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黔西南州下属县区旅游发展定位

贵州黔西南州下属县区旅游发展定位

旅游发展总体定位:中国布依族文化旅游核心区、中国布依族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基地、中国布依族文化生态度假基地。按照“打造三区、融入一圈、承接两带”的基本思路,建设“全国知名的布依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一核五镇六村寨:一核即册亨县城布依文化集中展示核心,五镇即冗渡镇——民间歌舞之乡、八渡镇——布依戏曲小镇、秧坝镇——古寨民居小镇、岩架镇——布依文化生态度假小镇、丫他镇——生态养生养老小镇,六村寨即冗渡镇大寨村(转场舞)、冗渡镇冗坪村(布依山龙)、丫他镇板万村布依古寨(哑面戏)、八渡镇乃言村(布依戏)、巧马镇沿江村(布依八音)、弼佑镇弼佑(彩调戏)、百口乡路雄(布依戏)。
创建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全国山地旅游发展示范区,打造全域全境山地旅游发展标杆。按国际化服务和5A级标准,推进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景区设施、景观包装升级改造,加快推进乌沙贵州龙园区建设,打造徒步、射击、自行车、露营、野钓、低空飞行、热气球等户外旅游产业基地。
8+N:即“大商贸、大教育、大医疗、大旅游、大电商、大户外运动、大通用航空、大会议会展”以及其他适合发展的服务业态。
国家级、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中国布依戏之乡、布依勒浪、布依三月三和布依转场舞、八音坐唱、高台舞狮
册亨四大旅游景区:一是南北盘江风情区,以亲水休闲旅游为基调;二是(幸福)溶洞温泉区,以板其温泉、溶洞资源为核心;三是“睡美人”风景区,以冗渡“睡美人”和威旁“龙井天坑”为特色;四是以坡妹解放战斗遗址和册亨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旅游景观。
兴仁县
长寿之乡、休闲兴仁
推动山地旅游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效应,以融入贵州西线旅游为目标,做足“长寿之乡、休闲兴仁”文章,深入实施“旅游+N”发展战略,坚持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相结合,发展民族文化体验、养生养老、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特色旅游。
深入挖掘真武山公园、海河游击队遗址等历史和红色文化景观资源,发展人文旅游。启动清水河自然保护区森林氧吧景区规划建设。建设北盘江沿江旅游公路,开发北盘江峡谷休闲度假景区。建成放马坪高山草原、打鱼凼滨湖度假区、东湖生态湿地公园、马金河长寿文化体验园等景区景点,科学设置2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旅游全域化发展,旅游总收入达60亿元,打造黔西南州旅游集散地和夜归地。
民族品牌:成功打造“中国布依族语言与文字培训基地”、“中国布依族古歌之都”、“中国传统纺织文化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使语言、纺织、刺绣、古歌、美食、技艺、成为望谟的名片。
民族产品:“百岁星”活茶油和“易点通”核桃油“麻山腊肉”“哆吉栗”
布依语言、文字与民俗文化
册亨县
中华布依第一县
依托布依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中华布依第一县”名片,突出民族文化体验、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考探险旅游等,继续引进资金建设岩架布依风情园,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恢复重建平寨古老村落,开发、挖掘周边旅游优势产品,把册亨建设成全国著名的布依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布依戏曲、文化生态、布依八音;
一环即环产业园区交通快速通道二带即巧马循环经济产业带和沿江旅游产业经济带
安龙县
中国安龙·高原雅荷
普安县
世界茶源地,养心健康城
“山地玩都、奇行普安”
以宣传“普安红”品牌为契机,持续推进“世界茶源地,养心健康城”建设,深入推动江西坡“茶旅健养一体化”绿色发展。
普安县把组建企业联盟开发和经营管理世界茶源谷景区,把广场、布依茶源小镇项目、自行车赛道等一起经营,全力打造“山地玩划好,切实把景区玩“活”,不断提高“普安红”红天下的知名度,让普安因茶而变、因茶而美、因茶而富。
打造龙吟文化旅游品牌。以“中国苗族第一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等称号为品牌,全力推进龙吟文化旅游发展。
布依文化相关:江西坡布依茶源小镇。深入挖掘四球古茶籽化石、茶马古道、布依福娘等民族民俗文化,根据布依族、彝族同胞有二月二、六月六“祭山”的习俗,保持附近祭山林原貌。
晴隆县
“黔山之魂、惊奇晴隆”
布依戏
望谟县
布依圣境
加快推进以民族文化、养生养老、休闲观光、山地户外运动为重点的旅游业,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发展民族文化助推大山地旅游开发为战略,着力打造国内外知名布依民俗体验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生态野钓乐园、暖冬度假胜地和生态公园县,推动全域旅游“井喷式”增长
民族文化赛事:举办“三月三”布依文化节、民族美食大赛、桑郎七夕好歌旅游节、2016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系列活动之望谟红水河野钓大赛、“中华布依糠包文化创意大赛”等民族文化赛事
兴义所辖市县参考
管辖行政区
定位
规划
备注
兴义市
“三省通衢”“滇黔锁钥”
“户外胜地·百花兴义”
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山地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坚持用大山地旅游引领“8+N”现代产业体系,把自然景观旅游与民族乡村旅游作为山地旅游的基本业态,全域旅游、全民参与作为发展山地旅游的方针,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业,带一产、促二产、强三产,推动山地旅游与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民族文化产业等业态融合发展。
继续办好彝族火把节,挖掘包装“布依戏、苗族歌、彝族舞”等特色民族文化,丰富史迪威小镇旅游业态,增强旅游文化魅力;
继续办好史迪威·晴隆二十四道拐汽车爬坡赛等赛事,使各类汽车赛事常态化,扩大旅游消费力;运用“互联网+旅游”技术,紧扣“车子”、“茶籽”、“羊子”等晴隆特色,进一步推动宣传、文化、旅游、体育、民族、生态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以山地旅游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以史迪威·晴隆二十四道拐遗址公园为龙头,精心打造安南古城、二十四道拐抗战博物馆、观景台、史迪威小镇、普晴林场森林越野赛道、场地障碍赛道、美军加油站、马帮山寨、沙子古镇等重要景点,统筹推进光照湖湿地公园、沙子生态文化旅游区、中国古茶籽化石博物馆、盘江文化园景区开发建设,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力争2017年内把史迪威·晴隆二十四道拐遗址公园打造成4A景区,2020年打造成5A景区,使之成为县城的“后花园”;开发打造汽车运动、特色军事营地、露营基地等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