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学复试的试题(回忆版)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影响银行资本需要量的因素。
2.什么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管理的方法?
3.什么是有问题贷款?判断与处置?
4.利率风险的衡量与资金缺口管理的方法。
证券投资学
1.证券市场的功能。
2.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
3.证券价格的基本影响因素。
答案部分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学复试的试题(回忆版)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影响银行资本需要量的因素。
答:银行所需要的资本数量,并不完全由银行主观决定。
在银行业务经营活动中,影响银行资本的需要量的因素主要有:
(1)有关的法律规定。
各国金融监管部门为了加强控制与管理,一般都以法律的形式对银行资本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如新设银行的最低资本额、资本资产比率、自有资本由与负债比率等。
(2)宏观经济形式。
经济形式状况对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具有直接影响。
如果经济周期处于繁荣阶段,经济形式良好,银行存款会稳步增长,挤兑的可能性很小,债务人破产倒闭的可能性也较小。
因此,在该时期银行资本的持有量可以少于其他时期。
此外,银行所处地区的经济形式也对资本需要具有很大影响。
一些地区性银行或主要业务相对集中的银行在确定资本持有量时,除考虑整个国际的经济形式外,还要顾及本地区的形式。
(3)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从负债看,不同的负债流动性不同,从而需要的资本持有量也不同。
例如,对活期存款等流动性较高的负债,银行就必须要保存较多的资本储备,而对于定期存款等流动性降低的负债,银行持有的资本储备可以相应减少。
从资产看,银行资本受资产质量的制约,如果银行质量高,则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较小,银行只需保持少量的资本储备,反之银行的资本需要量就要增大。
(4)银行的信誉。
资本多少是决定一个银行信誉高低的重要因素。
同样,信誉的高低也影响银行应该持有的资本数量。
如果银行的信誉较高,公众对其比较信任,愿意将自己的资金存入该银行,则该银行就会有较充裕的资金来源。
当经济形式发生动荡、金融体系不稳定时,由于银行信誉高,存款人不会大量提出现金,该银行也就不必保持大量的资本来应付资金的外流。
2.什么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管理的方法?
答:(1)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是指通过调整银行资产负债的数量和结构,以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的管理方法和模式。
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原则主要有:进取型原则;保守型原则;成本最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