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异常检测方法及病例
Col/EPI试剂盒(CEPI)
Col/ADP试剂盒(CADP) INNOVANCE PFA P2Y试剂盒(PFA P2Y)
操作过程
①将800 ul的3.2%或3.8%的枸橼酸钠抗凝的全血注入试剂盒的 贮存器中,随即开始检测,一滴触发液会滴在生物活性膜上, 用来溶解生物活性膜上的试剂; ②试剂盒会在(37.9±1.0)℃下温育3 min; ③贮存器中的全血会被负压抽吸,通过毛细血管和生物活性膜 的孔,在高剪切应力下,使血小板充分暴露,粘附和聚集在生 物活性膜上。 由于高剪切力和激动剂共同作用,使血小板凝结成块,堵塞 了生物膜上的所有孔道,整个实验停止。从全血被负压抽吸到 生物活性膜的孔被凝块全部堵塞而血流停止的这段时间被定义 为封闭时间(CT),单位为秒(s)
血小板功能分析法
原理
使全血通过反应盒内包被着 胶原/腺苷二磷酸或胶原/肾上 腺素的硝酸纤维膜上的微孔,血 小板因高切应力和诱导剂黏附到 胶原蛋白上并活化聚集,形成血 小板栓子,通过测定将微孔完全 阻塞的时间即闭孔时间,评估血 小板功能。
试剂盒
试剂盒是由数个集成部件所组成,包括一个毛 细血管,一个样品贮存器和一个生物活性膜。该生 物活性膜的表面均匀分布着一簇圆孔。
光学比浊法
缺点
①所需血样本量大,需要专门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 ②耗时长,容易导致血小板活性降低; ③由于预先去除了红细胞、白细胞,不能完全反映人 体内血小板和红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④激活剂类型、浓度无统一标准,不同实验室检测结 果可比性较差; ⑤检测结果易受操作者因素及血脂水平、血小板计数 等变量的影响,可重复性差。
• • • •
Sonoclot临床应用
• • • • 抗凝管理 术期凝血功能监测 DIC辅助诊断 高凝状态的识别
血小板功能试验
CONTENTS
1
一般血小板功能测定
2
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3
血小板活化功能测定
一般血小板功能测定
血小板计数
出血时间(BT)
血块收缩实验(CRT)
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光学比浊法
四、血小板膜糖蛋白(GP)
1、血小板质膜GP 2、血小板颗粒膜GP
五、血小板自身抗体检测
1、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MAIPA
六、凝血试验
1、凝血时间(CT) 2、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PT)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8~2.5.华法林检测指标 4、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 5、血浆单个凝血因子促凝血活性检测
七、抗凝血试验
1、凝血酶时间(TT) 2、血浆抗凝血酶检测(AT) 3、血浆蛋白C和蛋白S检测:Vit.K依赖抗凝蛋白 4、肝素定量检测 5、狼疮抗凝物检测(LAC) 6、血浆凝血因子抑制物检测(FI) 7、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检测(TXT)
八、纤维蛋白溶解功能试验
1、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 2、血浆D-二聚体检测(DD) 3、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 test) 4、血浆纤溶酶原检测(PLG) 5、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 物(PAI)检测
Basophil count: 0.7*10^9/L
Eosinophil count: 0.59*10^9/L Neutrophil count: 2.84*10^9/L
Basophil percent: 0.7%
Eosinophil percent: 10.1% Neutrophil percent: 48.6%
•
R1:反映进一步的纤维蛋白形成及 凝结速率,主要与纤维蛋白原水平 有关,正常值14-45mm/min
R2:纤维蛋白与血小板发生交联后产 生凝血收缩,正常值-(2-8)mm/min Peak:纤维蛋白形成结束,其高度反 映凝血收缩的强度,70-90mm TP:反映凝结收缩的快慢程度,正 常值<15min T3: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回到或低于 T1基准线时表示存在纤维蛋白溶 解亢进。
F VIII%: 130.7% F VII%: 4%
TT: 18.3 sec
FIB: 2.75 g/L
F II%: 9.5%
PT: Unmeasured INR: Unmeasured 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 (PTA): Unmeasured
一、血管壁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试验
应用
监测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应用
对血管性血友病(vWD)的筛查
手术出血风险的管理
血小板活化功能测定
方法
流式细胞术
