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厂房垃圾坑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2、施工设计图R121—JSG13、国家现行的验收规范及电力行业的操作规程、验收标准二、编制目的:考虑垃圾基坑工程工期紧,施工程序复杂、工作量大、砼底板及墙板抗裂、防渗漏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及安全隐患,为了保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及电力行业的验收标准、在保证安全、进度的前提下进行此单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
以求达到有效的施工衔接,最大限度利用机械优势,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工期达到业主的要求。
三、工程概况:1、垃圾坑材料:地基换土3: 7级配碎石、垫层采用C15砼,其余为C30砼,加8%CMA 三膨胀源抗裂剂,抗渗等级为S8,底板砼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它部位砼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另加0.9kg/m3 工程纤维(1 8微米)。
2、垃圾基坑底板及墙板裂缝、防水、防腐等级要求及其他质量要求:底板和墙板的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0.2mm防水等级为二级,垃圾基坑内表面按强腐蚀等级防护处理,±0.000 以下涂环氧沥青厚浆型涂料两遍, 6.000m 以下内表面为“五布七油”(玻璃钢布不小于5层)加玻璃鳞片涂料(涂层厚度每层不小于300微米),6.000m以上内壁为“三布五油”(玻璃钢布不小于 3 层),垃圾基坑外表面± 0.00 以上 1 : 2 水泥砂浆分层抹面厚度20。
四、施工方案本施工方案中基坑土方开挖、-8.00m 深基坑边坡护坡、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墙板支模(包括支模排架搭设)、混凝土的拌料、外加剂、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及墙板混凝土的浇捣、底板混凝土的抗裂、基坑内表面防腐。
1、定位放线:根据1-1/1-A 轴线桩和1-12/1-A 轴线桩定出垃圾基坑的位置,挖土放坡系数为1:0.5 ,每个台阶的宽度为 1 米,放出挖土上口灰线和下口灰线。
2、基坑挖土:(1)垃圾贮坑:土方开挖分两个标高,放坡系数1: 0.5,第一台阶标高为-2.1m,第二次挖土标高至基坑底,即-5.70-6.00m (已含300 厚级配碎石石垫层)。
完成面标高:G轴线区标高为-5.70(宽2.80m,已加操作面宽度)。
D轴线墙位区标高6.00m, D轴向外向C轴线方向基底加深至-6.10m,沟底加操作面宽为 5.15m。
(2)渗透夜池:土方开挖分三个标高,放坡系数1:0.5,第一台阶挖土标高-2.1m,台阶宽度1m第二台阶挖土标高-5.7m,台阶宽度1m第三次挖土至基底,标高为-8.000m基坑底成型尺寸:按定位控制桩定出的结构底板外边线,贮坑坑底尺寸为沿底板成型外边均外放60cm (坑底尺寸见附图:垃圾储坑坑底尺寸)基坑挖土流向:垃圾基坑以8/G 轴线2/A 轴线和1/G 轴线向2-3/A 轴线方向退挖,在2-3轴线之间留一条施工便道,坡道夹度小于30o,在垃圾坑土方挖至-5.000m 再进行渗透液池土方的开挖。
坡道作用为满足第一批土挖完后,渗透液池的第二次挖土(-5.3〜-8m)的出土需要,待回填沙石完成至 3 轴时清除坡道, 挖机从下边边挖边向后上方退出。
(3)挖机分层挖土:由于坑底标高在-5.70m~-6.00m,所以挖机挖土分梯步进行,先挖1.7m 深、宽8—10m的第一层土。
挖土机安置在-2m的作业面上,进行-2.0m —5/6.3m 之间的土方开挖并装车外运。
