传因子、细胞凋亡、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家族中有帕金森病患者的人较可能得到此病,暴露于特定农药、曾有头部外伤者风险也比较高,但有吸烟习惯、常喝咖啡和茶者风险较低。
帕金森病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体内有黑质纹状多巴胺经过的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
这些连锁反应所涉及的部分相当多,主要反应发生在皮质前运动区以及辅助运动区,其所参与的皮质-皮质下-皮质的环路出现明显异常。
另外,皮质有关脑区作为传入冲动的产生方,其接受方是基底核的传出神经,这一系列反应构成皮质-基底核-皮质反馈环路。
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后,其身体内部的黑质神经元出现坏死,使得多巴胺递质数量急剧下降,进而导致多巴胺对D1受体的兴奋作用弱化,进一步使得纹状体苍白球通路对于内侧苍白球和黑质网部的抑制作用减弱,在系列反映后,最终使得苍白球和黑质网部的兴奋程度直线上升;另外,多巴胺除弱化对D1受体的兴奋作用,还可以弱化对D2受体的抑制作用,使得经由纹状体投射的位于苍白球部的γ-氨基丁酸传出的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弱化。
同时,对于苍白球外部,γ-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得到强化,进而导致对底丘脑核的抑制作用弱化,使得底丘脑呈现过度兴奋状态。
在底丘脑核发生的反应,是由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从而产生的系列反应,其导致的结果有内侧苍白球和黑质网状部呈现兴奋状态。
另外,由于γ-氨基丁酸对苍白球和黑质网状部存在弱化作用,所以丘脑以及脑干在接受投射后,神经核的作用被弱化。
其中丘脑皮质被投射为谷氨基酸能,使运动皮质部分弱化作用加强,最终体现在运动皮质的兴奋程度上升。
4.2帕金森病的常见症状帕金森病的临床变现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分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及姿势步态障碍的运动症状,以及认知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二便异常、疼痛和疲劳等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的症状复杂多样,常导致多种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和工作能力丧失。
4.3流行病学帕金森病为继阿尔兹海默病之后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患帕金森病的患者约有700万人,其中美国就占了约100万人。
在工业化国家当中,本疾病的盛行率约为0.3%,且患者主要集中于高龄人口。
60岁以上,每增加一岁,盛行率便提高1%,80岁以上则每增加一岁就增加4%。
帕金森病的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0岁,但有5%到10%的患者属于早发性帕金森病,因此患者会在20到50岁之间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