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下注型肛周疾病的中医饮食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27T10:21:18.9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8期供稿作者:邰振伟
[导读] 中医饮食护理是中医护理学的重用组成部分,也是辩证施护的重用方法之一。
邰振伟(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肛肠科 021000)
【摘要】中医饮食护理是中医护理学的重用组成部分,也是辩证施护的重用方法之一。
运用正确的中医整体观念及辩证施食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治疗湿热下注型肛周疾病的过程中或康复病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合理安排膳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关键词】湿热下注肛周疾病中医饮食
中医认为,本证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和辛辣醇酒之品,湿热内生浊气下注肛肠或肛肠湿毒热结,气血盛滞,经络阻塞或因中气不足,湿热乘虚下注,郁久蕴酿而成。
肛周疾病多与湿热下注有关。
一辨证选择食物
病症有寒、热、虚、实之分,食物亦有四性五味之别,在饮食调护上应按病症的性质不同,选择相宜之食品。
“四性”,寒、热、温、凉四种不同性质的食性。
“五味”,酸、即苦、甘、辛、咸五种食味。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有的放矢地结合病类、病情、病状、病程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中医饮食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或是巩固、改善疗效,反之,则会影响或是延误病情的治疗。
二饮食宜忌分析
(一)肛周疾病的病人适宜食物
1 蛤蜊:性寒,味咸。
《本草求原》中说:“蛤蜊治五痔。
”蛤蜊肉能润五脏,软坚散肿。
痔疮患者宜用蛤蜊肉经常煮食。
2 螺蛳:性寒,味甘,能清热、利水,治疗痔疮。
《本草纲目》亦云:“醒酒解热,利大小便,治脱肛、痔漏。
”患有痔疮的人,适宜常吃螺蛳。
3 蚌肉:性寒,味甘咸,有清热、滋阴、解毒的作用,适宜湿热痔疮者煮食或喂汤服。
4 泥鳅:补中气,祛湿邪,既营养,又疗痔,久痔体虚、气虚脱肛者宜常食之。
5 鳗鲡:俗称白鳝。
性平,味甘,能补虚羸、祛风湿,对体弱气虚痔疮患者,最为适宜。
6 鳢鱼:俗称乌鱼、黑鱼。
性寒,味甘有补脾、利水的作用,能疗痔疮。
《别录》中早已说它“疗五痔。
”
7 黄鳝:能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亦可疗痔瘘。
《食用中药与便方》亦载:“内痔出血,气虚脱肛,黄鳝煮羹食之,有补气固脱之功。
”
8 猪大肠:适宜痔疮出血脱肛者食用。
古代治疗痔疮的效方,也常用到猪大肠。
9 野猪肉:性平,味甘咸,不仅能补虚弱羸瘦,又能疗痔疮出血,对患有慢性痔疮出血者最宜。
10 柿饼:性寒,味甘涩,能清热、润肺、涩肠、止血,尤其适宜痔疮出血者食用。
《本草纲目》记载:“白柿治痔漏下血。
”
11 香蕉:性寒,味甘,能健胃清肠、消肿解毒,对肛肠疾病患者,如便秘、肠炎、痢疾、痔疮等,均有效益。
12 榧子:又称香榧。
有润肺滑肠、通便化痔、杀虫消积的作用。
13 韭菜:有行气、散血的作用,韭菜含粗纤维较多,而且比较坚韧,不易被胃肠消化吸收,促进大肠蠕动,防止大便秘结,故对痔疮便秘者有益。
14 蕹菜:又称空心菜、空筒菜。
性寒、味甘,有治疗便秘、便血、痔疮的作用。
蕹菜对痔疮病人大便经常干结者,最为适宜,
15 菠菜:性凉,味甘,有养血、止血、润燥、滑肠、通便的作用。
16 丝瓜:性凉,味甘,能清热、凉血,适宜痔疮出血者食用。
17 黑木耳:性平,味甘,善能凉血止血,有治疗血痢、便血、痔疮的作用。
《本草纲目》载黑森耳治痔。
18 槐花:槐树的花朵或花蕾可供食用,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也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痔疮药物。
19 胖大海:性凉,味甘淡,有清热、润肺、利呖、解毒的作用,痔疮便血者宜用胖大海泡茶频饮。
(二)肛周疾病的病人禁忌食物
在肛周疾病护理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临床上许多疾病难愈,或愈而复发,不少是与不注意饮食禁忌有关。
辣椒:性热,味辛,痔疮患者切忌多食久食。
《药性考》中认为辣椒多食动火,并告诫:“久食发痔。
”
胡椒:为性燥、味辛大热之调味品。
《本草备要》、《本草经疏》、《本草经疏》中都分别强调:“多食发疮痔”;“痔漏诸证,切勿轻饵,慎之慎之”; “血证痔患皆忌之。
”
生姜:最为常用的辛温调味食品,因其辛辣助火,故痔疮之人法当忌食。
《本草纲目》中还说:“食姜久,积热患目。
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发甚速”。
莼菜:根据前人经验,患有痔疮者,应忌食之。
如《千金?食治》中指出:“莼菜,多食动痔病。
”《本经逢原》也记载:“莼性味滑,常食发气,患痔漏皆不可食。
”
芥菜:俗称雪里蕻。
性温,味辛。
《本草纲目》也有告诫:“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甚,耗人真元,发人痔疮。
”
白酒:俗称烧酒。
凡患有痔疮疾患者,无论内痔外痔,切忌多饮烈性白酒。
明?李时珍曾说:“烧酒,纯阳毒物也,与火同性。
”并说“与姜蒜同饮,即生痔也。
”《本草衍义补遗》中也认为,经常饮酒之人,病深即发内痔。
雉肉:又称野鸡肉,也属发物。
如唐?孟诜曾说:“雉肉在九月至十一月稍有补,他月则发五痔。
”《随息居饮食谱》也说:“多食损人,发痔”,
食盐:饮食中还应该控制盐的摄入量,过量的盐会使体内液体停滞于循环系统,造成肛门及其他地方的静脉隆起,使痔疮病情加重。
高脂肪: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可使大便排泄缓慢,从而导致便秘,使痔疮病情加重
三饮食适量
饮食虽能维护人体的生长发育,但如果饮食失宜、饱饥无常也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济生方?宿食门》中说的:“善摄生者,谨于和
调,一饮一食,使入胃中,随消随化,则无滞留之患;若禀受怯弱,饥饱失时,或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瓜果菜,停蓄胃脘,遂结宿滞,轻则吞酸呕恶,胸满噎噫,或泄或痢;久则积聚,结为癥瘕,面黄赢瘦,此皆宿食不消而主病焉。
”说明了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瓜果菜,或肥甘厚味无度,或暴饮暴食等均可导致疾病发生。
四讨论
中医治疗历来重视食疗,《内经》中强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又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说明药物配合饮食治疗,既可减少“毒药”对人体的损害,又能补精益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对肛周疾病进行中医饮食调护,能有效地减少食物对患部的刺激,还能通过食物增加营养,增强抵抗力,并根据肛肠疾病多为湿热下注的特点,通过中医饮食调护,达到祛湿除热之功效,从而起到一个调理肠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2]赵其光.《本草求原》.
[3]李时珍.《本草纲目》.
[4]赵学敏,编著.《本草纲目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