第一次开挖 1.7m 深后,四周留置宽度 1.5m 的平台,再向下开挖,形成分层放坡。
当土坑底平开挖完成1/3时或大于等于15m时,用挖机挖出夹角小于30度的坡道让ZL08装载机下坑进行拾挖(除1 —2轴工程车坡道),人工配合扦土。
在渗透液池中间利用设计原有的集水井来进行垫层施工前坑内排水,在垃圾储坑沿G轴线、D轴线深基础槽沟内设二到三个临时集水井1000mm*1000mm*300r ft于垫层施工前排水。
基础土方扦土到设计标高时,立即报监理单位组织业主、设计单位、地质等部门对基坑进行槽验。
验槽合格后立即进行级配砂石垫层施工。
坑上口在坡角外设500mm处设高200mm勺档水土墙,阻止地面雨水及施工用水流入坑内,离坑外3m外设引水沟,及时排除地面积水,以保证不因为地面积水引起坑基边坡土方的滑坡。
在垃圾储坑坑底接近完成,行车坡道挖除前,将-8.00 标高的渗透液池的土挖出。
渗透液池挖土从南向北退出,竖向分三段放坡,即同大片坑一样在自然土表下 1.7m 处挖出一个1—1.5m 宽的平台,向下开挖到垃圾储坑同位置时,在渗透液池坑的其它东、南、西三个面再留出 1.5m 宽的平台,平台标高为-5.70m,再向下挖土至-8.00设计坑底标高。
在垃圾贮坑西端挖土时①将CT1钢架基础一同挖出,三只钢架基础基坑面-5.8 m。
②将布置一D轴横向位置的吊车基础一同开挖,考虑吊车荷载,为减少吊车基础对池壁形成的侧面压力,吊车基础底面标高为-3.8m (基底面同墙剪力角上线在同一水平面上),吊车基面至自然地面,在池外侧回填前用370 墙予以围护。
机械配备:挖机:2台EX200型挖机,抓斗选用1立方米;土方运输车:5—6 辆,20t 自卸车,具体用车数量视卸土地点近远随机调整;装载机:小车ZL08A用于随挖机拾土,大车ZL30型用于堆土场土。
挖土方总方量:垃圾基坑及排水沟仓区土方9500立方米,渗透液池区为800 立方米。
土方共计10300 立方米左右,装运方量9300*1.2=12360 立方。
3、深基坑护坡:考虑渗透液池的基底标高为-8.000m, 属深基坑,加上施工周期较长,出土0.000m约2个多月,期间多雨雪天,为了确保基坑边坡土方的稳定,保证深基坑在施工期间的土方不滑坡、不塌方,须对基坑土壁采取一定的支护措施,采用边开挖边进行坑壁的防护,土方边坡支护采用细石混凝土加钢板网护坡。
(1)护坡范围经现场实量,护坡:总长37m高6m护坡的起始标高为-8.00m —-2.1m。
(2)施工方法:在机械挖土完成后,对基坑壁进行人工修正,铲平,基坑护坡采用细石混凝土加钢丝网人工浇灌砼护坡,以间距600mn S直坑壁打入1m长巾16的短钢筋,然后在坑壁表面设置钢丝网片,短钢筋与钢筋网片采用#18 或#20 铁丝绑扎牢固,以保证整体稳定性,再在设置好钢丝网片的坑壁上粉60—80厚的C20细石砼。
基坑混凝土钢丝网护壁施工流程:定位打钢筋一安装钢筋网片一钢筋网片绑扎一灌浆粉刷。
(3)基坑护坡计算护坡采用60厚C20细石砼,锚杆采用间距600,长0.8m的①16螺纹钢。
护坡按im面积进行验算,具体验算如下:锚杆锚固段长度La=KNt/n八d E Qs =1.8*0.07*2500/0.8*3.14*16*10-3*2*0.6=0.791 (m)<1m护坡砼厚平均70,总计锚杆长1m满足锚固要求,安全。
4、级配砂石回填:(1)地基换土、回填级配碎石方量:大池430 立方米、渗透液池20 立方米,压实后为450 立方米,实际需用量大约为560 立方米。
进料量:粗砂170 立方米,碎石392 立方米(级配为20—35)。
(2)机械配备:挖机配备: 2 台小型挖机,抓斗选用0.6 立方米;工程汽车:配备4辆,20t工程运输专用车。
装载机:小车ZL08A用于随挖机拾土,大车ZL30型用于堆土场土;平板振动夯:用以级配碎石回填层夯实;水泵:杨程30m潜泵3台(用于洒水)。
(3)回填:基坑挖土完成后,经设计院、地质勘测、业主、监理地基验槽合格后,立即进行级配砂石的回填,具体方法:用挖机在坑内将砂石分堆料按3/7 进行混合搅拌并对砂石适度洒水,使砂石混合料搅拌均匀,砂石混合料用挖机进行铺填,并对表面回填料细平,考虑基坑面积较大,用电动打夯机进行级配碎石的压实,既费时又达不到最好的效果,所以采用20T 振动式压路机对级配碎石进行洒水碾压,在压路机压不到地方的碎石用振动式电动打夯机夯实。
