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地球上的水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
2.水体分类(1)按存在形态:①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②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
③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按存在空间:①海洋水:最主要,占全球水量96.53%。
②陆地水:约占全球水量的3.47%。
3.陆地水体(1)地球淡水主体是冰川水,占淡水总量的2/3。
(2)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和特点【典例1】 (2019·广东6月学考)克兰河位于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南坡,下图是克兰河的阿勒泰水文站(88°E,47°N)1970年~2005年期间年内径流变化过程。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克兰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A.冰雪融水B.降水C.地下水D.湖水(2)克兰河汛期出现最早的时间段是( )A.1970~1979年B.1980~1989年C.1990~1999年D.2001~2005年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F植物蒸腾,G地下径流,H下渗,I蒸发。
2.水循环类型:A →C →D →E 属于海陆间循环,D 、F 、I 属于陆地内循环,A 、B 属于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典例2】 (2019·广东6月学考)受南水北调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下渗 C.地表径流 D.蒸发洋流运动规律及影响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按性质分类⎧⎪⎨⎪⎩寒流: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暖流: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3.影响因素⎧⎪⎨⎪⎩盛行风: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形态4.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读世界洋流模式图)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逆时针方向北半球:顺时针方向⎧⎨⎩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沿大洋西岸流向高纬度暖流西风漂流()⎧⎪⎨⎪⎩沿大洋东岸流向低纬度寒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逆时针方向南半球:西风漂流 西风带西风漂流沿东岸折向高纬度极地环流③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受南亚季风的影响,冬逆夏顺。
【典例3】(2017·广东6月学考)下图为甲、乙、丙、丁四海区海水等温线示意图,其中能反映北半球暖流经过的海区是(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1)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易形成大的渔场。
如:纽芬兰渔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2)深层海水上涌处易形成渔场。
如:秘鲁渔场。
4.对海洋航行影响(1)顺流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北极带来的冰山对海上航运不利。
5.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典例4】 (2019·广东6月学考)寒流给流经沿岸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B.增温减湿C.降温减湿D.降温增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水资源的概况及影响1.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的分布图中的A 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E 南美洲,而F大洋洲最少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1)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夏秋多、冬春少4.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典例5】(2017·广东6月学考)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地区水资源实际用水量占可利用水量的比率。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 题:(1)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低的地区是( )A.河西走廊B.准噶尔盆地C.塔里木盆地D.柴达木盆地(2)海河流域与河西走廊相比,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的原因是该流域( )A.水资源需求量大B.降水量小C.水资源浪费严重D.水体污染小二、合理利用水资源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1)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供需矛盾突出。
(2)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质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减少。
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1)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2)节流措施: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提高利用率等。
【典例6】 (2018·广东6月学考)我国西北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A.泥石流灾害B.海水入侵C.干旱灾害D.地面沉降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四条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中,哪条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最小( )A.恒河B.印度河C.亚马孙河D.密西西比河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2~4题:2.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B.冰川融水C.地下水D.生物水3.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B.3~4月C.6~7月D.10~11月4.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a变大B.b变稳定C.a在丰水期变小D.b在枯水期变大(2018·广东6月学考)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5题:5.下列有关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常用甲环节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B.乙环节造成M地的形成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丙环节有关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6.(2017·广东6月学考)下列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塑造地形地貌B.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C.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D.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均匀7.下列四种陆地水的储量,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水B.地下水、冰川水、河水、湖泊水C.冰川水、湖泊水、地下水、河水D.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水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8~9题:8.下列能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9.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B.④C.⑤D.⑥10.下列地理现象,属于陆地内循环的是( )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初冬和初春的凌汛B.夏季,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C.南极大陆边缘的冰川断裂成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D.夏秋季节,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登陆11.能够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是( )A.陆地内循环B.海上内循环C.海陆间大循环D.大气环流12.有利于大气降水渗入地下的情况是( )A.降雨强度大,时间短B.地表平缓,地面植被覆盖良好C.地下浅层有粘土层D.城市道路,建筑群分布区13.(2018·广东6月学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表层大洋环流模式的是( )A.①B.②C.③D.④14.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A.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15.下列关于暖流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半球大陆东部海区均有分布B.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分布C.北半球大陆西部海区均有分布D.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均有分布16.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17~18题:17.关于洋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D.甲洋流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1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B.能使海洋污染范围变小,污染程度减轻C.甲洋流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D.乙海区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局部)”,回答19~20题:19.图中所示洋流方向标注错误的是( )A.①和②B.③和④C.③和⑤D.④和⑥20.关于图中洋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④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降温减湿的影响B.洋流⑤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增温增湿的影响C.沿着图中洋流③的方向自东向西航行,顺风顺水,航行速度快D.洋流②是暖流,洋流⑥是寒流二、非选择题21.(2018·海南6月学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海陆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甲处是世界上著名的渔场。
(2)每年(填“1”或“7”)月,从上海向西欧航行的船舶在经过北印度洋海区时顺风顺水。
(3)运用大气环流和洋流知识,分析乙地形成荒漠景观的主要原因。
22.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倡议。
“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贯穿亚欧大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国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2016年甲国海域附近曾发生核泄漏, (填选项)最先受到核污染扩散影响。
某年1月,一艘游轮在丙地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最先可能漂向(填选项)。
A.印度东海岸B.非洲东部沿海C.欧洲西部沿海D.北美洲西海岸(3)明代郑和下西洋出发时选择在冬季,返回时选择在夏季。
请用洋流和风向说明选择夏季返回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