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股市波动的特点_成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股市波动的特点_成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股市波动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陈召军,屈 超(东北财经大学统计系,辽宁大连 116025) 摘 要:本文对中国股市波动的特点及影响中国股市价格波动的关联因素进行了分析,对规范我国股票市场提出了一些对策,有助于了解股市价格波动的规律和促进我国股市健康而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股市;波动 中图分类号:F830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3)06—0024—031 我国股市波动的特点111 股价波动幅度大从股价指数来看,日股指升跌点100以上时有发生,呈现剧烈的震荡行情。

最近一次大的波动是在1998年8月17日,深证成分指数一日暴跌了220点,个股行情更是跌宕起伏,个股价格一日涨跌20%并不鲜见。

例如1993年5月21日,上海轻工机械股票由前日收盘价36元暴涨至205105元,涨幅达47018%,创下了沪市之最。

从长期波动来看, 1991~2002年间,深圳综合指数最低时为1991年4月的45166点,最高时为2001年6月的665156点,振幅达1357164%;上证指数最低时为1991年1月的95179点,最高时为2001年6月的2245144点,振幅达2244113%。

中国股市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波幅如此之大,在世界股市中都是罕见的。

112 波动频率高中国股市不仅波动幅度大,而且波动频率高。

在1991年4月~1997年6月期间,深市发生了18次月内波动幅度不低于30%的波动,即平均不足4个月就要发生一次较大的月内波动,其中1992年4~6月、1993年7~8月、1994年8~9月连续出现了波幅不低于30%的月内波动。

而在1991年4月至1996年6月,深市出现波幅在40%以上的波动高达15次之多,最大波幅高达583175%。

这种上下振荡、频繁的波动,构成了中国股市波动中的显著特征。

113 股市具有齐涨齐跌性在成熟的股票市场,齐涨齐跌的现象是很少发生的。

然而,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中国股市的齐涨齐跌现象则司空见惯。

长期如1996年,深证综合指数上涨18916%,深市除下半年上市的新股外,其他股票全部上扬。

短期如2002年6月21~24日,受停止国有股减持政策的影响,深、沪股市几乎所有股票都有不同幅度上扬。

与股票齐涨性相同,中国股市亦经常出现齐跌。

114 成交量随股市上扬而逐步扩大,随股市下挫而依次减少成交量是衡量中国股市波动状况的系列指标之一,纵观深沪股市,每次股指波峰几乎都是成交量的波峰,每次股指波谷都是成交量波谷。

而在世界主要的成熟市场,成交量在通常情况下均较稳定,由于市场规模变化不大,股票价格指数基本上可以反映一个市场的总体变化状况。

而中国股市除以股价指数来衡量市场变动状况之外,还需要一系列的辅助指标。

如成交量、换手率、市盈率等。

中国股市这种价涨量增、价跌量减充分证明了股价指数与成交量波动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

115 股价受政策影响剧烈2002年,政策市的特点尤为突出,2月4~7日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2月20日第8次降息、下调佣金等政策的出台,对市场的运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2年6月24日受国务院停止减持国有股政策的影响,上证指数全日上涨144159点,涨幅高达9134,而深圳成指则上涨了297118点,涨幅高达9134%。

由此可见有关政策对中国股市影响,那么盯住政策仍旧是投资者必然的操作思路之一。

116 时代性特征太明显2002年,房地产板块的上涨,顺应了第8次降息的市场预期;沪深本地重组股板块的上涨反映瀛深两市老股“老化的现实”,通过重组获得“新生”;新上海概念股折射了浦东的新一轮开发以及上海申办・42・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3年第6期 世博会对股市的影响,以上各板块都充分说明了,中国股市炒作的时代性特征非常明显。

117 投机性特征太突出投机行为是股票市场中的正常行为,但若投机过度,就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性。

目前我国股市投机过度的主要表现是:市场的投资者大多是短期投资者,主要搞“短线”操作,因此,寻找题材,兴风作浪,从而引起股价暴涨暴跌。

118 舆论导向与股市波动由于国内的舆论传媒的非中立性和投资者入市对舆论传媒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依赖性,所以中国股市舆论具有天然的发动市场和左右市场的特征。

各类证券咨询机构直接或间接从事股票交易行为,同时又散发各种各样的股市信息,方便股民入市的同时又便于自己股票炒作。

股评人士一般都参与市场炒作,在股评人士的舆论导向下,中国股市经常出现“马太效应”,从而造成股市大幅上下波动。

2 我国股市波动的成因211 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股市波动股票价格总是围绕一个均衡价格即股票的内在价值上下波动,内在价值的变动势必引起股价波动,而内在价值的变动是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息息相关的。

中国股市的上市公司的短期债务水平过高,当利率上调、银根紧缩时,上市企业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上市公司上市前都过度包装,上市后又购买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行为不能马上见利,并且受现阶段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企业上市后业绩不稳定,有阶段性下滑趋势;还有非主营业务比重过大加深了企业经营风险。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稳定与信用风险高是股票价格波动的最根本的原因,由此产生的股价变动不一定体现在日价格变动,而是价格整体水平的中期价格波动。

