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社区的探索与思考宋怀丽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没有和谐的社区,就没有和谐的社会。
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是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保证,也是社区建设的迫切需要。
构建和谐社区关键在于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这种作用要充分体现在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具体的社区管理事务、细密的群众工作等。
构建和谐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化解各类矛盾,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
一、构建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建立和谐社会是历代仁人志士为之追求的一种崇高社会理想。
无论是儒家主张的“和为贵”还是道家主张的“天人合一”,都深刻表明和谐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它既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从建设和谐社区做起。
1、建设和谐社区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建设和谐社区是一项事关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只有做好这项工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执政能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所谓和谐社区,就是环境整洁优美、社会治安良好、生活方便舒适、人际关系友善、充满蓬勃向上气息的现代文明社区。
其最本质的内涵,就是文明、公正、公平、共富、温和、安定、有序和团结,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妥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积极主动、稳妥有效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进一步弘扬先进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确保政治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建设和谐社区是加强城市管理、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社区稳定是整个城市稳定的基础。
目前,影响社区和谐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城市中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据统计,宁海路社区下岗失业人员365人,而且这部分人员文化素质、技术素质较低,其家庭状况极不稳定;二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问题。
该社区60岁以上老龄人占总人口19.3%;城市低保户及低保户边缘户65户,涉及的家庭人口近200人;残疾人有34人,他们的实际困难急需解决;三是城市外来人员急剧增加,到目前我们社区共有外来人员400多人,他们拖家带口,从事职业极不稳定,各方面素质较差;四是我们社区是一个老小区,环境差,时常出现拆迁、邻里纠纷等问题。
再者,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格局、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社区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这些都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和压力,如果处理不好,解决不当,势必增加城市的不稳定因素。
要建设和谐社区,就要通过社区居委会这个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平台,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体,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区治安,保持社区稳定,这样才能使构建和谐社区落到实处。
3、建设和谐社区是深化社区建设的迫切需要。
社区建设最根本的原则是“以人为本”,而实现社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然是社区建设的目标与方向。
如果我们每个社区都能做到以人为本,那么整个社会的和谐就能够实现。
因此,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中心城区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必须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通过积极探索和谐社区的创建模式、创新形式,加快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二、加强社区党建,发挥核心作用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保证建设和谐社区是社区党组织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任务。
在建设和谐社区中党组织应不断提高建设和谐社区的能力,充分发挥凝聚力、战斗力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社区党建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要在维护社区稳定中发挥作用。
没有社区稳定,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区稳定的工作责任制,积极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路子。
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干群结合,依靠群众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社区党组织在维护稳定工作中,向全体社区党员发出“创平安社区,做模范党员”的号召,社区成立了由党员组成的义务巡逻队伍,把党建工作与社区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和骨干作用,维护地区的治安和稳定,并发动了群众共同参与治安防范,参与人民调解,作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
2、要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发挥作用。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出现多种多样的情况,这是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中难以避免的现象。
首先要消除社区党组织既不是机关又不是企业,一无权、二无钱的模糊观念,进一步提高认识,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好社区党建的特点和规律,把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受群众欢迎的政策法规,宣传好、落实好;其次要对损害群众利益的决策,要分析原因,深入搞好调研,把社情民意及时反馈给各级党组织。
要正视矛盾并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再次要坚持积极疏导,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
执政为民,就要倾听民声、深知民情、顺应民意,带着感情作好群众工作。
在这方面,我们这些常年工作在社区同志的体会是很深的。
3、要在管理社区事务中发挥作用。
社区工作是通过居民自治实现的。
居民自治是指政府管理之外的社会自治,即政府管理行政事务,社区自治组织管理社区公共事务。
社区党组织要把握社区自治组织的方向,把握社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方向,积极推行政务、党务公开。
要深入研究社区管理规律,推进社区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整合社区管理资源,努力形成由社区党组织领导,居委会负责,社区单位、群众参与的社区管理格局,做到社区的事务由社区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就社区居委会而言,要在上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正确引领群众,积极参与,规范管理。
凡是群众自己能办的事,社区就不干预,凡交由社区办理的事,要尽量争取群众的广泛参与;凡是能够无偿提供的服务,要组织好社区志愿者来提供服务。
4、要在开展群众工作中发挥作用。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一大法宝。
社区党组织要善于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因此,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使群众工作寓教于乐,喜闻乐见,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困难问题。
既要办大事,更要办好群众需要解决的小事。
胡锦涛同志曾经明确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
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尽全力去办。
群众工作的关键,就是时刻胸怀工作全局,心装群众小事,时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天职。
时刻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让群众放心,让群众理解,让群众赞成。
建设和谐社区发挥党组织作用要合智、合力、合拍。
心为和谐系,智为和谐谋,力为和谐用,要用热心、耐心、诚心在建设和谐社区中发挥服务作用。
三、拓展社区服务,化解诸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所以社区处在所有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风口浪尖,社区只有防范好了,提前做好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各种问题消化在基层,才能够防患于未然。
拓展社区服务,化解诸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
服务群众必须首先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先受益。
为此,社区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
同时,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互助、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活动,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众解决各种困难。
如,社区居民高清俊,离异,失业多年,技能单一,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儿子高阳正读高中,家庭较困难,社区与结队单位省检察院反贪局联系,开展助学活动,解决了高阳1200元学费问题。
社区还积极努力为高清俊找到工作,每月收入1000元,基本做到生活有保障。
2、关注下岗失业人员,构建社区再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的深化,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面对这些困难群体,社区应积极应对解决,利用城区劳动保障中心、街道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站为网络的三级劳动保障体系。
社区居委会也自觉把再就业服务当作重点来抓,广泛开展“入户摸底,寻岗就业”的活动,为下岗失业人员“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千方百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去年,社区共帮助260多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有效解决了他们的生活来源问题。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位。
社区从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体育活动。
一是成立社区象棋队、腰鼓队、老年合唱团,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全民健身体育宣传活动,在社区居民集中锻炼身体的场所开展体育和健康咨询,开展经常性的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激发了居民健身运动的热情,增强了小区居民的凝聚力。
二是培育了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伍,开展广泛的社区文艺演出活动。
使居民群众足不出院就能得到精神享受,陶冶了居民情操,融洽了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
三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居民文明教育,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假期法律知识讲座、科普征文比赛,未成年教育理论研讨等活动。
4、建立“人民接待调解室”,搭起沟通疏导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社区群众的特殊困难和思想困惑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才能有效维护稳定。
我们以抓好“人民接待调解室”工作为突破口,解决矛盾和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社区服务工作的新方式。
群众的愿望、呼声、烦恼甚至牢骚,都可以到“接待室”反映,社区及时解决,对那些社区无法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呼吁,促使解决问题。
通过开展“零距离访谈”活动,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使社区居民遇事有人管、权益有人护,进一步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
今年以来,我们加强对民愿接待工作领导,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标志标识、统一接待登记本、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接待程序,进一步提高民愿接待工作效率,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
据统计,社区民愿接待室近年共接待群众来访200多人次,化解纠纷150多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近百件,解决就业60多次。
5、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
结合开展创建社区党建示范区活动,我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广泛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义务奉献周、党员群众心连心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