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
危急值报告及报告单交接流程
1.检验室接到急诊标本后,应立即进行检测,快速准 确的报告结果。并将报告结果以电话形式通知临床。 2.检验人员在检验中发现危急值时首先检查当日室内 质控结果或标准管测定值,无异议时对标本进行复查; 复查后仍在危急值范围内,即可确定此项结果为危急 值。 3.确定为危急值时,检验人员首先与临床科室取得联 系,咨询标本采集时间及部位,了解标本是否符合采 集规范,核查无误者即向临床科室通报此项检验结果 为危急值,同时在化验单上注明“建议复查”字样, 并在30分钟正式发出报告(化疗病人与血液病患者 除外)。
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临床科室) 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临床科室)
包括的项目: 接收报告时间及方式 报告人 接收报告人 涉及患者科室、姓名、ID号 报告内容 医生签名 报告单发放时间 报告单接收人
危急值报告记录本(检验科) 危急值报告记录本(检验科)
包括的内容: 报告时间及方式 报告人 接收报告科室及人员 涉及患者姓名、ID号检验项目 危急值报告内容 报告单发出时间 报告报告单的发放:急诊检验结果应在电话通知临床医生 后30分钟内出具正式报告,此报告可由护士或患者 家属到急诊检验室领取,发放此报告时应在急诊检验 登记本中做好记录,发放时间应记录到分钟。 8.出现危急值的检验结果,先由检验人员电话通知临床, 8. 正式报告单可随同其他报告一并由专人发放到临床科 室,双方人员需在发放检验单记录本中签字确认。
4.临床科室在接到检验人员危急值报告后 应针对报告结果对病人病情进行分析,制 定相应诊疗计划。并应定期复查,直至不 确定为危急值为止。 5.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对发出及接收危 急值报告者,均应做好记录,
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各种检验危急值的范围: 白细胞:≥50×109 /L; 血小板:≤50×109 /L; 血红蛋白:≤30g/L; 凝血酶原时间(PT):≥60秒;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120秒; 纤维蛋白原(FIB):≤0.5g/L; 血糖:≥25mmol/L或≤2mmol/L; 血钾: ≥7mmol/L;或 ≤2.5mmol/L; 尿素氮:≥20mmol/L; 血气:≥7.8或 pH≤7.0 血气二氧化碳(CO2):≤15 mmol/L或≥32mmol/L。
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
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急诊检验结果或普通检验达 到的规定的异常范围时的检验结果。医院 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2.检验科应为急诊、手术病人、各类重症 监护病人提供全面、细致的咨询报告。 3.检验过程中发现危急值时,检验人员应 立即向临床科室报告,并做好记录。
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及报告单交接流程
4.检验科报告危急值同时,应做好报告的记录工作, 并按规定保存检验标本备检。一般急检标本保存24 小时,血液标本保留一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标本 冰冻保存2个月。 5.一旦确定危急值后检验人员要认真做好交接班,下 一班次接到该患者标本时应按危急值处理,直到不确 定为危急值为止。 6.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接到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后,应在 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中做好登记,并立即通知主管医生, 为临床诊断提供预警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