212 股市的资金状况与价格波动的关系资金在证券市场的各个领域如股市、债券市场、货币与外汇市场之间游走,有助于实现整个金融体系的总体均衡,消除价格与内在价值的偏离。

而在我国新兴的金融市场,由于信息的传递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误和由此导致的投资的盲目性、由体制的特点所导致的高度投机性和资金市场的分割,以及与股市相关的周边市场尚未健全等方面的影响,股市的价格不仅在短期,而且在中长期内都与个股的内在价值持续性地处于偏离状态。

并且,机构的资金在整个市场的资金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资金量的集中使价格波动更为剧烈和具有单向性。

由此可见,股市的资金状况与价格波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资金量是影响股价波动主导因素。

213 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中国股市的运作是把许多计划经济的思想和做法建筑在市场肌体之上,并不完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与市场实际状况往往存在着巨大差异,由此加剧了中国股市的剧烈波动。

交易制度如资金清算交付制度、股价涨跌停板制度、交易成本制度和撮合制度,是股市运作机制的基本方面,这些交易制度一旦确定并实施,就应该保持相对稳定,而政府经常对这些交易制度进行改变;新股发行和定价都掺杂太多计划色彩,而不是由承销商和上市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决定的;中国股市缺乏对冲机制,无法通过市场的力量缓和股市波动。

上述几个方面都说明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由此加剧了中国股市的波动。

214 汇率与股价波动的不完全传递在西方成熟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是密切相关的,即汇率和股票价格之间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

而国内这两个市场目前的联系却是松散的、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股价形成机制不合理,信息含量低,不能反映各种风险暴露的预期;其二,汇率并不完全反映经常项目下的外汇供求,而是管理多于浮动;其三,由于僵化的利率体制缺乏灵敏度,无法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利息率在外汇市场与证券市场价格波动中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但是贸易余额和货币从应量在人民币汇率与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国外金融市场的动荡会通过利率、通货膨胀以及资金流出入等渠道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3 规范我国股票市场的对策311 加强上市资格审查制度政府应完善企业上市发行的必备条件,对拟上市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并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进行监督,以此来帮助投资者进行合理的投资判断。

以上市资格审查制取代额度管理制后,过去常有的供求不平衡的状况将很快得到缓解,上市公司的质量也会因市场的优化配置功能得到大大提高,长期投资者信心将大增。

312 改变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应采用目前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是投标竞价发・52・ 2003年第6期 陈召军 我国股市波动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行方式,即股票发行公司将其股票发行的有关资料公告,各承销商根据各自的情况拟定投标书,以投标方式竞争股票承销业务,业务水平和出价两方面综合得分最高者中标,不致引起资金富集一级市场的畸形结构和上市后价格惊人的跨度。

313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必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辅导工作。

国家证券委曾提出要对上市公司实行辅导制,即在公司股票发行前进行半年的改制辅导,在股票发行后再进行半年的上市辅导,以帮助公司转换经营机制。

除此之外,在辅导期结束时应给予严格验收,不能通过验收的企业继续进行辅导,长期达不到标准者取消上市资格。

还要建立切实可行的降级和停牌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股市的配置资金功能实现和股市的高效率。

314 逐步实现股票全额流通应先从上市新股入手,实行全额上市流通制。

由于国有股和法人股是按企业净资产折股而成,而社会公众是以溢价从股市中购得,因此,前者在进入股市时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可以考虑将公众股所占股份数按某一比例缩小,使上市公司在净资产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减少公股比例。

随着股市扩容步伐的加快,非流通股在股市中所占比例逐步减少,公众股上市也不再成为一个让人恐慌的利空消息。

一定时间后,现有的这些流通股也就可以适当缩小比例的方式进入市场流通。

当然,对于一些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国家可以规定最低持股比例,以确保国家对关键部门和重要企业的控制权。

315 活跃B股市场目前我国A、B股并轨流通的条件尚未成熟。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活跃B股市场,缩小A、B股市场间的价差,为将来适当的时机A、B股市场并轨做好准备。

首先就要放宽国内居民购买B股的限制。

其实,如果放宽限制,还是颇有一些国内居民愿意进入B 股市场,需求的增加一定会带动股价的上涨,同时,也可以增强境外投资者的信心。

其次,可考虑改现行的私募发行方式为会开发行方式。

最后,要尽快实现我国财务制度同国际的接轨,去除境外投资者的运作顾虑,增加B股吸引力。

316 改变投资者结构首先,要严禁银行资金和企业生产性资金入市。

其次,要规范现有机构投资者行为,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最后,要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使其成为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主体。

大力发挥其股市场的“稳定器”与“指示器”的作用。

317 完善政府调控手段要理顺政府监管体系,克服诸多部门其同管理,权力上相互摩擦、责任上相互推卸的低效率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责范围和权限。

要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反对片面追求股价指数和成交量指标的行为。

要坚持以间接管理为主,以宏观调控为主,以法律手段为主的原则。

318 加强行业自律管理要充分发挥深沪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的作用。

两家证交所应充分维护市场运行的“三公”原则,力争保证证券上市、清算、过户与资产管理方面运作的安全,监督管理会员工作,建立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机构,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