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1、两种核酸及其分布
2、DNA的分子结构 3、RNA的分子结构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4
1、两种核酸及其分布
核酸有两种: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两种核酸的主要区别如下: (1) DNA含的糖分子是脱氧核糖,RNA含的是核糖;
(2) DNA 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 (A) 、胞嘧啶 (C) 、鸟嘌呤 (G)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2
(二) DNA构型的变异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3
3、RNA的分子结构
RNA 是由四种核苷酸组成的多聚体。它与 DNA 的不同,
首先在于以 U 代替了 T ,其次是用核糖代替了脱氧核糖。
绝大部分RNA以单链形式存在,但可以折叠起来形成若
第五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பைடு நூலகம்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
目 录
第一节 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证据
第二节 DNA的分子结构与复制
第三节 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概念与发展 第四节 遗传工程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
第一节 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证据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5
(3)、一条DNA链连续合成,一条链不连续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6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7
真核细胞染色体端体的复制:原核生物的染色体
大多数为环状,而真核生染色体为线状,在DNA的 末 端 存 在 特 殊 的 结 构 , 并 在 含 有 RNA 的 端 体 酶 (telomerase)的催化下完成末端的合成。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45
1、遗传密码
(7) 遗传密码的通用性:
除线粒体等极少数情况外(表3-4),遗传密码从病毒到 人类是通用的。
1980年以来发现某些生物的线粒体tRNA在解读个别密码子时,有不 同的翻译方式。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46
2、蛋白质的合成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的复制 赋予DNA(基因)具有储存、复制、传递 遗传信息的功能。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9
遗传密码与蛋白质的翻译
1、遗传密码
2、蛋白质的合成 3、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2017/3/14
2、原核生物DNA合成 3、真核生物合成的特点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6
1、DNA复制的一般特点
(一) 半保留复制:
Watson 和Crick发表了DNA双螺旋模型之后不久,
于同年又紧接着发表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复制机理, 这一建立在碱基互补基础上的机制为转录、修复、 重组、分子杂交等奠定了基础。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1
(三)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2
结 论
核酸是生物遗传物质, DNA是生物主要的遗
传物质,而在缺少 DNA 的生物中, RNA则为 遗传物质。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3
第二节 DNA的分子结构与复制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0
(三)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
Frankel-Conrat, 和 Singer 把 TMV 的 RNA 与另一个病毒品系
(HR, Holmes ribgrass) 的蛋白质,重新合成混合的烟草花 叶病毒,用它感染烟草叶片时,所产生的新病毒颗粒与提供 RNA的品系完全一样,亦即亲本的RNA决定了后代的病毒类型 (图)。
29
(二)DNA复制的过程
(1)、DNA双螺旋的解链
(2)、DNA合成的开始 (3)、在复制叉处,一条DNA链连续合成,
一条链不连续合成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0
(1)、DNA双螺旋的解链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1
(2)、DNA合成的起始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6
2、DNA的分子结构
(一) DNA的双螺旋结构
(二) DNA构型的变异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7
(一) DNA的双螺旋结构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8
(一) DNA的双螺旋结构
1953 年,瓦特森 (Watson, J. D.) 和克里克 (Crick, F.)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表11-1)以及对DNA分子的 X射线衍射研究的成果 (图 3-6) ,提出了著名的 DNA 双螺 旋结构模型(图3-7)。
这个空间构型满足了分子遗传学需要解答的许多问题
DNA 的复制、 DNA 对于遗传信息的贮存及其改变和传 递等,从而奠定了分子遗传学的基础。
2017/3/14
其最有效的波长均为260nm。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5
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一)细菌的转化
(二)噬菌体的侵染
(三)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6
(一)细菌的转化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7
(一)细菌的转化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9
(一) DNA的双螺旋结构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0
(一) DNA的双螺旋结构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1
(一) DNA的双螺旋结构
假设某一段 DNA 分子链有 1000 对核苷酸,则该段就
可以有 41000 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形式, 41000 种不同排 列组合的分子结构,反映出来的就是41000种不同性质 的基因。因为现在已经知道基因是 DNA 分子链上的 一个区段,其平均大小为1000对核苷酸。
它是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还有少量的 DNA 存在于细 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内。
RNA 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核内则更多地集中在核仁上,
少量在染色体上。细菌也含有 DNA 和 RNA 。多数噬菌体只有 DNA ;多数植物病毒只有 RNA;动物病毒有些含有 RNA ,有些 含有DNA。
多倍体系列的一些物种,其细胞中DNA的含量随染色体
倍数的增加,也呈现倍数性的递增。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4
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
DNA在代谢上比较稳定。细胞内蛋白质和RNA
分子与DNA分子不同,它们在迅速形成的同时, 又不断分解。
用不同波长的紫外线诱发各种生物突变时,
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 生物的染色体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物。 核酸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在染色体中平均约占27%;
其次是核糖核酸(RNA)约占6%。
蛋白质约占66%,主要有组蛋白与非组蛋白两种。其中组蛋
白的含量比较稳定,根据细胞的类型与代谢活动,非组蛋白 的含量与性质变化较大。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43
1、遗传密码
(4) 遗传密码间存在简并(degeneracy)现象: 除二种(trp, met)氨基酸外,所有氨基酸都有一种以上 的密码子编码。 一种氨基酸具有一种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称为简并。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DNA双链解开后,接下去就可以进行DNA的合成。在
DNA合成前,以DNA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 在一种特殊的RNA聚合酶-DNA引物酶(DNA primase) 的催化下,先合成一段长度为5-60个核苷酸的RNA 引物,提供3’端自由-OH。然后,在DNA聚合酶III 的作用下进行DNA的合成。
翻译就是mRNA携带着转录的遗传密码附着在核糖体
(ribosome)上,把由tRNA运来的各种氨基酸,按照 mRNA的密码顺序,相互联结起来成为多肽链,并进 一步折叠成为立体的蛋白质分子的过程。
干双链区域。在这些区域内,凡互补的碱基对间可以 形成氢键(图3-10)。
但有一些以RNA为遗传物质的动物病毒含有双链RNA。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4
3、RNA的分子结构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25
第三节 DNA的复制
1、DNA复制的一般特点
和胸腺嘧啶(T);RNA含有的碱基前三个与DNA完全相同,只 有最后一个胸腺嘧啶被尿嘧啶(U)所代替(图)。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15
1、两种核酸及其分布
(3) DNA 通常是双链, RNA 主要为单链; DNA 的分子链一般较
长,而RNA分子链较短。
(4) 真核生物的绝大部分 DNA 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2017/3/14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3
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