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服务中心调研报告

行政服务中心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行政服务中心调研报告篇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进一步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调研报告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XX]2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20XX年9-10月,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韦文明带领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科室负责人,先后到宜秀区、迎江区、大观区、市直部门、相关企业及县(市)行政服务中心调研,并先后赴省政务服务中心、蚌埠、池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学习考察。

现将调研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市行政服务中心基本情况市行政服务中心于20XX年7月开始运行,内设办公室、业务科、督查室,市纪委、监察局设立的投诉受理中心(经济110)的在中心办公。

目前服务大厅有39个部门单位(含便民服务单位)进驻,共有80多名窗口工作人员,涉及行政审批事项280项。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审批效率不断提高1、精简项目。

全市市级各行政审批机关共向市政府上报的635项审批项目,经过清理市级共保留280项审批项目(行政许可事项221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59项),保留备案项目81项。

2、规范程序。

通过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审批行为,推动依法行政的规范化建设。

中心制定和完善了20多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促管理,对具体的任务和权责进行分解细化,逐项落实,强化内部管理,尤其在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超时默认制、一次性告知制、并联审批制方面富有成效,增强了对窗口管理工作的能力。

3、提高效率。

通过开展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部门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部门审批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所有行政审批项目进驻中心到位,行政审批职能授权到位)工作,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结时限由改革前的平均法定时限21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结效率比法定时限提速10%,即办件比例达到58%,提高16%,窗口现场办结率大为提高.4、方便群众。

通过实行并联审批、全程代理、开通重大建设项目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方便了群众。

如工商局、质监局、国税局、地税局通过改善网络办公环境、优化办公流程、拓展服务方式等多种措施,实行企业“一条龙”服务,实现了纳税人到中心“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

(二)行政服务行为不断规范1、完善制度。

中心建立了《工作规范》、《考核办法》,以及一整套与之相配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行政服务格式文本。

编印规范化的服务指南,建立规范化的公示制度,办事程序等,确保了中心工作有序运作。

2、加强监管。

中心把群众评议作为对窗口和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利用机关效能建设督查和投诉渠道,发现问题及时严肃查处,严格执行效能告诫制。

还聘请社会各界人士为中心特聘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

3、强化管理。

充分发挥督查科室的职能作用,建立值日、巡视、考勤考核制度;开展“红旗窗口”、“先进个人”、“星级争创”等评比活动,建立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中心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为宗旨,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通过这次调研和考察学习,我市所辖县市和省及兄弟地市在政务服务方面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不少经验和做法对加强我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

推行“两集中,两到位”能有效地克服政府部门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管、重审批轻服务、重权力轻责任等现象,能有效地克服审批职能分散、审批环节多、审批周期长等弊端;它是行政服务中心当前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一站式平台的关键,是推行其它审批方式的前提和基础。

从这次考察的蚌埠、池州等地方看,都已实行“两集中,两到位”。

蚌埠市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后,中心改变了“只挂号、不看病”现象,行政审批承诺件承诺提速达54%,现场办结率从过去的不足30%,提高到98%,群众评议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

“两集中,两到位”的落实,使各部门各单位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成为了“一站式”的行政审批平台,各部门各单位行政审批效率、现场办结率、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企业设立注册登记实行“一表通”。

企业登记“一表通”:通过整合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的相关职能,利用计算机企业设立注册登记“一表通”软件,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登记、信息共享、一口收费、一次送达。

蚌埠、池州和我市宿松县推行企业登记“一表通”后,申请人只需填写一遍信息,即可到各相关窗口办理审批事项,减少了申请人咨询和填表时间,如今“一表通”已将目前申办企业所需要的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职能部门的7张申报表简化为1张申报表,将需要重复填写的基本信息由原来的293项减少为43项,总体填表时间从累计几个小时减少到十几分钟。

