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试题(卷)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试题(卷)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低浓度瓦斯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多为热催化式原理。

2、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中常用的模拟量传感器有: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风速传感器、负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3、传感器信号输至分站理论距离2km。

4、瓦斯爆炸的三要素是指::(1)瓦斯浓度在5%~16%;(2)引火温度为650~750℃且火源存在时间大于瓦斯爆炸的感应期;(3)有足够的氧气,空气中的含氧量在12%
以上。

5、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应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应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被控设备开关的负荷侧应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

6、煤矿监测系统必须有备用电源,当电网停电后,系统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h。

7、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

8、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的全部功能。

9、低浓甲烷传感器的监测范围是0至4%CH4。

10、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常用网络结构的类型有星型和树形、环形。

11、瓦斯的浓度为9.5﹪,爆炸威力最大。

12、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入井的所有设备必须取得“安全仪表检验合格证”、“产品(计量器具)合格证”、“产品(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防爆合格证”和“MA标志”且系统工作稳定、性能可靠运行正常。

13、采用催化燃烧式原理的甲烷传感器,每隔10天必须使用标准气体和空气样进行
调校。

14、安全监控设备的调校包括零点、显示值、报警点、断电点和复电点,控制逻辑、
灵敏度等。

二、判断题:(10分)
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所有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
2、安全监控设备的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制开关的负荷侧。

(×)
3、当班安全监控系统及电缆运行正常,井下安全监测工不必24h值班。

(×)
4、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
5、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线与动力电缆等共用(√)
6、矿井监测系统无须安装避雷器(×)
7、非专职或值班监测系统维护人员不准操作或移动设备(√)
8、馈电传感器是用来监测被控设备的电压(√)
9、地面中心站一般设在调度信息中心(√)
10监测日报表必须报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
三、选择填空(24分)
1、分站至地面中心站之间的传输距离不小于(B)。

A:5㎞B:10㎞C:15㎞D:20㎞
2、矿井监控系统设备的最大巡检周期应不大于(C)。

A:20S B:25S C:30S D:35S
3、按照AQ1029—2007中规定,甲烷传感器应每隔(B)进行调校。

A、5天
B、10天
C、半个月
D、一个月
4、瓦斯监控系统应该双机双备份,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用主机应在(A)内投入工作
A、5min
B、10min
C、30min
D、1小时
5、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和复电浓度分别是(C)
A、>1.0>1.5≤1.5
B、≤1.0≤1.5>1.0
C、≥1.0≥1.5<1.0
D、>1.0>1.5<1.5
6、下列属于开关量设备的是(B)
A:甲烷传感器B:馈电传感器C:风速传感器D:负压传感器
7、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超限报警值为(C)
A:0.5%B:1.5%C:1.0%D:2.0%
8、矿井应配备安全监控设备备件,备用数量不少于应配备数量的(D)
A:5%B:10%C:15%D:20%
9、煤矿安全监控管理机构必须绘制安全监控设备(B)和断电控制接线图。

A:原理图B:布置图C:结构图D:网络图
10、安全监控及检修、值班队员应经(B),持证上岗。

A:矿长指定B:培训合格C:专业培训D:培训
11、安全监控图纸、技术资料的保存时间应不少于(B)年。

A:1B:2C:3D:4
12、中心站应使用(B)电话。

A:普通B:录音C:号码显示D:调度
13、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其瓦斯断电浓度应设为:(C)
A: 1.5%B: 1.0%C:0.5%D:0.7%
14、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须设置:(A)
A:甲烷传感器B:风速传感器C:温度传感器D:压力传感器
15、开采易燃、自燃煤层的矿井,应设置:(C)
A:CO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C:CO和温度传感器
16、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经大于(D)的甲烷冲击后,应及时进行调校或更换。

A:1%B:2%C:3%D:4%
17、低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最少应设置(B)个甲烷传感器。

A:1 B:2 C:3D:4
18、矿井一翼回风和总回风应设置(B)传感。

A:甲烷传感器B:甲烷和风速传感器C:温度传感器D:压力传感器
19、为防止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无法实现甲烷超限断电功能,安全监控设备还必须具有(B)功能。

A:自检B:故障闭锁C:巡检D:风电闭锁
20、矿井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距工作面煤壁的距离为(B)。

A:≤5m B:≤10m C:≤15m D:≤20m
21、井下分站安设时应垫支架,或吊挂在巷道中,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B)。

A:200mm B:300mm C:400mm D:500mm
22、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A)信号。

A:本质安全型B:放大C:模拟D:数字
23、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A)侧。

A:电源B:负荷C:电源、负荷D:监控设备
24、安全监测工入井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C)甲烷检测仪。

A:甲烷便携仪B:一氧化碳便携仪C:光学
四、名词解释(16分)
1、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
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2、传感器
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3、三专二闭锁
井下对局部通风机供电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以确保供电相对稳定;掘进工作面甲烷电闭锁和风电闭锁。

4、故障闭锁
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必须切断该监控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五、问答题(20分)
1如下图所示U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以及掘进工作面(无串联通风)。

(1)请在图中标出应安装甲烷传感器的位置。

(2)写出各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以及报警、断电、复电值、断电范围。

(3)我矿现用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与数量。

(4)我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5)面对存在的问题我该怎么办?
图1U型通风采煤工作面
图2掘进工作面
答:(1)在图中应设置六个甲烷传感器分别为采煤工作面回风巷T1、采煤工作面T2、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T3、采煤工作面进风巷T4、掘进工作面回风巷T5、掘进工作面
T6。

(2)T1安装在采煤工作面回风进入盘区回风口前10-15m处,报警值≥1.0%CH4,断电值≥1.0%CH4,复电值<1.0%CH4,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2安装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到工作面煤壁≤10m处,报警值≥1.0%CH4,断电
值≥1.5%CH4,复电值<1.0%CH4,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3安装在采煤工作面工作面上隅角处,报警值≥1.0%CH4,断电值≥1.5%CH4,复电值<1.0%CH4,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4安装在采煤工作面工作面进风侧,报警值≥0.5%CH4,断电值≥0.5%CH4,
复电值<0.5%CH4,断电范围为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5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与采区风流汇合前10-15m处,报警值≥1.0%CH4,断电值≥1.0%CH4,复电值<1.0%CH4,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6安装在掘进工作面距煤壁≤5m处(非风筒侧),报警值≥1.0%CH4,断电值≥1.5%CH4,复电值<1.0%CH4,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
备。

(3)我矿安全监控系统现使用KJ70N-F型监控分站27台,其中地面使用6台,井下
使用21台。

GJC4型甲烷传感器使用44台。

GTH1000型一氧化碳传感器使用22台。

KGW5型温度传感器使用16台。

KGF2型风速传感器使用10台,其他各类开关量传感器(风门开关、馈电状态、风筒开关、负压等)使用45台。

(4)我矿现安全监控系统存在以下问题(仅供参考):
①人员问题
随着我矿安全监控系统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日常维护、标校需求人员增多,且专业队
伍中少数新工经验不足,业务素质不够过硬,对整个系统运作有一定影响。

②系统设备问题
主要表现是系统部分设备易出故障,备品备件需求量大且不足,例如我矿使用的瓦斯传感器多采用热催化敏感元件,易受井下淋水、粉尘等环境因素影响。

部分传感器要随工作面的推进或搬迁而移动或拆装,难免受人为因素影响。

③目前我矿安全监控系统无专用电源。

停电造成的分站故障次数较多,普遍影响分站备用电源使用寿命,且断电控制不易实施。

(5)各抒己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