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国的崛起PPT教学课件

大国的崛起PPT教学课件

• 政治上互相尊重 • 经济上互相促进 • 文化上互相借鉴 • 安全上互相信任
练习
2006年11月,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 隆重推出,该片以对大国成败兴衰的感悟,唤醒民众对国家兴 亡的责任感,在国人中引起强烈反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年份 世界贸易总值 英国(含殖民地) 法国 德国
09年热点课件:大国的崛起
教学目标
• 英国的崛起 • 法国的崛起 • 美国的崛起 • 德国的崛起 • 日本的崛起 • 中国的崛起
• 一、大国崛起
• 1、英国的崛起和对外战争 • (1)英国崛起的历程 •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 • 1652年——1674年,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 • 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打败法国; •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 • (2)分析原因: • 地理因素、制度因素、殖民扩张、工业革命
二、地形河流 分析东亚的地形、地势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二、地形、河流 1、地形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二、地形、河流 1、地形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大国的崛起都有哪些共 同因素?(2分)
重视科学技术与教育,(科教兴国);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 应的政治经济制度(答“制度创新”也可以,单纯答“发展经 济”不给分);必须坚决捍卫国家统一和稳定;善于学习但绝 不简单照搬别国发展模式;加快现代化步伐。(符合题意,言 之成理,任意两点就可得2分。)
——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 (3)依据材料二简要分析,当代中国选择“和平崛起”道路 的原因(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为促进“和平 崛起”所作的努力(3分)。
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自力 更生;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努力:从中国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 放;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按照“一国 两制”的方针积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 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东亚 概况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
亚欧大陆
太平洋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所处的经度和纬度的范围。
说出东亚的 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1、位置: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东亚主要经纬度的范围 : 80ºE-140ºE,20ºN-50ºN
东京36N 3.7(温暖) 25.1(凉爽) 1610(多)
比较哈尔滨与东京的气温降水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寒夏热 年较差大 降水少, 集中夏季 大陆性更强
哈尔滨
一月均温0℃以下 年较差大, 降水集中7、8月
大陆性季风
东京
一月均温0℃以下
年较差较小,
降水较均匀且量 大
海洋性季风
(3)、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经济:东部沿海 地区条件优越,人口稠密, 农业、工业发达。 西部内地陆区条 件较差,人口稀少,畜牧业为主。
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差异
材料二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走一条
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 路,” ……“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这种 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就是和的文化。” ……“中国是个 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 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 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 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 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 6、中国的崛起 • 抗日战争胜利 • 新中国的成立 • 抗美援朝的胜利 • 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 • 1972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 • 两极格局结束后,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例1:论文 (山东) 14.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 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题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变化趋势 B.由亚洲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平壤
韩国
首尔
日本 东京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平壤 韩国 首尔 日本 东京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1、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东亚经纬度的范围 :80ºE-140ºE,20ºN-50ºN 2、范围 中国(首都北京)
蒙古、西伯 寒冷干燥 利亚一带
西北风 陆→海
强劲
东亚大部分
低温少雨
三、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来源 性质 风向 势力 影响范围 气候特点
夏季风 太平洋、
印度洋
温暖湿润 偏南风
较弱
东部近海
高温多雨
三、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日本北部、朝鲜、韩国北部、及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日本南部(九州、 四国、本州南部)韩国南部及我哈尔国滨秦岭淮河以N上南海地 区为亚热带带一季月风气温:0℃以下(寒冷) 0℃以上(温暖)
雨季:


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2、西部内陆地区(中国西部和蒙古):
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影 响小)
冬寒夏热 年较差大, 降水少,集中夏季。
四、人口和经济 1.居民: (1)、人口数量及分布 总人口15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四分之一 主 要分布在 东部沿海平原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 密的地区之一。 (2)、人种:黄种人为主,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大国崛起
• 2、法国:历史上曾经两度辉煌 • 第一次: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 • 第二次:一战后,与英国共同主宰世界。 • 3、德国:分三个时期 • 第一时期: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19世纪末,
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二。改变和冲击了欧洲的格 局。成为一战的挑起者和发动者。 • 第二时期:纳粹德国的崛起——二战——改变和 冲击了世界格局。 • 第三时期:二战后的崛起(联邦德国的强大、两 德的统一、现在积极“入常”)
2、对河流影响: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三、东亚的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三、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
三、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
来源 性质 风向 势力 影响范围 气候特点
讨论
• 从大国崛起中得到的认识
• 1、一个民族的崛起,首先要实现民族独立、国 家统一,民族不独立,何以谈崛起?(美国、日 本、德国)
• 2、一个民族的崛起、强大,要顺应时代潮流。 • 3、一个民族的崛起,实质是经济、科技、军事
等综合国力的崛起。 • 4、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是建立在对外侵
略、掠夺的基础上的。 • 5、大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变化,
(2)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说:“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 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内部,自己的国 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它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 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试以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 初期德意志帝国的兴衰历史说明上述观点。(3分)
19世纪70年代,德国完成统一,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 法》,促进了德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强;19世纪末,德国成 为世界强国。(1分)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 底、不完善的代议制,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倾向严重,推动德 国走上了侵略战争道路。(1分)一战中德国战败,使其丧失了强 国地位。
大国崛起
• 5、美国的崛起 • (1)崛起过程: • 独立战争——基础 • 南北战争——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 1894年,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 一战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 (2)美国霸权地位的形成与演变 • 形成:二战后(条件、表现) • 动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挑战(苏联与其争
霸、西欧与日本经济实力增强、美元体系及解体、 第三世界兴起) • 两极格局解体,美霸主地位加强(如何理解?)
3.人口、能源(资源)。 4.台湾问题。 5.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精神。 6.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缺乏。
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崛起之路?
• 中国必须抛弃近代以来大国发动侵略战 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实行对外扩 张以争霸权的崛起道路,走出一条争取 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 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之路。
美国
1835
145
33.8(52.4)
15
21
12.8
1870
374
91.8(140)
45
42
34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处 于怎样的地位?分析导致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3分)
相关主题