同时,“一表通”的推行还可以有效实现信息共享,申请人信息录入后,相关的审批窗口都能通过联网计算机看到申办企业的信息,保证了信息的一致性、规范性和可复用性。

各地实施“一表通”后,企业办理完名称预核准和前置审批,很快就可以完成注册登记,拿到“四证一章”: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登记证、地税登记证和印章,原来各窗口都要对资料录入,办理四证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需3个小时,现在只需40分种就能办结。

(三)基建和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推行“一表制”。

基建项目“一表制”就是把基本建设涉及的部门集中在政务服务中心一个平台上对外服务,实现审批项目和收费标准一张表公布,做到在审批环节上,一个窗口受理,一张表告知所需材料,一次性并联审批;在收费环节上,一张表公布标准,一支笔审定类型,一次性收取税费。

实行联合受理、联合图审、联合验收、联合收费。

投资项目实行并联审批,牵头单位“统一受理,抄告相关,集中研究,同步审批、限时办结”。

蚌埠在加快投资项目落地上成效明显,由于此项工作难度很大,群众十分关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多次召集十几个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会议研究论证后,下决心实施。

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行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审批中推行收费“一表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基本建设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分类别标准表〉〉、《工业项目基本建设和房地产项目审批流程图》,不仅实现了行政审批与中介服务机构的同台服务、相互衔接,更使得审批主体、办事流程和依规收费高度集成和规范,使项目落地速度更快,总承诺时限(包括中介审图和检测服务)仅为35个工作日,比以前压缩了近50%。

此举受到了国家预防腐败局、省纪委、省公开办的充分肯定,窗口办篇二:行政服务中心五年工作调研报告莱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总结及下步打算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过去的五年,是市行政服务中心稳步发展的五年。

“中心”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一二三七”总体工作思路,以公开、便民、廉洁、高效为目标,切实加强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逐步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群众的窗口,树立了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中心”先后被评为烟台市“行政服务先进窗口”、莱州市“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并被授予“阳光行政,贴心服务”服务品牌。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各级领导重视,行政服务中心成为阳光政府的窗口过去的五年,市委市政府始终关心和支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把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环节,从政策和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及时研究解决“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行政审批工作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强化服务功能,不断创新运行体制和机制,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各有关部门作为服务窗口的后方,能够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基本做到了项目进厅到位,职能调整到位,权力下放到位,让窗口能办事、办成事,提高了窗口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中心逐步成为群众满意、优质高效的文明服务示范窗口。

二、自身建设不断完善,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健康发展为规范行政审批工作,“中心”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先后建立了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重大事项联合审批以及审批工作“一审一核”制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提高了行政审批服务水平,有效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受到群众欢迎。

在内部管理方面,“中心”明确职责,强化措施,修订完善了监督管理办法,实行严格的上下班指纹考勤、请销假和空岗查纠等管理考核,对各窗口的限时承诺、办理结果、收费管理、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严格督查,定期通报,提高了“中心”规范化管理水平。

同时,“中心”着力抓好“四德工程”建设,着力培育干部职工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文明规范的职业操守和奉献爱心的传统美德。

不断加强礼仪和法律知识学习,提高干部自身素质,为依法行政、高效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三、大胆改革创新,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心”把服务大局、服务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充分发挥“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的服务平台优势,完善与“一站式”服务相配套的运行机制。

重大审批事项采取并联审批制,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联合会审,同步审批,限时办结,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审批时限。

积极推进授权力度,通过实行行政审批“一审一核”制,办事窗口处理审批事项的能力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有效解决了“两头跑、两头办”的现象。

紧紧把握企业和群众需求热点,完善工商登记、外商投资、建设项目方面的工作流程,建立起三条绿色高速服务通道,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积极协调行政职能部门,充实“中心”办事项目,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先后引进了与行政审批工作紧密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项目代理公司,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20XX年至今,“中心”共办理各类审批事项13.7万多件,受理咨询10.7万多人次,未出现一例违规审批和审批延期,深受基层企业和群众欢迎。

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中心”把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作为推进行政审批工作的重要环节,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把窗口工作置于全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促进窗口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热情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