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志的六大服务功能论地方志的六大服务功能俞慧军《地方志工作条例》第5条明确指出: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履行的职责之一就是“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曾指出:“每地修志,主要目标在于补行政官吏之鉴览,以订其发施政令之方针。
”刘世锋:《浅谈地方志的价值与作用》,《中国地方志》1999年第4期。
李铁映指出:“修志的目的在于用,不仅为当代人用,也为后代人用。
”李铁映:《在全国地方志颁奖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地方志》1997年第5期。
笔者认为,撰修方志是为了经世致用,造福桑梓。
修志的过程,同时也是利用资料服务社会的过程,志书编成出版后,方志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志书,使志书进入社会,进入大众视野,进入寻常百姓家;走向世界,走入国际市场,加入国际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明。
方志的服务功能越大,服务的对象越多,服务的范围越广,方志的社会效益就越大,存在的价值也就越大。
以笔者浅见,在新时了客观翔实的记载。
《沙洲县志》除了记载机构设置演变的情况及历届政府主要领导人的更替情况外,还着重记载了各个时期干部的编制变化情况和分布情况、干部的年龄结构和工龄情况、文化程度、调动和分配情况、退职和离退休情况等,这些为总结干部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提供了资料,从而有利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政府机构的自身建设。
再次,司法、执法的民主化,是小康社会民主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
《沙洲县志》所记载的刑事、检察、民事调解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执政者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司法、执法公开、公正和民主的程度。
新方志服务政治的功能更集中地体现在二轮修志的实践中,二轮修志中对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机构、司法和执法机关、政党、统一战线等方面的客观记载,对一个地方社会中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建设都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多年来,在历届新任市领导上任之时,张家港史志办人员主动将地方志书送上门,为市领导施政决策提供依据。
二、服务经济的功能方志要服务好经济建设,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工具书。
地方志工作的中心任务,概括地说,就是进行地情研究,服务经济建设。
无论是1992年《沙洲县志》的出版,还是正在编修的《张家港市志》(1986~2005年)。
方志的编修工作,实际上是一次广泛、深入的对市情的调查研究,是对这些调查研究的概括和总结,所以讲方志是一个地方经过浓缩了的信息库、资料库、情报库和数据库。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经济建设不仅需要现时的最新信息,还必须与志书中贮存的大量的昔时信息相结合。
因此,二轮修志中,《张家港市志》通过全面、系统地记述全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不仅揭示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对促进全市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2003年,温州客商到张家港市投资,首先到市史志办借阅了《沙洲县志》、《张家港指南》、《张家港概览》等史志工具书,温州客商在充分了解张家港市的经济、文化和投资环境后,才做出了投资建设张家港温州商贸城的决定。
2004年,温州商贸城开业,建成区面积11万平方米。
是年,市史志办编撰的《张家港指南》发行2万册,作为全市经贸洽谈会对外招商和介绍张家港的指定用书,成为全市招商引资和全市人民生活的指南。
后来,《张家港指南》还成为张家港市公安局、市人事局、国泰国际集团等诸多单位对新任民警、新任公务员上岗培训的必备教材。
市暂住人口管理中心、市工商局等部门也先后裁取其中部分材料编印成小指南发给外来务工人员和有关企业。
2005年,市酿酒集团公司生产的“沙洲优黄”在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和“江苏省著名商标”后,该公司又利用市志资料,充实“沙洲优黄”申报“中国名牌商标”的材料,后申报终获成功。
凤凰镇在兴建镇区新道路命名时,利用已出版的《凤凰地名志》、《西张地名志》志书,使新地名的命名更加科学。
三、服务文化的功能方志服务文化的功能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首先,方志文化本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文明进步的结晶。
进入21世纪,张家港史志办以创办的史志网站、史志资料中心、史志简报以及在《张家港日报》开辟的《史志春秋》专刊为载体,成为方志服务文化的有效传导工具。
其次,方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历史精华,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文化工具。
历史上的地方志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更是那个时代文化精华的体现,因此,具有“地方百科全书”之盛誉的地方志以其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区域性,理应担当起记载和传播先进文化的时代责任和历史重任。
张家港市在二轮修志实践中,对文学艺术、群众文化、文化市场、新闻传媒均做了客观翔实的记载,这为未来张家港市发展文学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可资借鉴的资料。
文学艺术都有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二轮编修中的《张家港市志》对群众文化、文艺作品、长江文化艺术展示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材料的记载,为张家港市文化事业、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尤其是对该市兆丰农民艺术团和全市业余文艺宣传队的详细记述中,彰显出张家港文化发展中独具特质的文化现象;而“沙洲之春”、“张家港之春”及乡镇特色文化的记载又把张家港本土文化的鲜明特色融入了时代文化的特质。