分层回填后的级配碎石密实度不小于0.96 ,用灌砂法测试。
级配碎石回填时的标高控制:碎石回填前,在基坑回填砂石的范围内纵横方向每5m设一木控制桩(木桩50*50*600/700mm),并用水平仪按底板坡度分别测出各桩点位置砂石铺垫的高度以控制砂石垫层的表面平整度。
6、垫层施工:(1)垫层材料:垫层将采用商品混凝土汽泵输送,垫层设计厚度为10cm垫层面将满足设计标高并符合结构放坡的要求,垫层的强度等级为C15垫层混凝土方量为150m3。
(2)垫层施工的要点:A 、确保设计厚度。
B、满足坡度要求。
C、注意几道深坑槽边坡位置的正确。
D由于排水沟底有坡度,所以此处深基槽也要进行放坡。
E、保持平整度,底板中间做好高程控制样墩。
F、垫层施工时在渗透液池内临时设置一个集水坑(1000*1000*300mm)基坑底板的防腐处理:G待砼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并干燥后,根据设计要求,在垫层面涂刷两遍环氧沥青厚浆型涂料进行防腐处理。
6、基坑底板施工放线:垃圾基坑底板定位放线的精确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垃圾基坑位置的正确与否,为了保证垃圾基坑放线的精度及正确性,采用全站仪与经纬仪相结合进行测量定位。
根据定位桩,放出主轴线及基础底板的外边线、AKL BKL柱、墙板、排水沟、垃圾储坑排污水孔等位置,用墨斗弹出边框线并用红色油漆做好标记。
7、钢筋工程:(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本基坑墙板、柱子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底板、梁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或双面搭接焊,直径大于22 的钢筋采用丝扣直螺纹连接。
(2)钢筋的保护层和同一截面接头数量:受力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底板面、坑池壁位35,底板底、梁柱均为40mm墙板、柱子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不大于50%底板、梁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超过25%。
(3)施工顺序:承台—大底板—柱子—墙板(4)承台钢筋绑扎:承台钢筋下料必须考虑桩顶伸入承台10cm承台底板钢筋保护层必须使承台钢筋笼子保持水平,稳固。
桩伸入承台钢筋的锚固长度必须达到45d。
(5)底板钢筋绑扎:先铺底下层钢筋,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把短向钢筋放在下面,长向钢筋放在上面,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都必须绑扎牢固,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移,板底下层钢筋绑扎完成后,放置底板钢筋保护层,垫块的间距为1m左右。
上层钢筋绑扎完成后,摆放钢筋马凳,然后绑扎中间层钢筋,为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钢筋马凳下铁垫在下层钢筋网片上。
根据底板上弹好的柱子及墙板插筋位置线和底板上层钢筋网上固定的定位框,将墙柱伸入底板的钢筋绑扎牢固,并在主筋上(底板上约500mm)绑一道固定筋,墙板、柱子插入底板钢筋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
为防止墙板、柱子的插筋倒向一边,采用钢管临时支撑体系。
(6)柱钢筋绑扎:柱子钢筋搭接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大于22 的钢筋采用丝扣直螺纹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