原理
对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标 记,通过荧光和光散射特性鉴别出血小板后, 可测定血循环中血小板的活化状态以及血小板 对激活物的应答反应。活化血小板与静息血小 板相比,其膜糖蛋白可发生显著变化,这一特 性使其成为活化血小板的检测标志物。
九、血液流变学检测
1、全血黏度-血细胞、血浆 2、血浆黏度-血浆蛋白
血栓弹力图
(thromboela-stogram,TEG)
R:凝血因子反应时间,反映参加凝血启动过程的凝血因子的综合作用,代表凝血 因子的总体活性 MA:最大振幅,反映已形成的血凝块的最大强度或硬度,主要代表血小板的聚集 功能。 K和α角:二者均是血凝块聚合速度参数,反映血凝块形成的速率,代表纤维蛋白 原的功能与水平。 LY30:MA值出现后30分钟内血凝块溶解百分比,反映纤溶活性。 EPL:预测MA值出现后30分钟内血凝块溶解百分比,反映纤溶活性。 CI:综合凝血指数,反映不同条件下凝血的综合状态。 AA抑制率(花生四烯酸抑制率):反映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后病人血小板抑制的 百分率,大于等于50%药物起效。 ADP抑制率(二磷酸腺酐抑制率):反映服用波利维等药物后病人血小板抑制的百 分率,大于等于30%药物起效。
目前血栓弹力图的种类和主要用途
Sonoclot工作原理
• 与超声传感器相连的 一次性塑料探针在新 鲜未抗凝的血液标本 中以的频率上下震动, 所遇到的阻力被记录 下来,转化为模拟电 信号 • 血液样本体外止血, 粘弹性变化的实时测 算
Sonoclot曲线图
• T1:又称SonACT,指加入血液标本 到纤维蛋白开始形成的时间,即血 液标本保持液态的时间,与凝血因 子相关,正常值85-145S。
电极阻抗聚集度测定法
原理
全血样品通过装置内两个固定距离的铂电极、 激动剂(花生四烯酸、腺苷二磷酸、肾上腺素) 激活血小板受体,使血小板黏附到两个铂电极表 面,通过传感器单元感应电路阻抗的改变,用计 算机自动计算出曲线下面积,以表示血小板的聚 集度。
VerifyNow 法
原理
将纤维蛋白原涂层的聚苯乙烯球形微粒 混入全血中,使用花生四烯酸、腺苷二磷酸 或凝血酶受体激活肽分别作为血小板激活剂, 而血小板聚集将导致待测样本的透光度增强, 以此测定残余的血小板聚集功能。
THANK
活性检测:F XI%: 65.9% ,F X%: 8% ,F IX%: 12.3% ,F VII%: 4% ,F II%: 9.5% 。
患者自述于半月前食用发瘟的鸡,同食其余人无类似症状,发病以来其他症状和一般 情况不详。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MCV: 92.6 fL Hct: 37% MCHC: 325 g/L Hb: 120 g/L PDW: 16.8 fL RBC: 4*10^12/L RDW: 14.8 % WBC: 5.84 *10^9/L PCT: 0.12% MPV: 11.9 fL Monocyte count: 0.19*10^9/L Lymphocyte count: 2.18*10^9/L
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RT) 2、出血时间测定(BT)
二、血小板数量和功能
1、血小板计数 (PCT) 2、血小板释放功能(PR试验 5、血块收缩试验(CRT)
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试验
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检测 2、PGI2代谢产物检测 3、血栓调节蛋白(TM)检测
一般情况: 姓名: 李XX
性别: 女性
年龄: 41 岁
籍贯:湖南湘西
主诉:牙龈出血,胸部瘀斑10天 现病史:患者10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牙龈出血,胸部瘀斑,伴有腹痛,于当地村卫生所
诊断为“贫血”,服用保健品(氨糖)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于x天后出现晕厥,遂于
当地人民医院就诊,凝血功能发现PT 60 sec,APTT 80 sec,腹部B超示黄体破裂,其他 诊疗措施不详。为求进一步治疗于我愿急诊留观,我院BR:Eosinophil count: 0.59*10^9/L ,Eosinophil percent: 10.1% ,余正常;凝血功能:PT: Unmeasured,INR: Unmeasured,APTT: 84.9 sec ,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 (PTA): Unmeasured,凝血因子
Lymphocyte percent: 37.4%
Monocyte percent: 3.2%
F XII%: 90.6%
F XI%: 65.9% F X%: 8%
AT-III: 94.1%
FDP: 1.68 ug/ml
D-Dimer: 0.11 mg/L APTT: 84.9 sec
F IX%: 12.3%
电极阻抗聚集度测定法 VerifyNow 法
血栓弹力图仪检测法
血小板功能分析法
光学比浊法
原理
将血液通过离心方法获得富含血小板的血浆, 采用不同浓度的一系列血小板受体诱导剂(花生四 烯酸、腺苷二磷酸、肾上腺素)刺激富含血小板的 血浆后,由于血小板聚集、沉淀,血浆浊度下降, 经光源照射,其透光率增加,从而测定激活血小板 间的聚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