二轮修志中对流行在港城的音乐、舞蹈、曲艺等表现形式、特点及其兴衰起伏的记载;对人民群众所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童话、书法、绘画、摄影等文学艺术作品的记载;对历史上各个时期人们在生产斗争、科学实践中遗留下来的实物等重要文物的记载,为今人和后人加以综合分析利用,推动本土文化传承创新,促进张家港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其影响和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四、服务教化的功能自古修志者就十分注重志书的教化功能。
方志要服务好社会,成为提高全民素质的教科书。
无论是已出版的《沙洲县志》,还是二轮正在编修中的《张家港市志》,其教化内涵已超越了志书的范畴,而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沙洲县志》翔实地记载了张家港市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动事迹;反映了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不畏强暴,前仆后继,反对外来侵略,反对封建剥削和政治压迫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排除“左”的干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发展经济,治穷致富,艰苦创业的精神。
《沙洲县志》是一部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而亲切的乡土教材。
笔者认为,方志界是否可以提出一项任务或一个目标,推行优秀地方志书的“五进工程”(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
倘若如笔者所愿,那么,方志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目标定能实现。
事实上,张家港市史志办在志书服务社会功能的开发上已有所建树。
1986年10月,由市史志办编撰的《沙洲人民革命斗争史》出版后,成为全市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
2004年10月,为配合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市史志办对《沙洲人民革命斗争史》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中共张家港(沙洲)地方史》第一卷。
2005年7月,该书出版后,成为全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市关工委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
2005年3~11月,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启动的“走遍村庄——张家港市行政村巡礼”大型新闻行动中,市新闻媒体部门不仅大量利用了市史志办提供的各镇《地名志》资料,还邀请了市、镇史志工作者介绍行政村的历史与文化,使此项活动成功举办。
随后出版的《张家港市行政村巡礼》一书中,50%的文献资料均为史志资料。
2008年10月,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张家港历史文化丛书》(共6册),30%的文献资料是市、镇史志办提供的。
类似以文丛形式并经过精心编撰的历史文化书籍,贴近生活,走进千家万户完全是可能的。
不仅能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亦有较大的收藏价值;同时,还能成为对外交往中互相馈赠的佳品。
五、服务学术研究的功能方志要服务好学术研究,成为专家学者研究一方社会经济发展、人文变化的最宝贵的信息资料库。
尽管方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方志理论体系,方志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制约了方志事业的发展。
尤其在二轮修志全面展开之时,加强方志学科建设的研究,加强方志理论、方志为地方社会及经济发展服务的研究是一项首要任务。
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提高方志服务学术研究的社会功能。
一是要为地方学术机构和政府决策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地方志书。
要为市委党校、市委研究室、市政府、市人大研究室以及在本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提供地方志书。
近年来,张家港史志办先后为沙洲职业工学院、市委研究室、有关经济实体部门的研究机构提供了《沙洲县志》、《张家港市地名志》、《张家港市概览》等志书,为他们研究全市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准确、翔实的资料。
由沙洲职业工学院组织牵头的全国城市发展系列丛书张家港卷的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张家港市史志办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同时也派出专门人员参与编写城市发展的有关篇章。
二是要开展纵向与横向间的学术研究交流活动。
方志以其特有的信息资源优势,开展纵向之间(各种学术研究机构之间)和横向之间(各方志部门之间)的交流十分重要。
笔者认为,要提高二轮修志的质量,加强方志学术研究交流活动已成为一项首要任务。
要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把学术研究的理论成果转化为推进方志事业发展的实践,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和人文发展的成果。
三是要注重吸取国外的优秀方志学术研究成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编地方志书也大量走出国门流传到世界各地。
这些流传到五洲四海的志书,在国际学术研究和交流中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中华文明资料,向世界各国人民宣传了当代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担当了国际交流的“友好使者”的角色,有助于我国在世界上广交朋友,赢得稳定的和平环境以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同时,深入与国外学术机构开展方志学研讨交流,有助于借鉴国外学术界先进的理论研究方式、方法和成果。
两者相得益彰。
方志学术的国际间交流在许多文献中均有记载。
苏州是千年文明古城,张家港有8000年文明史,更应在方志学术研究走向世界的舞台上做出骄人的业绩。
六、服务改革发展的功能《地方志工作条例》第16条明确指出:“地方志工作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应当积极开拓社会用志途径”,因此,作为编撰地方志的工作机构同样肩负着服务改革发展的历史责任。
笔者认为,做好服务改革发展这篇大文章,主管地方志工作的机构是大有可为的。
第一,肩负着献计改革发展的重任。
方志系统人才济济,完全可以自身的修志实践服务于改革发展。
无锡市史志办开展“进企业为企业服务,为企业解难”活动的做法,得到了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